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灰吟》教学设计

定南县第二小学  黄丹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2、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古诗。体会石灰历经艰辛却不改变其本色的形象。  

难点:联系诗人生平体会诗人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5分钟)

1、同学们,在众多诗人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最喜欢这位诗人?你能背诵这位诗人的一首诗吗?

 2、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还记得老师教给你们的学习古诗的步骤吗?(“一读,二查,三想象”)今天咱们仍然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学习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3、朗读课题,顺势解题:“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吟诵、赞美的意思,“石灰吟”的意思就是“吟诵、赞美石灰”。如《游子吟》、《暮江吟》。这首诗还有个题目叫《咏石灰》,“咏”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如《咏柳》、《咏鹅》。古代诗歌的体裁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去了解一下。 

4、同学们,相传《石灰吟》是于谦在少年时代创作出来的,少年于谦想透过这首诗抒发什么思想情感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去发现。

二、以读代讲,理解诗意:(10分钟)

1、点名读古诗,一读正字音,二读定节奏,三读读出韵。(押韵)

2、自主学习: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刚才我们已经反复读了好几遍《石灰吟》了,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3、汇报学习所得,相机引导,了解石灰承受了哪些考验。

       4、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石灰精神:

(1)千锤万凿  

看着“千锤万凿”这四个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情景?在这个词中,“千”和“万”并不是指具体的一千一万,而是形容很多。类似的词语还有很多,谁来说几个词语:千( )万( ) 

(2)烈火焚烧  

石灰石经过千万次的敲击锤打,历经千辛万苦运出了深山,被放入土窑中去经受烈火的焚烧。如果石灰石有表情会是怎样的表情?如果石灰石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

(3)粉骨碎身

经过烈火的焚烧,石灰石已经变成浑身雪白的石灰,人们把它浸到水里,为了把洁白无瑕的颜色奉献给人类,石灰承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折磨,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石灰?(顽强不屈、大公无私、英勇无畏、无私奉献)

(4)石灰顽强不屈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古诗中的哪两个词体现出来了?

A、理解“若等闲”

“若”是什么意思?“等闲”这个词我们以前在《长征》这课中学过,它是什么意思?石灰把什么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B、理解“ 浑不怕”

“浑”有几种意思(出示“浑”字的解释)你能根据字义组词吗?“浑”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诗中写石灰对于什么全不怕?   

5、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就是石灰,为了理想为了奉献,它勇于自我牺牲。此时,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钦佩、敬佩、喜爱)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石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交流所“查”,体会感情:(10分钟)    

1、从诗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于谦对石灰的喜爱与赞美,但他又不仅仅是在赞颂石灰,他还借赞美石灰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在立下自己人生的誓言,那就是成为一个拥有石灰精神的人,这种写法叫——“借物言志”。

2、同学们,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于谦立志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3、于谦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他是这样想的,他又是怎样做的呢?同学们课前去了收集于谦的相关资料,谁来说一说你对于谦的了解。

4、补充阅读于谦的小故事《两袖清风》,进一步了解于谦。

5、同学们,从我们刚刚交流的资料来看,于谦一生都在遵照自己的人生志向,严格要求自己。下面请同学们看到这道连线题,人们都说《石灰吟》这首诗是于谦整个人生的真实写照,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想想每句诗对应了于谦哪个人生阶段,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        宁死不屈,玉洁冰清的高大形象永存后人心中

烈火焚烧若等闲        少年立志,发奋苦读,成为国家栋梁

粉骨碎身浑不怕        身在官场,从容不迫面对一切考验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不畏强暴,视死如归,不向恶势力低头

四、情境想象,升华感悟:(10分钟)

    1、确实,《石灰吟》一诗伴随了于谦的一生,也见证了于谦的一生。下面

让我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再次感受于谦的高尚情操。

一诵:少年抒怀

少年于谦,第一次写下这《石灰吟》,他会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地高声诵读这首诗——点名读,再齐读。

二诵:为官感悟  

多年后,于谦考取了功名,踏进了官场,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这时,他会想起这首诗,他会以坚定执著、英勇无畏的语气再次吟诵这首诗,来,齐读——

三诵:临刑陈词  

遭到恶势力的陷害,于谦被昏庸的皇帝判为死刑。当于谦戴着脚镣走上刑场,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不后悔自己的一生,哪怕生命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他昂着头,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吟诵起这首《石灰吟》——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四诵:后世评价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清白,他活着的时候心里装的是国家是百姓,他死了以后,百姓把他装在了心里,永远地记住了他。每当想起于谦,人们总会想起他写下的这首《石灰吟》——全班齐读。

2、同学们,古往今来像于谦这样的人物,有千千万万,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精忠报国的岳飞、视死如归的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总理 )

五、拓展练习,学以致用:(5分钟)

1、借物言志或借物喻人是古诗中经常采用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想想下面的诗句赞颂的是什么精神?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3)落红【注释: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2、拓展阅读于谦另一首诗《入京》,初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点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不做过高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灰吟 教学设计
于谦最经典的一首诗,千古名句彰显人格魅力
2014全国小语赛课:《古诗两首》
吟石灰以言志——于谦《石灰吟》赏析
明朝最有血性的一首诗,读完后心中满是正气!
他12岁写下这首诗,便一气呵成,终成千古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