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规则意识养成第一步,竟然是“放飞自我”

孟子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任何人都要遵守自己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规则,并发自内心地以这些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如此则形成了相应的规则意识。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把社会文化规范内化的过程,发展的结果虽受儿童身心特征的影响,但更取决于我们施教者言传身教和有目的的培养。

孩子们放飞自我后的模样

开学两周了,罗浮国附二年级的班规还没有定下来。

班主任王老师并不着急,她有自己的打算:想让孩子们自己来定班规。

但是,从何入手呢?

生态化教育的老师,最擅长的就是给孩子“挖坑”。

王老师突发奇想:如果让孩子们尽情去舒展天性,不去约束他们,上课会是什么样子呢?

机会终于来了!

周二的书法课,作为助教,王老师决意放手不管,暗自观察孩子们的表现。

孙猴子没有了紧箍咒,一个个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果不其然,书法课堂上状况百出:上课吃东西的有;随意下座位的有;大声喧哗的有......

劈里啪啦折腾了一阵,教室里才安静下来。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男生们拿着毛笔边追边跑,走廊两边的墙上和地面洁白的瓷砖上,都撒上了点点墨痕。

一向对学生严格要求的王老师,这一次却没有制止撒野的孩子们,而是用手机默默拍下了弄脏的教室。

她想干什么?

铁证如山,协助孩子“看见”

第五节课开始,王老师召集所有孩子,把拍到的照片展示给他们看。

“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看到照片,孩子们显得十分惊讶。

小H说:“我看到了漂亮的墙被弄上了墨水,真恶心!”

小D说:“我看到了墙被弄脏了,就想一定是谁不小心弄的,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呢。”

小Q说:“我看到墙上有墨水,就想谁这么讨厌这么缺德?”

......

孩子们们正要七嘴八舌地往下说,小C突然站了起来。

“老师,那墙上的墨水是我弄的,我这就去把它擦干净。”

接着小J小R小Y也站了起来,“老师,地板可能是我们弄脏的,我们现在就去清理。”

当感受到美好的东西被破坏的遗憾和心痛后,孩子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主动承担责任,并迅速采取行动补救。

事情似乎出现了转机,孩子们能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吗?

孩子反思:一件事没做好

要花多时间才能补救

接下来的班会课,王老师又给孩子们抛出了两个问题:

弄脏教室和清理教室,哪个花的时间长?对比之中,你能想到什么?

“要做好一件事很难,做不好事很容易。”小S说。

小T说:“一件事没做好,要花更多时间才能补救。”

小D说:“搞破坏很容易,要修复好却很难,我们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了坏事,要赶紧调整。”

......

思维的火花瞬间碰撞起来。通过分析,孩子们得出结论:

规则是为了保护每个人更好学习,所以有必要来制定一些专门的、详细的课堂规则。

一番讨论后,孩子们自己制定了书法课堂的纪律:

提前两分钟进教室,进去后不吵闹;

上课不到处乱跑;上课时不能吃东西

......

不守规矩的孩子们怎么突然就转变了?

没有老师的监督安排,规则怎么这么快就制定了

儿童规则意识的形成,实际上是儿童逐渐对教育者制定的规则认同、接纳并最终内化的过程。

我们应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规则意识。

以温暖的方式养成孩子的规则意识,您学会了么? 

-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是教出来的
加拿大儿童规则教育
【每日科普】父母带小孩常见的10个错误
孙瑞雪| 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规则
怎么帮一年级小朋友树立规则意识
段武宽| 为什么孩子不能遵守规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