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拿大儿童规则教育

 

    远赴加拿大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培训,使我对中国之外的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有了亲身的体验。所到学校给我的感觉都是那样的安静有序,这促使我去关注加拿大幼儿园管理的奥秘。结果我发现,加拿大在倡导幼儿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并将规则教育视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拿大儿童规则教育概述
  1.从小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
  一天,我走进了三年级的课堂,教师正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活动。我发现,在每一个体育游戏开始之前,孩子们都要围成一个圈坐在教师周围,听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有时教师还会站起来进行示范,完了以后才让孩子们开始游戏。在游戏中,我发现所有的孩子都能按照教师讲的规则进行游戏。带着一份好奇我与教师进行了交流,教师告诉我,在加拿大非常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学校都有一整套详细的规则要求。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学会倾听、学会排队、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规则。我在Kindergarten的教室里也发现,游戏活动结束后,每一个孩子都会自己去洗手,然后拿出自带的小点心安静地吃着,孩子不会发出任何声音去影响别人。
  2.随处感受到规则的要求
  如何去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这是我最想了解的问题。在考察中,我发现在他们的教室里、走廊上随处贴着有关的规则和要求,其表述方式非常人性化,如在一个一年级教室门口就贴着这样一句话:“仔细听你就会明白,认真看你就会了解,大胆讲你就会交朋友,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他们的每一个班级里都贴着对学生的规范要求,在电脑房的墙上贴着有关如何使用电脑的图片。这些规则和要求都非常具体,操作性强。通过环境渲染让孩子随时都能有所感受,同时在活动中,教师又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和语言去鼓励孩子自觉遵守规则和要求。
  3.让规则物化为具体行为

  在加拿大,我们参加了一次初中学生的开学典礼。记得当时校长对学生们说:“如果你想抽烟,没有人可以压制你,但是抽烟可能对人体有害,如果你一定要做,那么你要知道在公共场合、在学校内是不可以抽的,你必须在规定的地方抽烟”。加拿大的孩子16岁就可以拿到驾驶执照,在对孩子进行安全驾驶教育时,教师请来了因酒后驾驶而造成终身残疾的人现身说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不遵守规则的危害性。kindergarten的孩子做完活动后离开教室,教师要求孩子排队,可有部分孩子仍在吵闹,教师就轻声地对孩子们说:“现在教室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做小花猫轻轻走,一起去看看是什么好吗?”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安静了下来,这时教师才带孩子离开。与校长交流时我们询问:学校里有没有影响班级学习的学生?如果有那怎么办?校长回答说:“当然有啊,如何他影响其他人上课,就请他到高年级教室去听课,看看别人是怎么上课的,或者说找他出来谈话,让他明白你的行为已影响到他人”。这些事例生动地说明了加拿大对儿童进行规则教育时,很少说教,而是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关注孩子的行为结果。

                                                      


