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智度论 白话译(56)
 大智度论 白话译(56)
            卷第十一 释初品中檀相义 

    问道人

摘自中国佛教印经网

 
 

复次,以七宝、人民、车乘、金银、灯烛、房舍、香华布施故,得作转轮王,七宝具足。  

(又,用七宝、人民、车乘、金银、灯烛、房舍、香华布施而得作转轮王,七宝具足。)

复次,施得时故,报亦增多。如佛说:施远行人、远来人、病人、看病人,风寒众难时施,是为时施。  

(又,施的应时而报也增多。如佛说:施远行人、远来人、病人、看病人,风寒众难时施,这是应时施。”)

复次,布施时随土地所须施故,得报增多。

(又,布施时随当地所须施而得报增多。) 

复次,旷路中施故,得福增多;常施不废故,得报增多;如求者所欲施故,得福增多;施物重故,得福增多,如以精舍、园林、浴池等;若施善人故,得报增多;若施僧故,得报增多;若施者、受者俱有德故,得报增多;种种将迎恭敬受者故,得福增多;难得物施故,得福增多;

(又,旷路中施而得福增多;常施不废而得报增多;如求者所愿布施而得福增多;施物贵重而得福增多,如用精舍、园林、浴池等;如果施善人得报增多;如果施僧人得报增多;如果布施的人、受施的人都有德而得报增多;种种将迎恭敬受布施的人得福增多;施难得物得福增多;

随所有物尽能布施故,得福增多。譬如大月氏弗迦罗城中,有一画师,名千那。到东方多利陀罗国,客画十二年,得三十两金,持还本国。

(所有物都能布施得福增多。譬如大月氏弗迦罗城中,有一位画师,叫千那,到东方多利陀罗国,为人作画十二年,挣了三十两金子,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

于弗迦罗城中,闻打鼓作大会声,往见众僧,信心清净。即问维那:此众中几许物,得作一日食?

(在弗迦罗城中,听到作大集会打鼓的声音,来到集会处见众僧,信心清净。即问管事的人:有多少钱,够作这些集会的人一天的食物?”)

维那答曰:三十两金,足得一日食。

(维那(寺中管理事务的人)回答:三十两金子,足够一天食物的费用。”)

即以所有三十两金付维那:为我作一日食,我明日当来。

(即用所有三十两金子给维那:为我作供养众人一天的食物,我明天再来。”)

空手而归,其妇问曰:十二年作得何等物?

(而空着手回家了,他的妻子问他:十二年挣了点啥?”)

答言:我得三十两金。

(答:我挣了三十两金子。”)

即问:三十两金今在何所?

(即问:三十两金子现在在哪里?”)

答言:已在福田中种。

(答:已种在福田中。”)

妇言:何等福田?

(妻子说:什么福田?”)

答言:施与众僧。

(答:施与众僧。”)

妇便缚夫送官治罪,断事大官问以何事故?妇言:我夫狂痴,十二年作得三十两金,不怜愍妇儿,尽以与他人;依如官制,辄缚送来。

(他的妻子便绑着他送官府治罪,断事大官问因为啥?妻子说:我丈夫狂痴,十二年劳作挣了三十两金子,不怜愍老婆孩子,全部给与他人;依照法律,就绑着送来了。”)

大官问其夫:汝何以不供给妇儿,乃以与他?

(大官问他的丈夫:你为什么不供给妇儿,而把金子给了他人?”)

答言:我先世不行功德,今世贫穷,受诸辛苦。今世遭遇福田,若不种福,后世复贫,贫贫相续,无得脱时。我今欲顿舍贫穷,以是故,尽以金施众僧。

(回答说:我前世不作功德,今世贫穷,受各种辛苦。今天遇到福田,如果不种福,后世还会贫穷,这样世世贫穷,没有脱贫的时侯。我今天想顿舍贫穷,所以,把金子全部施给众僧。”)

大官是优婆塞,信佛清净,闻是语已,赞言:是为甚难!勤苦得此少物,尽以施僧,汝是善人!

(大官是优婆塞,信佛清净,听到这话后,称赞说:这样做很难!勤苦得此少物,全部施给僧人,你是善人!”)

