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教学四步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为教学注入思维、建构思维课堂是当前一线教师优化教学的重要方向,具体到实施层面,我们该如何做?本文展现了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打造活力思维课堂的实践,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给教师提供了将思维课堂落地的有效参考,相信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本文共3120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870篇原创文章

周五

实践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思维课堂?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智能时代个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下的基础教育极为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以下简称“哈师附小”)通过研究思维型教学理论,初步探索顺应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基于此,打造了思维型教学理论下的“445”活力思维课堂,即“4思4步5结合”。其中,“4思”指的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启思: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认知冲突;

促思:结果在于自主建构;

言思:目的在于实现自我监控,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过程、思维方式、所学知识和方法等,进行总结和反思;

拓思:目的在于应用迁移后发散学生的思维。

“4步”是指在深入研究思维型教学五大原理及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模式划分为:情境启思—探究促思—展学言思—迁移拓思四大板块,旨在聚焦打磨“活力绽放”思维课堂,赋活师生交流,赋活学生思维成长,以开放性提问、启发式交流,让思维富有活力。

最后,“5结合”指的是哈师附小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总结与提炼出的课堂教学设计依据,包括思维内容与教材相结合、思维能力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思维活动与教学方法相结合、思维方法与教学策略相结合以及思维作品与作业设计结合五个方面。

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哈师附小基于“445”活力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了不同学科的实施策略。下文以“4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结合具体的学科案例阐述哈师附小如何将“4思”下沉到课堂。

情境启思

情境启思是指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注意状态等,诱发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紧密贴合学生的既有经验、立足生活实际,使得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创设“熟悉”的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体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2课《我是什么》这篇课文为例,文章以“我”为主人公,通过自述导出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现象。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本课的情境启思环节,教师以猜谜游戏导入新课教学。谜题来源于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如下图所示。

当学生猜出了课题谜底是“水”后,再反过来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这样学生会更清楚的知道“我”就是“水”,让学生知道汽、云、雨、雹、和雪都是水变的,进而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知识。

该生活情境先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让学生上课伊始就动起脑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解谜与理解课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进而围绕“水”进行充分的学习。

再以科学学科为例,在科学课堂上,一般是以教师陈述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自然现象、生活常识以及社会问题为教学起点,提出学生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探究,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例如,《船的历史》一课中,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各种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时期的船在形状上发生了何种变化,再进一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船,通过对比实验、辨析推理,去探究什么形状再构造的船载重量更大,行驶速度更快。

探究促思

探究促思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建构,促进思维的发展。要通过此环节打造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可以考虑将学生的思考过程可视化,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同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从个体到集体实现积极互动和思维联系。

在数学领域,表格作为一种数据展示和分析工具,在数学研究、计算和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以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两个单元为例,在这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在小数乘法中,教师制作与出示了以下表格。

让学生观察上表,可以发现第一行的数可以作为“一个数(零除外)”,而第一列则是那个“大于1的数”,它们的积比“原来的数大”;同样,把第一列的数作为“一个数(零除外)”,而第一行则是那个“大于1的数”,它们的积依然比“原来的数大”。由此,学生可以得出结论:一个数(零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以此类推,在小数除法中,教师同样出示了一个表格,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小组讨论来寻找规律。依据乘法算式中“一个数(零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通过类比,学生可得出结论:一个数(零除外)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它的商小于这个数。

通过以上数据的整理与对比,可以发现表格能够有效整理和呈现大量的数据。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对比的过程中,表格可以提供一个清晰、有序的方式来展示和分析数据间的内在联系,并揭示数据间的计算规律。

展学言思

展学言思指教师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引导学生通过论述、评价等方式对课堂所学进行有效的总结反思,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调节和优化。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4的教学为例,学生在探究促思环节已经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习得了方法,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调整,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因此,在展学言思环节,教师让学生将习题与例题对比,通过学生自主讲解的方式再次巩固估算方法。

习题:科技馆的影院有445个座位,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成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电影坐得下吗?

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活动、汇报:把196看成200,把226看成230,196<200,226<230,200+230=430,196+226一定小于430。430<445,把人数往大估都能坐下,实际也一定能坐下。

学生讲解后,再让学生比较一下,本题的估算策略与例4有区别吗?

学生发现:这道题是往大估,例4是往小估。

教师补充提问:在估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解决“够不够”这类问题时,要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灵活地选择往小估或往大估。往小估都不够,就一定不够;往大估都够了,就一定够。


综上,本案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展学言思环节不仅是学生做题的环节,也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再一次理解的过程。

迁移拓思

学生将掌握的知识与方法,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并学会在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写作练习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和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写作任务。

具体以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我是季节发言人”的任务。基于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更擅长“说”与“画”的特点,教师制作了“季节身份卡”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将本课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四季》这篇课文中,教师抓住冬天这个季节着重拓展,聚焦社会问题进行迁移,结合话题“火出圈的冰雪大世界”“新年第一顶流哈尔滨”等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今年冬天我们的家乡哈尔滨会爆火?

接着,教师设计了“我是家乡代言人”的任务:如果你来向“南方小土豆”介绍自己的家乡冬天这个季节的时候,你会从哪方面进行宣传?这一任务结合哈尔滨独有的冰雪景观,让学生尝试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冰雪文化等角度展开论述。以此提升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引导学生将在语文课文中学到的道理、价值观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其素养。

最后,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通过让学生查询资料的方式来思考:为什么三亚的冬天与哈尔滨的冬天不同?进而完成阅读方法的拓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哈新区附小打造的“445”活力思维课堂使积极的思维贯穿课堂始终,帮助学生可视化、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中案例来源于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省第23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课评选 教学视频
谈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程整合的意义,在于激活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学创造力
挤掉课堂对话中的“水分”
课堂教学技能
高效课堂教学中四大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