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反思

一直以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都由二个部分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权威的学校教材一直是如此的),前者研究自然界,后者研究人类社会。

这一体系明显地存在一个先在的假定:存在一个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纯粹”的自然界。而事实是,我们这个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人化”了的,自然界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因而,人所认识的自然界是人化了的自然界,对于人来说,不存在“纯粹”的自然,所以,这种“两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十分荒谬的。

我怀疑马克思本人是否对自己的哲学体系作过这种“两分”的区别,我知道,这一两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于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大纲》一书。

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一元的”历史唯物主义,或者是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而不应该有一个独立的研究自然的“辩证唯物主义”。我以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更符合马克思的本意,因为实践沟通了自然与社会,沟通了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外在的物,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出发点。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仅作为认识论的一个内容来研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离开了实践,本体论、辩证法如何能存在呢?如果能,也只能是唯心主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韩庆祥 ||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辨析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沉思
前苏联体系在哲学对象和组成部分的规定上的得失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争议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