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嘉林:禅学与学禅

禅学与学禅

一、禅是一种学问吗?

1、有师有徒皆属学问范畴

宗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既然是全人类所共有,你我都有份,而学,一定要有人教。任何一种学问,有人教,有人学,有人传,有人受,这就是学问。所以禅也是一种学问。


2、禅是特殊的宗教也是特殊的学问

一般的学问总是会有些心得——有所得,总有些东西,有些收获,但你要真学禅,你将毫无所得,没有收获,只有损失;把你原来的东西拿走了,你想得到什么呢?什么也得不到!

古人有一句话‘夺饥人食,驱耕夫牛。’种田的人靠牛,我把牛赶走,看你怎么办?这个人三天没吃饭,刚刚捧了一碗饭很高兴正要吃,偏把他的饭夺走,禅的教学就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要这个样子呢?因为禅是一种道。古人讲‘为学日益’,你要求学问,天天有进步、有收获,‘为道日损’,你要学道,天天要甩掉一些东西,天天有损失;某些概念甩掉了,某个执著甩掉了,某个自以为是的观念甩掉了。

有时自以为发现真理,对师父一讲,师父打你一棒,所自以为是的也没有了,简直这一生白活了。看来是如此,实际上各位要知道,只要是人,谁都不愿意被埋没。

被埋没时就大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而最可悲的倒不是别人不用你,而是你自己否定你自己,因为你种种的观念游戏,从六根六尘对境形成六入所产生的名、色、妄想,把你永恒的生命、真实的自我完全埋葬掉了,完全迷失了。

而禅,就是找出真实的自我,把捉永恒生命的一门学问,所以是一种特殊的学问。


二、禅是什么学问?

1、禅是生命之学

何以见得禅是生命之学?因为人生最大的问题,是生死苦乐的问题:生不晓得从什么地方来?死后也不知道究竟到哪个地方去?苦乐完全不能自主。

今天你的环境好一点,上司、朋友、同事都歌颂你很了不起、很伟大、很受尊敬,你感觉食欲大开,万有引力对你好像减轻了作用,飘飘然要飞起来了似地。

假如有个人骂你,说你不是人,修养不够、品德不好、工作不认真、不能构成工作需要、是个多余的人,就感觉地心引力对你加倍,心情沉重,食欲没有了,胃口也倒了,觉也睡不着,走路好像两条腿特别重,生死苦乐何尝操纵在你自己手里?

禅,就是要了解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要发掘出生命的基因,永恒不变的那个因素是什么?要把捉到自己生命的永恒相,要发掘出来自己原本的心,最初是个什么形态?

要求证出何以光明解脱的佛祖和烦恼愚昧的众生是平等的?如何是自他不二?我和你明明是两个人,我要掏你口袋的钱,你会向派出所报案,为何称为自他不二?这些都是生命的问题,生命本质的问题。


2、禅是穷理尽性之学

什么是穷理尽性?世界上所有的哲学家都自命为真理大师,说他发掘了真理;有的说是心,有的说是物,有的说是一元,有的说是二元,有的说宇宙是原子堆积的,有的说宇宙是四大组合。

每一家都从本体论,说宇宙是什么?然后说宇宙论,宇宙的法则、规律是什么?然后说认识论,用什么方法才能正确的认识真理呢?

用思想方法,用逻辑推论;然后就是人生论、人生观,而且每个派系都有一套。难道真理果真有这么多吗?只有悟禅的人,才能感觉这些都不是真理,这些只是真理的表象、局部,都只是真理之海的一个泡沫,并不等于真理。

真实的都是原本的,原本既没有银河系,当然也没有地球,道理从哪里来呢?道理从人来,没有人哪里有什么道理啊!人从哪里来呢?说法很多,这里姑且不论。

总而言之,禅学不是哲学家讲的哲学,也不止于科学家讲的科学,而是说科学从哪里来?哲学从哪里来?一切理、一切事的源头是什么?

要直溯到一切理、一切事的根源,找到根源以后,就是真理之王,就是法王,也就是见性成佛。说来很容易,做起来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3、禅是宗教的灵魂,文学艺术的生命

禅是宗教的灵魂,文学和艺术的生命。这话怎么讲?如果没有禅,自己和信仰的教主便成为对立,我崇拜你,你很伟大,我很渺小,请你救我,一定是如此。

真理是绝对的,当它变成两个的时候,已经不是真理了。如果宗教没有禅的精神,宗教只是形式、是崇拜偶像、是迷信的;而禅尽管它是宗教的,它却是宗教的灵魂。

布大说佛法,法轮的运转,有三个时期:第一是正法时期五百年,这五百年没有偶像。当初大家纪念布大,只摆一个狮子座空着,说是佛的位置;拿菩提树枝插在旁边,纪念布大成道在菩提树下,并没有什么偶像。

第二是像法时期一千年,大家思念佛,就用泥塑、木雕、金装、铜铸做个佛像。第三是末法时期,时间较长,有一万年,这一万年以后呢?连佛的名字也听不到了,当然就没有佛法了。

何以如此?因为众生的心是在沉溺、堕落、悬浮,并没有升华,不可能越来越净化,但是人定可以胜天,这也许是各位成立禅学会的目的吧!

宗教若是没有禅,宗教只是个偶像,没有灵魂,是迷信的,是被崇拜的。而艺术、文学没有禅,便只是一个躯壳,只是线条、颜色的组合,只是个观念游戏罢了。

中国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极高明而又道中庸,但是到了宋、明都已经衰退。而中国文化、文学、艺术光芒万丈的时候是唐、宋时期;尤其是唐朝,何以光芒万丈?由于它注入禅的思想,注入了禅的精神!

我们可以说,从宋到明的儒家大学者,没有一个没有参过禅,没有一个不会打坐。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王阳明,儒家精神到明朝就已经中断、没落了。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有很多人说王阳明不是禅,那是从表象看他不是禅;但是想一想,自从孔、孟以后的程、朱、陆、王,除了王阳明以外,谁曾悟过道呀?

只有王阳明悟过道,悟了个什么道呢?你打死他,他也说不出来。王阳明是参禅的,他把‘致良知’拿来做为参话头的主题,取代话头,用‘知行合一’来解释、取代解行相应。

所谓解行相应:佛法讲究你理解多少,就做多少,要求实行,并不专求理解;理解很重要,因为不理解就无从实行,实行也不正确,但是你光理解不实行,理解就没有价值、没有作用了。这就是禅对文化的价值。

来源:凤凰网星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禅、禅学与学禅
不知
几千年争论不休的真理
阿含解脱道次第 (空海法师 ) 2
第○章 前言
钱财物资是为人服务的,有人就有了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