加拿大的小学一般只有上午有课
鸣星育儿网 
    加拿大的小学一般只有上午有课,下午则由父母安排孩子上兴趣培训班。作为新移民,叶榛奇的父母工作很忙,下午通常由爷爷带他到镇上最大的综合图书馆去,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或参加各种免费的培训讲座。
  那儿的图书馆,不仅有为儿童专设的“儿童(儿童食品)馆”,配有数万册的插画图书、音画图书和立体标本图书,还不定期地为小读者举办各种有趣的讲座,如陶艺捏塑、立体拼图、赛车船模组装、幻想画创作等,老师由义工担当,不只学费全免,连上课时所用的材料都由老师提供。在图书馆里浸泡久了,9岁的叶榛奇有了一个新想法:我也想当义工,为大家服务。他们接不接受小朋友当义工呢?
  爷爷一问,只要孩子年满5周岁,就可以在图书馆申请当义工。英文水平不过关的,可帮助“儿童馆”更小的孩子整理玩具和图书,引导他们上洗手间等。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则会在父母的帮助下,为儿童馆的图书编写母语与英文对照的“检索目录”。这些年,加拿大已成为亚洲人技术移民的首选之地,图书馆的双语检索资源明显不足。叶榛奇就为儿童馆新购入的1000多册图书做了一个中英互译的补充名录,为此馆长还特别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表彰他为图书馆所做的贡献。
  不久,叶榛奇又加入了图书馆组织的“业余朗诵小队”。原来,加拿大的公益性图书馆还有针对高龄读者的一项特殊服务:馆方定期送书去老年公寓,为老人送上“精神食粮”。由儿童义工组成的“业余朗诵小队”,为老人带去了欢声笑语,让他们重新体感到社会的温暖。
  参加这项组织的孩子,年龄通常在8~12岁之间,除了为孤独的老人们朗读书刊外,还为老人们表演小魔术、小话剧和歌舞等节目。许多移民的孩子还会带来展示自己国家人文特色的图书和礼物。看!来自山东的叶榛奇,就带来了沂蒙剪纸、走马灯和一个折叠式脸谱风筝,引起了老人们的浓厚兴趣。
  孩子也能当义工,是加拿大的一个传统,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回馈社会的习惯。“慈善不是富人的事,也不是闲人的事,慈善是每个人的事”,这是加拿大社会形成的一个共识。加拿大的父母们普遍认为,孩子从小有当义工的经历,会为他们的成长带来许多的好处:
  ?凡事懂得为他人着想,不那么“自我中心”;
  ?关注弱势群体,分析事物有全局观念;
  ?乐观向上,因为“残疾人和老人都能快乐地跳舞和歌唱,一个孩子有什么理由悲观失望”。
  另外,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做一次义工产生的正面心理效应,抵得上孩子长大后看8次心理医生。
  据叶榛奇的爷爷反映,叶榛奇成为“小义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以往的思维常常是,“为什么没人来帮我?我为什么不是最得宠的那个?”现在他的思维变成了:“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我可以帮助你吗?”

 

 