即脱身缨络及所乘马,并一聚落,以施贫人,而语之言:汝始施众僧,众僧未食,是为谷子未种,芽已得生,大果方在后耳!以是故,言难得之物尽用布施,其福最多。

(即从身上脱下缨络及所乘马和一聚落,施给那个贫人,而对他说:你刚施给众僧食物,众僧没吃,这叫谷子未种,芽已得生,大的果报还在后头啊!所以说难得之物全部用来布施,这样得福最多。) 

复次,有世间檀,有出世间檀;有圣人所称誉檀,有圣人所不称誉檀;有佛菩萨檀,有声闻檀。何等世间檀?凡夫人布施,亦圣人作有漏心布施,是名世间檀。  

(又,有世间布施,有出世间布施;有圣人所称誉的布施,有圣人所不称誉的布施;有布施成佛菩萨,有布施成声闻。哪一类是世间布施?凡夫人的布施,也有圣人作有漏心的布施,这叫世间布施。)

复次,有人言:凡夫人布施,是为世间檀。圣人虽有漏心布施,以结使断故,名出世间檀。何以故?是圣人得无作三昧故。  

(又,有人说:凡夫人布施,这是世间布施。圣人虽用有漏心布施,因结使断了叫出世间布施。为什么?是因为圣人得了无作三昧。”)  

复次,世间檀者不净,出世间檀者清净。二种结使:一种属爱,一种属见。为二种结使所使,是为世间檀;无此二种结使,是为出世间檀。若三碍系心,是为世间檀。何以故?因缘诸法,实无吾我,而言我与彼取,是故名世间檀。

(又,世间布施不清净,出世间布施清净。有两种结使:一种属爱,一种属见。为两种结使所使,这叫世间布施;没有这两种结使,这是出世间布施。如果三碍(三碍:认为有布施的人,物,受施的人)系心,这是世间布施。为什么?因缘众法,实际上没有我,而说我给与他得到,所以叫世间布施。)

复次,我无定处,我以为彼,彼以为非,彼以为我,我以为非,以是不定故,无实我也。所施财者,从因缘合有,无有一法独可得者。如绢、如布,众缘合故成,除丝除缕,则无绢、布。

(又,我没有一定的地方,我认为的他,他认为不是他,他认为的我,我认为不是我,因为这样的不确定,没有真实的我啊。所施的财物,从因缘合有,没有一法单独可以得到的。如绢和布,由众缘合而成,如果除去丝除去缕,就不存在绢、布。)

诸法亦如是,一相无相,相常自空。人作想念,计以为有,颠倒不实,是为世间檀。心无三碍,实知法相,心不颠倒,是为出世间檀。出世间檀为圣人所称誉,世间檀圣人所不称誉。  

(一切法也是这样,是一相,就是没有相,一切相常自空。人作想念,计较认为有,这种认识颠倒不实,这是世间布施。心没有三碍,实知法相,心不颠倒,这是出世间布施。出世间布施为圣人所称誉,世间布施圣人所不称誉。)

复次,清净檀不杂诸垢,如诸法实相,是圣人所称誉;不清净,杂结使,颠倒心著,是圣人所不称誉。  

(又,清净布施不杂众垢,如一切法实相,是圣人所称誉;不清净,杂结使,颠倒心著,是圣人所不称誉。)

复次,实相智慧和合布施,是圣人所称誉;若不尔者,圣人所不称誉。

(又,实相智慧和合布施,是圣人所称誉;如果不然的话,圣人所不称誉。)

复次,不为众生,亦不为知诸法实相故施,但求脱生、老、病、死,是为声闻檀;为一切众生故施,亦为知诸法实相故施,是为诸佛菩萨檀。

(又,不为众生,也不为知道一切法实相而布施,只求脱生、老、病、死,这是成就声闻的布施;为一切众生而施,也为知道一切法实相而施,这是成就一切佛菩萨的布施。)

于诸功德不能具足,但欲得少许分,是为声闻檀;一切诸功德欲具足满,是为诸佛菩萨檀。畏老病死故施,是为声闻檀;为助佛道,为化众生,不畏老病死,是为诸佛菩萨檀。

(不能具足一切功德,只想得少许分,这是声闻布施;想具足一切功德,这是成就佛菩萨的布施。害怕老病死而施,这是成就声闻的布施;为助佛道,为化众生,不畏老病死,是成就一切佛菩萨的布施。)

是中应说菩萨本生经,如说阿婆陀那经中:昔阎浮提中有王,名婆罗婆。尔时,有婆罗门菩萨,名韦罗摩,是国王师,教王作转轮圣王法。

(这中间应说菩萨本生经,如阿婆陀那经中说:以前阎浮提中有一位国王,叫婆罗婆。那时,有一位出生在婆罗门家的菩萨,叫韦罗摩,是国王的老师,教王作转轮圣王的方法。)

