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绿营是怎样的一支军队

发布时间:2017-12-16| 来源:清朝历史

  众所周知,绿营是清代的国家常备军队之一,它遍布全国各地,是八旗兵的数倍。但是,它为什么叫绿营?清朝绿营是怎样的一支军队?又是怎样退出历史舞台的呢?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人关以后,清廷为了弥补八旗兵力的不 足,加强在全国的统治,遂招降明军,招募汉人,组建军队。这种军 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 营兵。全国绿营兵额总数,时有增减,在咸丰以前大约六十万左右, 较之八旗兵多三四倍。绿营主要是步兵,分为战兵和守兵两种,此外 尚有马兵(骑兵)和水师。在清代前期,尤其是在康熙初平定三藩之 乱以前的历次战争中,绿营都曾起到重要作用。

  清朝绿营是怎样的一支军队?清朝绿营系沿袭明朝,分省建置,其主要任务是镇戍地方。清朝 统治者将全国划分为十一个战略军事区,每区下辖一至数省,区的最 高军事长官为总督,不设总督的区,则由兼领提督的巡抚为最高长官; 省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提督或兼领提督的巡抚;省下为镇,镇的长官是 总兵;镇下分协,协的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营的长官为参将、游 击、都司、守备;营下设汛,汛的长官为千总、把总、外委千总、外委把总。

  在内陆各直省,均有绿营兵驻守,但经制及兵额不一,其中闽广 最多,安徽最少。绿营的军职,以提督为最高,节制总兵以下各级军 官。而各省区绿营,自巡抚、提督、总兵各标以下,统归所在总督节 制。巡抚原则上不节制提镇。但在不设总督的省份及巡抚兼任提督的 省份均可节制镇协。此外,江苏、湖南、福建、台湾、甘肃、新疆和 贵州等省,巡抚也有节制总兵之权。总督、巡抚、提督、总兵除了统 辖本标官兵外,还兼辖若干协营。个别省份的八旗驻防将军,如伊犁 将军、成都将军亦统辖、节制部分绿营兵。在边区,新疆、蒙古和西 藏建立了屯戍制度。地方绿营基本任务是“慎巡守,备征调”,此外还担负差役、西北用兵、东南海防和边防、屯戍、河工、漕运、守陵等任务。

  清朝绿营是怎样的一支军队?绿营军从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平时,绿营军实行汛弁(指 讯地官兵)驻防制,其兵力极度分散。绿营军军政不分、差操不分, 兼之兵饷微薄不足以赡家,有的甚至兼做小买卖,从而养成了绿营兵 将钻营猾巧、慵懒涣散、谋利敛财、漫无纪律、贪生怕死的积习。绿 营军由“兵”组成,兵有兵籍,隶属兵部,世业承袭。

  绿营军地位低下,待遇极差。清朝政府为控制军队,在全国实行 了八旗军与绿营交叉驻防的政策,以构成全国的军事控制网,同时又 加强了八旗对绿营军的控制。在康熙初年,八旗军常以统治者的身份 对待汉军,打骂殴辱司空见惯,甚至体罚折磨至死的事情也屡有发生, 所以八旗军与绿营军矛盾十分突出。

  绿营兵制建立后,经过数次改良,到康熙大帝时已相当严密,武 将已无法拥兵自重。绿营的将官由兵部直接管理,将官不能直接统兵, 只到战时临时拨给部队,而统兵之将多由文官担任,文臣不知兵,以 文制武。绿营兵制虽然很好地防止了武将专权,但由于将不知兵,兵 不知将,遇到战时临时抽调成军,上下不相习,号令不一,各自为战, 败不相救,由此引起兵败如山倒的惨状。

  康熙也渐渐认识到不重视绿营军的弊端很多,开始逐步地启用一 些汉人充任重要的军职,提倡满汉一体,并赋予绿营军较大的自主权, 让他们自成一军或独立、或平等的与八旗军联合作战,绿营将士的作 战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所以绿营军成为平藩胜利的主要力量。只是没 过多久,绿营兵也和八旗兵一样了。

  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长期未经战事,加上绿营内部的贪污腐化, 徇私舞弊,绿营兵的战斗力急剧下降,到了太平天国起义时,绿营兵 遇到战事一触即溃,其职能逐渐被后起的湘军、淮军所代替。清廷为 了节省开支,从光绪帝即位后开始大规模裁撤绿营训练,最后将其改 编为巡防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后,绿营兵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国学网-- 清朝的兵役制度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清朝的绿营
总督、巡抚、将军、都统、提督、总兵,谁的官职大?
清朝绿营军的司令部是哪里?这才是真正发号施令的地方!
清朝的总兵、提督、将军、巡抚、总督之间是什么样的相互隶属关系?都有哪些职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