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源之“郑”


我们知道,繁体的“郑”字写为“鄭”,左半部是个“奠”字。其实,“奠”便是“郑”的本字。在甲骨文中,“奠”可以看成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上半部是个酒瓶,下半部则是表征着建筑物的地基。这个字的本义就是说,“在地基上举行隆重的祭酒仪式”。



在金文中,这个字的一种写法仍沿承了甲骨文的形制,笔画更为清晰。另一种写法则变化较大,这种写法是个左右结构的字,左半部是个“鼎”,看起来应该是用鼎代替了祭祀用的酒器,右半部是个“邑”字,当然这左右两部分有时也会位置互换,但都是指同一个字。

金文的这种写法怎么理解呢?鼎不用多说,仍代表了祭祀之义,右半部的“邑”则是代表“居民区”,合起来的意思是“在居民区内举行的祭祀仪式”,其实应该是在原来的意思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代表对地神和祖先的崇拜。



在篆书中,基本上沿承了金文的第二种写法。是对“鼎”和“酉”的一种结合,同样表达了祭祀的意思。



这个字发展到隶书时,左半部隶化成“奠”字的现代形态,而右半部的“邑”改写成了“双耳旁”。



楷书则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做了笔意的变化,字形结构则最终稳定下来。当然,这个写法是繁体字,到了后来的简体字时,将左边的“奠”改成了“关”,其“奠”的含义完全消失了。

从最初“祭祀、祭奠”的本义,后来引申出了“庄重的、仪式隆重的”之义。当然,也成了百家姓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十六章 妇好是谁?
甲骨文新解: 今、年
细说汉字:析
《说文解字》第10课:看汉字,看先民们无尽的祭祀种类
第六十四章 司母戊、司母辛
清朝学术与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字和学术简史(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