韦罗摩财富无量,珍宝具足,作是思惟:

(韦罗摩财富无量,珍宝具足,作是思惟:)

人谓我为贵,财富无量,饶益众生,今正是时,应当大施。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以是之故,应行布施。

(“人们认为我尊贵,我财富无量,想饶益众生,现在正是时侯,应当大布施。富贵虽乐,一切无常,国王、贼、火、水、恶子五家所共有,使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去的快速,快于闪电的消失,人身无常,众苦聚集的地方,因为这所以应行布施。”)

如是思惟已,自作手疏,普告阎浮提诸婆罗门,及一切出家人:愿各屈德,来集我舍,欲设大施。满十二岁,饭汁行船,以酪为池,米面为山,酥油为渠,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皆令极妙,过十二岁,欲以布施。

(这样思惟后,自己亲手作疏,普告阎浮提众婆罗门,及一切出家人:愿各屈德,来集我住的地方,想设大布施。满十二年。饭汁可以行船,用酪做成池,米面堆成山,酥油为渠,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都使极妙,这样过了十二年。)

八万四千白象,犀甲金饰,络以名宝,建大金幢,四宝庄严。八万四千马,亦以犀甲金饰,四宝校络。八万四千车,皆以金、银、琉璃、玻璃、宝饰,覆以师子、虎豹之皮,若白剑婆罗宝幰杂饰,以为庄严。

(想用八万四千白象,犀甲金饰,络以名宝,建大金幢,四宝庄严。八万四千马,也用犀甲金饰,四宝校络。八万四千车,都用金、银、琉璃、玻璃、众宝装饰,覆以狮子、虎豹的皮,象杂饰的白剑婆罗宝幔,用作庄严。)

八万四千四宝床,杂色綩綖,种种茵蓐,柔软细滑,以为校饰,丹枕锦被置床两头,妙衣盛服,皆亦备有。八万四千金钵盛满银粟,银钵盛金粟,琉璃钵盛玻璃粟,玻璃钵盛琉璃粟。

(八万四千四宝床,杂色綩綖,种种蓐子,柔软细滑,作为校饰,丹枕锦被置床两头,妙衣盛服,也都备有。八万四千金钵盛满银粟,银钵盛金粟,琉璃钵盛玻璃粟,玻璃钵盛琉璃粟。)

八万四千乳牛,牛出乳一斛,金饰其甲角,衣以白毡。八万四千美女,端正福德,皆以白珠名宝缨络其身。略举其要,如是种种,不可胜记。

(八万四千头乳牛,牛出乳一斛,用金装饰它的甲角,穿以白毡。八万四千美女,端正福德,都用白珠名宝缨络装饰她的身体。略举其要,像这样种种,不可胜记,进行布施。)

尔时,婆罗婆王及八万四千小国王,并诸臣民豪杰长者,各以十万旧金钱,赠遗劝助,设此法祠。具足施已,释提婆那民来语韦罗摩菩萨,说此偈言:

那时,婆罗婆王及八万四千小国王,并众臣民豪杰长者,各用十万旧金钱,赠遗劝助,设此法祠。具足施后,释提婆那民来对韦罗摩菩萨,说此偈:)

天地难得物,能喜悦一切;

    汝今皆已得,为佛道布施!  

那时,净居众天现身而赞,说此偈:

开门大布施,汝所为者是;

    怜愍众生故,为之求佛道!

是时,诸天作是思惟:我当闭其金瓶,令水不下。所以者何?有施者,无福田故。

(这时,众天作这样的思惟:我当闭他的金瓶,使水不下。为什么?因有布施的人,没有福田。”)

是时,魔王语净居天:此诸婆罗门,皆出家持戒,清净入道,何以乃言无有福田?

(这时,魔王对净居天说:这些婆罗门,都出家持戒,清净入道,为什么说没有福田?”)

净居天言:是菩萨为佛道故布施,今此诸人皆是邪见,是故我言无有福田。

(净居天说:此菩萨为佛道而布施,今天这些人都是邪见人,所以我说没有福田。”)

魔王语天言:云何知是人为佛道故布施?

(魔王对天说:怎么知道这个人为佛道而布施?”)