加拿大高中教育感悟
移民加拿大五年多来,陪女儿读书是我的主要生活内容。通过陪读,使我对加拿大高中教育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感到,加拿大的高中教育,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都体现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孩子对学习和学校的生活充满渴望,感到充满乐趣。
  加拿大的高中采取学分制,每门课一个学分,修满30分即可毕业。30分中,有16分是必修课,其中包括英文,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体育,艺术,家政,法语,基础电脑应用等;其余的14个学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未来的发展设想进行选课。在选修课中,有五个系列的课程,学生以一个系列为侧重点,由低向高选修上去。
  五种选修课程系列为:商科系列:包括统计、会计、各种商业法律法规、消费学、生产力布局学等;自然科学系列: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高等数学各个分支、电脑高级语言等;艺术系列:包括戏剧、绘画、摄影、各种美术设计等;技术系列:包括电工、木工、管工、汽车修理、房屋修缮等;社会科学系列:包括各历史学科分支、社会学、人类学、人文学等。另外还专门开设驾驶课程,以便让16岁以上的学生尽快取得驾照。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从9-10年级 (14-15岁) 起就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开始侧重选修与这一方向有关的课程,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这一领域里进行一些深入的研究。所以,加拿大的高中毕业生尽管在数理化总的方面不如中国学生学的深,但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和参与能力却非常强。
这种课程设置使加拿大的高中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多种需求,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将来可能成为政治家、科学家、工程师、工商管理人员、医生、律师、教师等,而那些不能进入大学甚至不想上大学的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上自立。
加拿大的高中教育不仅在课程设置上有上述特点,而且教学方法上也有其独到之处。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教起。例如,家政课是一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烹调、缝纫、家用电器的使用和简单维护,房屋的简单修缮,如何做父母及喂养小孩等,而且每项内容都配之以实践:学校有专用的厨房让学生们实践做饭,有缝纫机供学生们做自己设计的衣服,有车间共学生们做木工活,还有专门设计好带电脑程序的假娃娃供学生们带回家里”喂养” ,老师根据电脑记录给分,老师还专门带学生去附近的幼儿园实践如何带弟弟妹妹。再如,学校专门为学商科课程的学生开了一个小卖部,只在学校内部营业,经营管理和日常运作全部由这些学生负责。
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参与意识是其教学方法的另一个特点。老师讲课并不面面俱到,而是提倡学生自学和思考。有时老师专门安排一两个自学单元,让学生自学后,选一个重点给全班讲出来或提交读书报告。这几年来,我女儿不知写了多少读书报告,每一次都要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有些读书报告还要求图文并茂,所有报告后面都必须附上参考书目录和引文出处,而且要打印得干干净净,装订得整整齐齐,才能交给老师,俨然像中国大学生或研究生提交的论文。考试也不只要求死记硬背,很大部分内容要求学生的独立思考。
例如,我女儿上10年级的地理课考试,老师出的题目为:在某个社区拟建一个超级市场,老师给出了这个社区的基本状况,如地理位置、人口及结构、收入水平、交通环境、超市的规模等,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建超市是否可行的结论。而且,答案也不要求与老师的看法一致,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当时我感到,这种题目在中国的学校,只有大学学城市地理的学生才会遇到。尽管对于10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题目比较难,他们不可能分析得很透彻全面,但毕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又如,一次我女儿美术课的期末考试是,老师给出几个主题,学生们任选一个主题,设计一张加拿大邮票并附设计说明。电脑课的期末考试是用所学的语言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游戏软件,我女儿为设计这个软件,熬了好几个通宵,不仅一句怨言也没有,而且还其乐无穷。她经常跟我说,”上学太有意思了,每天都很 EXCITING(振奋) ” 。孩子有这样的心境面对学校和学习,她能学不好吗?
加拿大的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协调能力,鼓励学生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从小在加拿大上学的孩子对PROJECT(课题) 和PRESENTATION(演示) 这两个词都不陌生。PROJECT大都需要和几个同伴一起完成,根据老师的题目,大家商量对策,分头准备,然后一起动手写,或画,最后在班上宣讲或表演出来,也就是PRESENTATION 出来。几乎每一门课都有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锻炼了与他人的合作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了自信心,而且还享受着思考与创作的乐趣。例如,我女儿选的戏剧课,高年级期末考试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写一个剧本并把它表演出来,从写作到表演,从服装、道具到音乐、灯光,全由他们自己解决,为了得到好成绩和与其他小组竞争,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工作,积极地出谋划策,这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当时我就想,这对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与他人一起配合工作是一种多么好的体验和锻炼埃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他们的考试制度。加拿大高中的期末考试并不可怕,因为期末考试仅占总成绩的25%,其余的75%由平时的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小测验,每一项PROJECT和PRESENTATION以及课堂上的参与意识、出勤等因素综合组成。总之,一门课要想得到好成绩,就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就要积极地参与。上大学也没有类似中国的”高考” ,而是以高中最后一年6门课的平均分去申请。但如果一个学生历年来经常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活动,或做志愿者,或有一些工作经验,即使平均分低一些,大学也愿意优先录取这样的学生,因为加拿大的大学也不愿意培养那些只会读书,高分低能的“书虫” 。这里的人们认为,人的能力可以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而只会读书的人并不一定能够适应社会。
同时,学校也为学生早日适应社会,提高各种能力提供了许多条件。在加拿大,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在学校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和活动,或去社区做志愿者,以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例如,学校有数学俱乐部,科学俱乐部,戏剧俱乐部,足球队,冰球队,小乐队等等,社区图书馆、敬老院、活动中心等机构都欢迎高中生去那里做志愿者,有些机构还为长期在那里做志愿者的学生提供上大学的奖学金。我女儿从13岁到了这里,一直参加学校的话剧俱乐部,一连五年,年年在学校的戏剧节演出。从排练到演出,所有的演员,工作人员,舞台监督,布景,化妆,灯光、音乐,道具等工作全部由学生承担,老师只负责指导,这是一个涉及几十人的大 PROJECT。通过参加这项社会活动,她不仅很快提高了英语水平,弥补了其英语的先天不足,增强了自信心,锻炼了她的组织能力和与别人的协调配合能力,而且通过在话剧俱乐部里和当地孩子的接触,更多地了解了这个社会的风俗、文化,为其将来走入这个社会做了准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113/08/607082_13399061.s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中文图书馆筹款晚会
让孩子爱上读书
爱阅读的孩子成天才,不阅读的孩子难成才▎教育观察
简单读书
麦芽的麦子/麦芽悦分享廿七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