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气管炎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我一直遵从的原理是 “七分养,三分治,调养为主,治疗为辅。”

慢性支气管炎,中国10大高发疾病中排名第五。

中医治疗,讲究辩证,不同时期中医对它的治疗方法及中医药物是不一样的,中医对它的治疗强调慢调理和慢改善。

之前,门诊来了个这样的患者,男,48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有多年抽烟习惯,平常除过咳痰咳嗽,还会觉得胸闷气短、心烦乏力,偶尔还有盗汗的情况。

睡觉不能平卧,一般在夜间和清晨咳嗽尤为严重,一直不见好转,经朋友介绍特意来此。

检查后我发现患者舌红少苔,脉数稀,由此我判断患者是痰热伤肺、脾肺两虚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

我给患者开了一个方子:鱼腥草、薏苡仁、黄岑、贝母、杏仁、桑白皮、茯苓、炒白术、桔梗、炙甘草。

结果,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患者就说他心烦盗汗、胸闷气短的情况好多了,也不那么的乏力了。

患者前后复诊了4 次,每次我都会根据他的症状对方子进行调整,三个月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

再给大家解释这个方子之前,我先来给大家说说我是如何对患者进行的判断。

首先,患者说他有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盗汗的问题,在中医里,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则卫外不顾,故易咳嗽胸闷、短气自汗,需要养肺补气。

又因,肺脾两脏同病,肺气不足兼有脾气不足。脾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因为养肺亦需养脾。两者缺一不可。

由此,我便基本确定了我的治疗思路。

方子里我先用了鱼腥草。治疗痰热蕴肺之症,鱼腥草几乎是必用的药。

我们都知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里的痰热,有一条根。这条根,就深扎在脾胃。脾虚,运化失常,不断地有痰湿汇聚生成。同时,脾虚则气弱,人体的卫气就不足,就容易外感。

因此,要想彻底的根除患者之症,必须既健脾又补肺。

健脾在方子里我主要用了薏苡仁、炒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它们都有健脾除湿的功效。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炒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消肿、健脾宁心;炙甘草健脾益气和中。

补肺在方子里我主要用了黄芩、贝母、杏仁、桑白皮、桔梗五味药。

黄芩苦寒,归肺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贝母归肺经,具有消肿结郁、理气止喘化痰的功效;杏仁止咳平喘;桑白皮泻肺平喘;桔梗宣肺祛痰。五味合一,共补肺气不足之症。

行医多年,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我一向都是重在用中药为患者辩证的调理,从不急于一时,以调养为主,治疗为辅,标本兼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说:慢性支气管炎就是肺被冻上了,一副方子就足...
我开了一张治疗慢性咽炎的方子,因为方子里...
痰热咳嗽方
咳嗽咳痰、胸闷、支气管炎?根源都在慢阻肺!调理妙方请收好
功效
岑桂术甘汤加减治慢性支气管炎医案、配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