是时,净居天化作婆罗门身,持金瓶,执金杖,至韦罗摩菩萨所,语言:汝大布施,难舍能舍,欲求何等?欲作转轮圣王,七宝、千子、王四天下耶?

(这时,净居天化作婆罗门的样子,手持金瓶,执金杖,到韦罗摩菩萨面前,说:你大布施,难舍能舍,想求什么?想作转轮圣王,拥有七宝、千子、王四天下吗?”)

菩萨答言:不求此事!

(菩萨答说:不求此事!”)

汝求释提婆那民,为八十那由他天女主耶?

(“你求释提婆那民,成为八十那由他天女的主人吗?”)

答言:不!

(答:不求!”)

汝求六欲天主耶?

(“你求六欲天主吗?”)

答言:不!

(答:不求!”)

汝求梵天王,主三千大千世界,为众生祖父耶?

(“你求梵天王,主三千大千世界,为众生祖父吗?”)

答言:不!

(答:不求!”)

汝欲何所求?

(“你想求什么?”)

是时,菩萨说此偈言:

(这时,菩萨说此偈:)

我求无欲处,离生老病死,

能度诸众生,求如是佛道!

化婆罗门问言:布施主,佛道难得,当大辛苦。汝心软串乐,必不能求,成办此道。如我先语转轮圣王、释提婆那民、六欲天王、梵天王,是易可得,不如求此!

(化婆罗门问:布施主,佛道难得,当大辛苦。你心软习惯享乐,必不能求,成办此道。如我前面说的转轮圣王、释提婆那民、六欲天王、梵天王,这些容易得到,不如求此!”)

菩萨答言:汝听我一心誓: 

(菩萨答说:你听我一心发誓:)

假令热铁轮,在我头上转,

一心求佛道,终不怀悔恨!

若使三恶道,人中无量苦,

一心求佛道,终不为此转!

化婆罗门言:布施主,善哉!善哉!求佛如是。便赞偈言:

化婆罗门:布施主,善哉!善哉!象这样求佛。便偈赞说:)

汝精进力大,慈愍于一切,

智慧无挂碍,成佛在不久!

是时,天雨众华,供养菩萨。诸净居天闭瓶水者,即隐不现。菩萨是时至婆罗门上座前,以金瓶行水,水闭不下。众人疑怪!此种种大施,一切具足,布施主人功德亦大,今何以故瓶水不下?

(这时,天雨众华,供养菩萨。闭瓶水的众净居天,即隐不现。菩萨这时到婆罗门上座前,用金瓶行水,水被闭下不来。众人感到疑惑奇怪!此种种大施,一切具足,布施主人的功德也大,今天为什么瓶里的水流不出来?)

菩萨自念:此非他事,将无我心不清净耶?得无施物不具足乎?何以致此?自观祠经十六种书,清净无瑕。

(菩萨心里想:这不是其他的原因,难道是我的心不清净吗?惑者是施物不具足呢?为什么会这样?自观祠经十六种书,清净无瑕。)

是时,诸天语菩萨言:汝莫疑悔!汝无不办!是诸婆罗门恶邪不净故也。即说偈言:

这时,众天对菩萨说:你不要怀疑后悔!应该做的你都做到了!因为这些婆罗门恶邪不净。即说偈语:)

是人邪见网,烦恼破正智,

离诸清净戒,唐苦堕异道! 

以是故,水闭不下。如是语已,忽然不现。  

(“因为这个原因,闭水不让下来。这样说罢,忽然不见了。)

尔时,六欲天放种种光明,照诸众会,语菩萨而说偈言:  

(那时,六欲天放种种光明,照耀众会,对菩萨而说偈语:)

恶邪海中行,不顺汝正道,

诸受施人中,无有如汝者! 

说是语已,忽然不现。是时,菩萨闻说此偈,自念:会中实自无有与我等者,水闭不下,其将为此?即说偈言:

说罢这些话,忽然不见了。这时,菩萨听说此偈,自己想道:会中真实没有与我相等的人,水闭不下,其将为此?即说偈语:)

若有十方天地中,诸有好人清净者,

我今归命稽首礼!右手执瓶灌左手,   

而自立愿我一人,应受如是大布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智度论》第十一卷 释檀相义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
无漏与无心,我们能区别清楚吗?
佚失的唐碑《新集金刚经》
众生皆有如来藏一性一乘,为何如来说有三乘?-反思 “印顺法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