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孤独,让思想一路生花———语文教学随想录(4)

        在课堂上 ,我娓娓地,讲述着这样的话语———
        我们不曾企望孤独,但,我们又无法逃避孤独,那, 什么是孤独呢?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所以———
        被贬黄州,在定慧院吟诵“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的苏东坡是孤独的;出使边塞,在大漠上吟诵“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王摩诘是孤独的;谪居永州,在江面之上吟诵“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是孤独的……或多或少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孤独体验:曾经有,现在有,以后也会有!
        可你是否想到,孤独,也可能是上天的一次馈赠,会让我们在孤独时,思想如江流一样的奔涌,灵魂如白雪一样的纯净,心灵如山谷一样的深邃。从而,孤独改造了你,升华了你,让你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次孤独之旅,与杜小康一起,在芦苇荡里,进行一场灵魂上的蜕变吧!
        这是我在教学《孤独之旅》时的导入语,讲述时,莫名地,心情有些许的激动,语调也略显激昂,我知道,这是因为,“孤独”这两个字,让我的心海泛起了涟漪。
        眼波流转,我看着讲台下的学生,在他们的眼睛中,我竟然看到了迷离。
        是啊!孤独,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语。即使在他们的口中,偶尔地,会说出“孤独”这两个字眼,也只不过是像少年辛弃疾说“愁”一样,为赋新词强说“孤独”罢了。
        可我得继续我的讲解。于是,我询问他们的预习情况,没想到,得到的答复,如果用差强人意修饰的话,都属于褒义。我很是失望,失望于他们的自我放弃,失望于他们对生活的安逸。在学习面前,他们宁愿做一个失败者!且在这失败的城里,他们自己不想走出去。我多么希望,他们能像杜小康一样,在这失败的城里,自我救赎。
        一个人的救赎,从思想开始,杜小康在芦苇荡的生活,是一场思想上的救赎,而我,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从外围入手,攻克我的学生思想上的壁垒,让他们走出这甘于失败的城。
       我让学生打开书,静静地读,在读中,标注段落序号,感知文章内容。
       然后,我开始与学生一起,开始了这场“孤独之旅”。
       我讲述《草房子》,讲述曹文轩,讲述桑桑,讲述杜小康,当讲述到和《孤独之旅》有关的情节后,再次地,我让学生们把书本展放在桌上,用他们的眼,快速地浏览书中的文字,去寻觅,去感悟,感悟杜小康在这场家庭变故中,为了改变家庭命运,跟父亲去芦苇荡放鸭时,心理变化的过程。
        即使我的学生懒惰,但,他们还是聪敏的。茫然和恐惧,这是杜小康刚刚离开油麻地时的心理,而这两个词语,是在文中的第5自然段对杜雍和的心理描写时,间接写出来的。
        而在第11自然段中,“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也能够看出杜小康的茫然。
        让我欣喜的是,当学生在读到第21自然段中这样的句子“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时,很是精准地抓住了“害怕”“胆怯”这些描写心理的词语。
        “这一段的景物描写的语句是什么?”轻轻地,我询问学生,用一种亲切的口吻。
       让我欣慰的是, “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这两处景物描写的语句,学生找出来了。
        “同学们,想一想,老师以前告诉过你们,景物描写的作用都有哪些?结合本文这两处景物描写,谈一谈。”
        虽然艰难,但,学生还是说出了我所期望的内容:写出了芦苇荡的广袤无际,渲染了紧张而恐怖的气氛,烘托了杜小康的胆怯、害怕的心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文字是一条河流,当学生的思想流淌在其中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和作者相融,和文中的人物相融。一点点地引导,恰时地提示,学生们也能体会到了,杜小康在芦苇荡里最大的敌人,是孤独!
      孤独,的确让人变得很是脆弱,很是恐惧,但,唯有在这种心志的折磨中,人,才可能战胜自己,涅槃重生!
       想一想,当一个人能战胜自己的时候,人世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杜小康思想上的转折点,是在那个暴风雨的日子。
        我让学生去寻找,寻找这样的句子:“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这样的环境描写,为杜小康思想上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这样的环境里,当鸭群被冲击得四分五裂的时候,杜小康是怎样的表现呢?
       学生可能是被文章里的情节感染了,脸上那种无所谓的表情消失了,随着我的问题的提出,他们也开始沉浸文字中。
       “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查看一下。”这是在追赶鸭群是,对杜小康样的动作描写。课堂,是我自己的课堂。我的启思,是孤独的,我感受到了其中的艰难。可当我引导学生,一个个地找出这些句子,一点点地钻入文字中,深入分析,领着学生慢慢地领悟到文字中的奥秘后,这孤独感也在慢慢消散。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杜小康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为了追赶鸭群,他的无所畏惧。”
       另一个学生说:“杜小康曾经的恐惧,曾经的胆怯,曾经的害怕,此时已经荡然无存了。”
       ……
       在孤独中没有消弭斗志,杜小康,是一个孤勇者!对杜小康的赏析,能否走进学生的灵魂深处?
       随后,我让学生分析那最让我震撼的,杜小康与父亲杜雍和的那次对话:
       杜雍和望着儿子一脸的伤痕和冻得发紫的双唇,说:“你进窝棚里歇一会儿,我去找。”
       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
       这次对话里的杜小康,不再是一个孩子,在困难和危机面前,他懂得了担当,毅然决然地迎难而上,在与困难的搏斗中,他从思想上成熟了起来,从一个男孩,变成了一个男人。
       这次孤独之旅,让杜小康思想成熟,蜕变成一个男人,不可不说是上天的眷顾。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但他没有哭。”这是文中第46自然段和第48自然段里的两个句子,杜小康在这两处的哭与不哭,有什么含义?
       喜欢这样的问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分析中会有所提高吧?
       第46自然段的“哭”,是一种喜极而泣,他找回了全家人赖以生存的鸭子,帮助家庭,帮助父亲度过了难关,他不再是那个畏惧困难,恐惧孤独的孩子了,他成为了一个和以往不一样的自己。
       第48自然段的“不哭”,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所以,即使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油麻地的孩子,他也要把这脆弱深深地压制下去。
       “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孤独之旅要结束了,鸭也下蛋了,这,是上天给予成长了的杜小康的礼物,此时,在这曾经让他孤独的芦苇荡里,杜小康是快乐的。
       可见,人世间,快乐与幸福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情绪。柴桑的陶渊明是快乐的,黄州的苏东坡是快乐的,滁州的欧阳修是快乐的,而这些地方,是他们的孤独之地,当一个人的思想里开出花朵的时候,即使在孤独之地,他们也能找到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我告诉我的学生,人生,就是一场孤独之旅,只要我们不惧怕孤独,用心去感受孤独,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敢于接受任何挑战。
       孤独,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只有真正地理解了孤独,领悟了孤独的人,才会享受孤独——而孤独给予你回报的,是在你思想的崖畔,开出娇艳的花朵。
       人生是一次无法回头的旅行,只有不惧怕孤独,才会让人生之旅一路生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孤独之旅》教案 - 教学案例 - 明月独举-----李解泽语文工作室 - 江西教师网
课堂实录​​|《孤独之旅》课堂教学实录(一)
九年级上册十六课《孤独之旅》教案
教案
《孤独之旅》课堂实录(市赛稿)(一)
孤独之旅(优质课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