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谭六谭七真的那么不堪吗 崔瑛谭派排第一吗 非也 谭派始终在谭家

谭门七代相传,可算京剧史上空前绝后第一家。有考证京剧迟家已传至八代,但真正家喻户晓的当属不唱戏的“唐僧”迟重瑞先生,从事京剧的首推余派名家迟世恭先生名头最响。迟家在艺术成就、影响力方面逊于谭家无需争辩。谭鑫培有“伶界大王”之誉,其所创“老谭派”艺术风格几乎影响了其后至今所有的老生流派,包括有些“怪腔怪调”的言派,言菊朋先生始终坚称自己是“老谭派”。

(当之无愧谭大王)

谭富英先生崛起,标志着谭派的中兴,以“新谭派”跻身四大须生之列。元寿老亦可算同代演员中文武老生第一人,其子、孙孝曾、正岩辈属谭六、谭七,在同辈演员中虽属一流,但已不是顶尖了。这也让很多喜欢谭派艺术的爱好者扼腕叹息,甚至怒其不争。

谭六、谭七真的那么不堪吗?

答案是否定的。

(谭小培谭富英父子)

这一点可从最不被谭迷看好的谭七唱段演唱中得到充分佐证。最近看了谭正岩改编的谭派老戏《鼎盛春秋》,其实这出戏原本是谭家经常上演的,自杨宝森先生唱红之后,富英先生便很少动演了,偶尔唱一回也是自《战樊城》起直接过渡到《浣纱计》,至“打五将”止,发挥文武老生靠把之长,不再唱《文昭关》一折。音配像更是直接上杨荣环先生扮演的浣纱女,差不多就是半本了。正岩也是如此,但在“子胥逃国”中新加了“催战马离故乡”大段二黄导板成套唱腔,新颖之处在于由“二黄”不设段落停顿直接切入“反二黄”,空前创举。这一段可谓谭大少继承家传谭派唱腔艺术的代表作。较好的展现了谭派质朴无华、醇厚古朴的艺术风格。

(谭正岩《鼎盛春秋》剧照)

谭家七代近200年屹立不衰,代有人才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传。甚至连女婿王又宸也是一知半解难窥门径,始终跳不出老谭派局限,传子不传婿,其他如弟子辈更是难以得授真传。

谭鑫培后老生第一把金交椅当属余叔岩,余大贤虽拜在老谭门下,得真传只有一出小戏《太平桥》,再有就是《失街亭》,还是其中的王平,不是诸葛亮。余派得以成派,一来是观摩老谭唱戏,再有就是请教诸多常年为老谭配戏的上至鼓师、琴师,下至底包、龙套,从侧面掌握谭派技艺内涵,再加上余叔岩自身的揣摩、领悟逐步建立起来的。可以说虽为师徒,余叔岩并没有直接从老谭那学到什么。

其后谭富英为谭派第二高峰,其大弟子高宝贤追随多年,终其一生也就是个二路,余者马长礼、李崇善、孙岳等能从谭师傅那学到多少“核心技术”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全面继承新谭派的只有谭元寿先生。

(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祖孙三代)

元寿老6岁首次登台,是与谭小培爷孙合作《汾河湾》,谭五爷饰演薛仁贵,元寿老饰演薛丁山,两个月后,谭富英先生上阵,再次领着儿子唱这出,不论是爷孙合作还是父子联袂,体现的都是栽培、扶持、提携之情。小培先生去世时曾孙谭孝曾时年4岁,虽未得曾祖传授,但谭富英先生耳提面命倾囊相授,对本家技艺所知所会远非外人可比。到谭元寿先生当上爷爷时,七代正岩又得到了上两代人的合力培养灌输,

这种两代培养一代的家教模式,使得谭派艺术真谛始终掌握在谭家人手中。一百多年来从未旁落。

(谭富英指导谭元寿)

随着元寿老年事已高,身处一线的孝曾、正岩父子举起谭派大旗,怎奈天赋所限,所受“戏曲学校”的培育也远非当年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严苛,难以达到当年祖上艺术成就实属必然。

正岩这一段新腔可以得出结论:

近200年的谭门渊源家学,仍掌握在孝曾父子手里。

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确实肚子里有“玩意儿”,但也就是在肚子里了,想通过嗓子表达出来实在有些难为这爷俩了不过也不必太过悲观。正如武侠小说描写的套路一般:谭家始终掌握在谭派“内功秘籍”,静待有缘人,只等后辈中出现奇才,倾囊相授之下,谭家的谭派必定迎来第三个高峰。

(谭富英先生给谭孝曾示范)

近年来,音色酷似谭富英先生的津门票友崔瑛颇受谭迷看好甚至被认为是爱好的谭派继承人。乃至毅然下海,加入重庆京剧团,又拜师元寿老。文化修养甚高的崔瑛对谭派艺术领悟较深,也下过功夫,加上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听起来确有几分当年谭富英先生的韵味。

但半路出家的崔瑛终其一生也只能是“学谭”,而不是“宗谭”。

只能唱谭家唱过的戏,新戏、新段子估计只能唱出谭派的“音”,很难唱出谭派的“韵”。换言之,谭门之外学艺者始终停留在“学唱、模仿”层面,至于如何“用谭派唱戏”则实属可望不可及

(下海谭票崔瑛)

梨园行向来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谭鑫培不肯传艺余叔岩就是例证,而到了余叔岩这里也是照方抓药,一脉相承,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调嗓都怕人偷听偷学,要等到半夜十分,前后门关闭落锁才肯开口。其实也难怪,艺术心得都是自己几十年摸索、领悟出来的,用来换饭吃的,凭什么教给你?

别说是唱戏的,就是佛祖也直接明白老实不客气地告诉取经来的唐僧:经不可轻传。三斗三升散碎黄金都说卖贱了,那还只是在舍卫国赵长春家里念一遍。

即便唐僧是他让去的,也得要点“人事”

(这图片都知道啥意思吧)

其实对这种“艺不外传”的做法,我们应该抱着理解的态度。毕竟那是人家的毕生心血。旁观者无权置喙,更不必充当“道德帝”加以指手画脚,有本事你自己一边长能耐去超过他。也不要侃侃而谈什么:传承国粹、造福人类等等老生常谈,论“老生”你还真唱不过常“谭”。

(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祖孙)

如果哪位觉得就该“打破封建保守把自己的本事传给别人”,那就命你带领本部人马,去欧美日来一趟,给他们讲讲你的这番“知识共享”大道理,凭你的三寸不烂之舌,让他们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核心机密拱手奉上,那时节“方显你是大英雄做事有才”,你做得到吗?估计你也就落个祢衡似的“死在他乡做鬼魔”。

是否掌握了流派艺术真谛,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你能否用本流派的风格唱新编的段子、剧目,或大路戏。以谭派来讲,这个本事只有谭家人能胜任,目前外人无此能力,从谭正岩这段新编唱段就足以证明谁才是谭派正宗。对崔瑛的过分迷恋,不过是寻找谭富英先生替代者的一种精神寄托,而不是对谭派的真正理解。

真正掌握了谭派艺术的内涵神韵,怎么唱都是谭派真品。否则单凭借天赋,最好的也就落个“谭派高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戏曲课堂︱京剧唱腔流派与特点(四)
【人物】京剧艺术传承人:李崇善
摘编:为京剧唱腔号脉(中)
福寿绵长 英名流传——京剧名宿谭元寿访谈录
谭派艺术渐成广陵绝唱
为什么有人说谭富英先生晚年pia音越来越严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