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会这5个情绪对话策略,让孩子成为“情绪调节师”

本文共3226字,仔细阅读9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周日

家教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父母有哪些不正确的孩子情绪应对行为?
 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孩子的情绪?
 情绪调节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下面这些场景,大家有没有觉得熟悉呢?

 
孩子爱冲动,和小朋友玩常常一言不合就动手

孩子易怒,会因为一小点事情就发很大的脾气

孩子分离焦虑严重,入园适应困难

孩子容易紧张,很难融入新环境

孩子总说害怕,在人际交往中容易退缩

孩子心情烦躁,一写作业就坐立不安

孩子考试紧张,会写的东西都常常做错,发挥失常

当然,孩子还有许多类似的行为表现,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遇见,其实这些都是情绪惹的祸。

家长在面临孩子情绪失控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过度共情型:当孩子摔跤时,一家人全部上前关心

威胁恐吓型:不听话就把孩子关进卫生间

忽视打压型:不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也视而不见

物质诱惑型:孩子一有情绪就买东西

放任发泄型:任由孩子情绪发泄不管不顾

以放任发泄型为例,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纸巾实验。

首先,让两组同样的被试去看同一个悲情电影;接着,第一组被试只给他们一包10抽的纸巾,第二组被试给他们一包500抽的纸巾;之后看完这个电影,让这两组被试一起去做一些比较难的题目。

那么,你觉得哪一组的表现会好一些呢?


答案是——10抽纸巾的这一组表现会更好一点,他们的专注能力,思维能力会更强一点。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可以有情绪,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去发泄情绪,就会给孩子造成伤害,错误的发泄情绪是不利于孩子认知功能的发展。另外,如果孩子通过情绪发泄继发获益,情绪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便成为孩子要挟大人的砝码

这些方式都是对孩子情绪的无效应对,家长的无效应对会让孩子沉溺在情绪中无法自拔,削弱孩子的社会功能,孩子也会变得易怒、任性、为所欲为。这不仅仅没有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情绪调节,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重大的影响和伤害。

而当家长不能引导孩子展开正确的情绪调节时,孩子的个体情绪调节就会发生紊乱,从而增加患各式各样心理障碍的风险,包括情绪障碍、焦虑障碍、创伤及应激障碍、人格障碍、进食障碍等。

耶鲁大学情商中心创始人、儿童研究中心教授马克·布兰克特在数十年的研究中发现,情绪状态对人的学习能力起到重要影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理解能力等等。情绪,往往是真正影响孩子学业表现的因素

此外,情绪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情绪会影响力的决策力。例如,适度焦虑会让我们更关注细节,更能够预见风险。在做决策的时候,把感受作为一种信息,可以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因此,家长应该高度重视对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

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孩子情绪?

1

正确认识情绪的复杂性

情绪是以主体的需要和愿望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人类的情绪世界也是复杂多样的,孩子虽小,但情绪却很丰满,需要父母用心聆听。

2

正确认识情绪的功能性

情绪的四大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理解情绪对孩子的功能,就要认识到无论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对孩子情绪发展都是有用的例如:
适度的焦虑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参与考试,从而提升成绩;

适度的悲伤有助于情绪的缓解;

适度的抑郁可以让我们慢下来去思考过去存在的问题,通过积极的调整之后,可以用更好的状态去面对未来。

3

正确认识情绪的发展性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成长阶段,他们对情绪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是不同的,我们要根据孩子情绪发展的特点,来正确认识孩子的情绪,同时也要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孩子到达的不同情绪阶段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孩子的情绪发展主要经历了情绪的体验、情绪的识别、情绪的表达、情绪的理解、情绪的控制、情绪的调节等阶段。

因此,孩子处理情绪的能力有他自己的时间表,欲速则不达。

情绪调节的5种应对策略

面对孩子情绪调节紊乱发生的危害,我们除了要在认识方面理解孩子的情绪,还要从实践方面与孩子展开正确的情绪对话,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式来提高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1

成为情绪辅助性家长


对于孩子的消极情绪,家长该如何面对呢?

