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贺山:夏代文字如黄钟大吕,岂能千载不传?
最近,看了网友3N3N写的博文:【玉疑三星堆】后,感觉他跟上海的专家后生一样,想给民间收藏家泼点冷水,降降温,其实这也未必不是好事。上海的专家后生说民间没有元青花,我估计这位专家后生未必懂得元青花,请问博物馆的元青花都是从哪来的?就像3N3N先生一样,未必懂得古文字,但他很愿意发表谬论,请看他对夏文的评论:
9、字文造作无稽
大件玉作常琢出多多少少的所谓文字,有的多至上千字,让观者瞠目结舌。所见文符多采自彝文之类比较简单的结构文字,当下网络上纷纷扬扬的“夏文”,也多是这样一些符号的集合体。
汉字与彝文大相径庭,不是一码事,夏代文字是篆字,是夏朝的官方文字,是很规范很讲究的,与彝文不可同日而语。3N3N先生为了否定和贬低民间人士的研究,竟将夏文诬为与彝文一样的“符号集合体”,“造作无稽”,可见他的心态还是很阴的。
民间学者对于夏代文字的探讨与研究,可能存在很多问题,也可能有许多不当的地方,错误在所难免,我们真诚的希望专家学者,给予帮助指导,甚至严厉批评,都可。向3N3N先生这样瞎抡大棒,是不是有点不正常,有点变态,我建议他找个地方看医生。
什么叫“符号集合体”?我理解如下:半坡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都是单独出现在陶片片上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都是单独出现在陶片片上的,双堆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都是单独出现在陶片片上的,被考古学家凑在了一起,就叫“符号集合体”,这些“符号集合体”再集合,也成不了文字,应该说,我们的考古学家还处于不知道文字是什么这个阶段,不知道文字的标准是什么,不知道文字是从哪来的?就像3N先生一样,还处于3不知状态,就出来抡起大棒教训人,此法不可取。
沉寂了多日的四十年派,又发现了新大陆,汉字起源又有了新的进展,
请看记者的报道:
608个良渚刻符谜题待解:若是文字比甲骨文早(中国考古网)
“据课题组研究人员、来自良渚博物院的夏勇介绍,第二阶段整理工作自2012年8月开始,共收集器物534件,刻符608个。在昨天的讨论会现场,展示了大量有趣的符号,有一些符号,一看,就可以辨别出来。比如类似花、鸟、龙虾、鳄鱼、毛毛虫的形状,记者还发现一个符号,和咬了一口的苹果,惊人相似。有一些符号,看起来和甲骨文真的很像。”
这种研究方法很像山东大学的昌乐骨刻文的发现者一样,靠猜,靠辨认图形,自己挖自己鉴定,自拉自唱,自娱自乐,此路不通。昌乐骨刻文的发现者也是这样,一上来就说,他们发现的骨刻文比甲骨文早八百年,是汉字的源头,每当考古工作者一挖到陶片上的刻划符号,就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汉字源头,中国有那么多的汉字源头吗?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认为,这些符号,有一些是图像,比如鸟、龟、兽等等。有一些是记事的,有些是表意的,不能完全用符号来概括,他建议可以称为“良渚图像符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良渚人用符号来记录,一旦符号成熟了,就变成了文字。”
符号不是玉米,一旦再旦也不会成熟,符号永远是符号,它不会变成文字,换句话说,文字不起源于刻划符号,到春秋战国时,刻划符号还存在就是明证。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曹锦炎说,符号是表达某种记号,不是文字。两者之间,不能直接画等号。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像“×”,不是文字,而是符号。比如画了一个鸟,我们可以说是文字“鸟”,但也可以说是文字“歌唱”。曹锦炎说,这些年,良渚文化发现的符号里,有些是符号,有一些可能是文字。比如苏州澄湖遗址出土的一个泥质黑陶贯耳壶,上面发现了4个刻符,它表达了一组意思,就可以当做是良渚人使用的文字。他认为,如今的研究者,可以去客观描述它,比如它像某种植物,像某种动物,但“千万别过早定论它是什么字。越下结论,错误概率越大,是要闹笑话的”。
曹院长是古文字界的搞笑专家,他在破译【禹王碑】时,将禹王破译成越王,将大禹治水搞成越王祭山,今日,他才明白:“千万别过早定论它是什么字。越下结论,错误概率越大,是要闹笑话的”。但他的笑话已经闹成了,尽管他这一步迈的不成功,他毕竟作出了努力。
对于夏代文字的探索和研究,是一个尝试,会出现很多新问题,有问题才能够解决,有错误才能纠正。在夏朝历史上,曾留下过传世文字【夏禹书】、【禹王碑书】、【莱丘铭】、【刺血书铭】、【暴寒亭铭】等夏代文字,近年来,又有大量的夏朝甲骨文,夏朝象牙文,夏朝玉版文面世,这与历史上的记载是吻合的,夏朝有【夏书】,【夏时】,【夏训】,【夏小正】, 有【连山】,【禹贡】,【山海经】 ,【洪范】等,诗歌有【候人歌】,【五子之歌】,【燹风七月】 ,【尔与汝皆亡】等,我们对夏朝的历史文化知识比商朝的知道的还多,原因就在于夏代文字一直陪伴我们走过了四千年的文明史,夏代文字从来就没有断过代,为什么我们的专家学者发现不了,因为他们大部分是疑古派,疑古派疑古过了头,四十年派革新革过了头,他们长期以来,搞“符号集合体”,将真正的确凿无疑的夏代文字,当成假货,这才造成了一个业外人士,闯进了古文字研究领域,为专家学者制定文字的标准,并告诉他们夏代文字什么样,二里头的刻划符号为什么不是文字,汉字是从哪里来的等等。
中国从仓颉造字时,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五千年的时光,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夏代文字曾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做过极大贡献,夏代文字如黄钟大吕,岂能千古不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刻文与陶器符号和甲骨文源流传承及解读法研究
中国最早的文字:在兽骨上刻画,成为汉字的源头
考古发现的那些早于商代的刻画文字
中国汉字起源:8000年前出现原始汉字,6000年时“连字成句”
《以考古成果诠释中华文明史之汉字起源(3)》
关于甲骨文的部首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