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谢妻子

    我感谢我的妻子,感谢她接受我这片绿叶,让我终生陪衬她这朵红花。

    我和妻子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经人介绍相识、相恋并牵手终生的。近四十年的风风雨雨,

我俩已经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步入了两鬓霜华的晚年。沧桑岁月如白驹过隙,当年的倩影

与潇洒只能在发黄的旧照片中找寻;只能在美好的梦境中回味。

    光阴荏苒;流年似水,转眼间我们已是年过六旬的人了。回首往事,雪泥鸿爪,记忆

犹新。我和妻子都是从小在饥寒交迫中长大的,她还比我优越一些;是生活在小县城里,而

我是农家子弟,贫雇农的后代,我的家境始终一贫如洗。我俩成家时什么都没有,借住一

位老教师一铺小炕就是洞房了,炊事用具是学校老师凑份子给买的,妻子毫无怨言。我感谢

她同我度过十余年艰难窘迫的生活。

    妻子性格外向,开朗大方又泼辣;身体又十分健壮,喜动不喜静。而我性格内向,身体

瘦弱,喜静不喜动。我家是阴盛阳衰,妇唱夫随,妻子似乎缺乏阴柔之美;而我实在是缺乏阳刚

之气。我便戏称妻子为孙二娘(我在家排行老二,且又姓孙),但菜园子张青的本事我确一

点儿都没有。自从我俩成家后始终是她主外、我主内。她曾经是一家国营工厂下属的一个分

厂的厂长,手下有三百多人。她工作很有能力;有魄力,有凝聚力。我家无论是住平房还是住

楼房,东邻西舍,楼上楼下;邻居们都愿意和孙二娘相处,她是我家多年的棒劳力,儿子小时

几乎所有的重活都是她干。我感谢老妻;几十年来大事小情邻居们都热情帮忙,这是妻子有很

好人际关系的缘故。

    妻子家兄弟姊妹九人(二男七女),过去就靠她父亲(工人)一人上班,用微薄的工资维

持生活。妻子十岁开始就随哥哥姐姐拉车上山打柴。她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助

人为乐的良好品格。三十多年里无论是她的姐妹还是我家的兄弟,谁家有事她都跑在最前面张

罗,谁家发生矛盾,她一到场保证能解决,她是管理十多家的总理大臣。她差不多一个人照料年

迈的岳母六年之久,一直到今年一月三日岳母仙逝(九十高龄),她从不和姐妹们计较这些。

    由于我俩的性格差异较大,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口角;甚至发生战争,妻子性格暴烈,有

时一点儿小事便会发作(当然我脾气也不好),但暴风骤雨过后,在很短时间内便会风平浪静;

云散日出。我感谢妻子的大度;也能容人,人无完人吗!维纳斯的雕像那么漂亮,但却少一只

胳臂,世间许多事物很难达到极致,能达到大醇小疵就很不错了!

    我俩结婚后一直到现在,家中锁事我基本不过问,我每月把工资往她手上一交就没事了。

就连买楼房装修我都不过问,全是她一手操办。这么多年我只给自己买过一件挎拦背心,回家

一看不能穿,背心后面织到一起没有分开。还有一次我在街里买了三十个鹅蛋,到家吃时发现

蛋里都有小鹅崽了。我感谢妻子,她几十年兢兢业业,操劳家务,而我是甩手掌柜的。

    我的父母长期生活在农村,是地道的东北农民。妻子和我结婚后便担负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我们虽没有在一起生活,但妻子的孝顺是全村人有口皆碑的。几十年来父母的吃穿基本都是我

们负责(我们兄弟五个),虽然妻子有时也发牢骚,但过后仍一如既往。每逢年节她都提前买

好东西送回村中。不但有老人的,还有两家弟弟的,如春节礼品;正月十五的元宵;二月二的

猪头肉、猪手;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等,从未间断。有时我出差在外她便自己回乡下

给老人送去。上世纪八十年代,妻子就把我父亲乘鹤西归所用的东西准备的一应俱全,二00三年

父亲仙逝基本没再买什么。今年春节后她又开始准备母亲百年后所用之物。父亲临走那年有时大

小便失禁,弄的衣物很脏,只要妻子赶上便毫不犹豫的动手清洗。前年她又亲自动手给我母亲做了            一一床里外三新的被褥,母亲激动的说:“我从来没盖过这么好的被子。”母亲舍不得用,我们还得

劝她老人家用 对于我的父母,许多事情都应该是我做的,妻子都替我做了,我怎能不感谢她呢!

    现在人们都觉得婆媳关系难处,但我儿子结婚八年,始终和我们一起生活,婆媳之间从未红

过脸。她俩上街,经常会被不认识的人认为是母女俩。我感谢妻子掌控家庭的能力,使我们的家

有一个安定和谐的氛围,其乐融融,让邻居们羡慕!

    近四十年时间里,妻子虽未做到举案齐眉,但却做到了相濡以沫!吾之素年,谁予锦时;吾之

素时,谁予锦爱, 这些妻子都给了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老妻生日之际,仅以此文作为

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感谢我的老妻,感谢我的孙二娘!衷心祝愿你快乐幸福;好人一生平安!

                       壬辰年四月初四夜于无为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个邻居爸爸,他走了
农村老人爱说: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见是老二,真的是这样吗?
我30岁之前,最不喜欢的人,竟是母亲
市井人物之《梁照莲》
常听老人发牢骚也是一种孝顺
李景宽专栏|我眼中的祖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