其实,家长对孩子消极情绪的辅导主要分为两大类:情绪辅助性家长和情绪脱离性家长。


※情绪辅助性(emotion coaching)

认为儿童对消极情绪的经历是一个辅导孩子情绪调节的好机会调节自己对于孩子情绪体验的情感反应,对于孩子情绪化的行为作出明确的限制,表达自己对于孩子情绪的理解和关心,尝试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以问题解决的方式帮助孩子找到对于管理情绪最有助益的办法。

情绪脱离性(emotion dismissing)

认为消极情绪对于儿童来说是有害的,试图保护儿童不受到任何消极情绪的影响不具有丰富的情绪词汇,不能敏锐发现儿童和自己的较低唤醒度的情绪,会因为孩子的消极情绪变得越发烦躁,不鼓励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反思(内省) 。


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处理孩子消极情绪的相关问题时,情绪辅助性家长培养的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会更强。
2

引导孩子正确应对消极情绪

情绪调节各个层面的重要元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问题,在面对消极情绪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学会各种策略来应对消极情绪。

例如,当孩子在一次考试考砸后很伤心,如果他学会采取问题解决策略来面对当下悲伤情绪时,他会自己下定决心更加认真努力地去准备下一次考试,通过取得好成绩预防下一次考试不佳可能带来的消极情绪,直接解决产生情绪问题的根源。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采取寻求支持、远离、内化、转移或宣泄、情绪伪装等方式来应对消极情绪。

具体应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3

采取5个步骤——展开情绪对话

每个孩子都会“闹情绪”。可是情绪只反映内在感受,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价值,如果一味地否认、压抑或控制孩子的情绪,孩子将失去反映真实情绪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和孩子正确展开情绪对话呢?可以从以下5个步骤入手:
知晓情绪:首先,要观察到孩子的情绪发生了哪些改变,知晓孩子当下的情绪;

抓住机会:其次,要认识到与孩子展开情绪对话,是增强亲子关系质量的一次好机会;

共情:接着,尝试与孩子共同面对当下困难,耐心倾听孩子诉说,与孩子形成情绪上的同盟,理解孩子情绪;

口头标注:再次,帮助孩子从口头上标注一些行为,如在看动画片时,可以帮助孩子口头标注里面的人物经历了哪些情绪变化,帮助孩子命名他身边的各种情绪;

行为限制:最后,给孩子做出合理情绪的行为指标,如再生气也不能打人等等。

4

增加3大积极反应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常见的消极应对有“最小化、惩罚式回应、烦躁式回应”等策略;积极应对有“问题导向回应、情绪导向回应、鼓励表达”等策略。
 
以“陌生人要来家里做客,孩子感到紧张和害怕”为例,

家长采取“惩罚式回应”的消极策略时——命令孩子必须出现在客厅打招呼,不可以躲在房间里,会直接减少自己需要应对儿童负面情绪的场景;

当家长采取“问题导向回应”的积极策略时——跟孩子一起讨论计划一下哪些有趣的事情可以跟这些新朋友一起在家里玩,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造成负面情绪的事件。

另外,其他几种应对策略具体运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前三种消极的应对策略,以减少对孩子情绪处理不当造成的伤害增加后三种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增强孩子的心理韧性
5

使用正念养育——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基于正念和正念干预的理论研究,养育专家Duncan在2009提出了一个正念养育的理论模型,通过正念养育的五个维度“倾听、接纳、觉察、自我调节、怜悯心”来提高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正念养育能让家长减少在养育中的心理压力,学会共情孩子,更好地接受自己和孩子,与孩子建立友善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帮助父母注意自己和孩子当下的感受,减少亲子互动中的冲动情绪和行为,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本文素材来源于知子花教育直播课、好老师公开课

作者 | 刘彬 韩卓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唠叨,给孩子带来的危害竟这么严重!
家长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
屏读札记:和善寄语(20201012--1127)
教育反思:14岁男孩因不满父母叫起床而跳楼,如果是你该怎么办?
研究发现 | 儿童情绪失控时,可以做些什么?
近7000字长文教你培养孩子抗压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