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银行同业业务走向何方

来源:志明看金融(ID:zhimingfinance)廖志明、朱于畋

上市股份行1Q19传统同业资产平均增速为负,但兴业银行1Q19增长显著提速。上市股份行1Q19传统同业资产占生息资产比重创近期新低,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同样有所提升。

上市股份行同业投资非标(表内)业务受强监管影响,规模仍在下降。除表内非标外,同业投资标准化资产也受到监管限制。自2017年高点以来,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连续 22 个月环比“双降”。

我们认为同业类投资规模仍将继续萎缩甚至“消亡”。监管层显然在引导银行同业业务回归最初的本源——流动性管理。银行的同业业务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兴业银行同业业务在1Q19的逆势提升,或许给出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将同业业务作为一个连接金融客户的纽带,打造业务协同板块(比如银银合作平台),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

同业业务2010-2016年期间曾是银行进行监管套利,实现跨地区扩张(城商行、农商行)的重要工具。同业业务分为传统同业业务(同业存放、同业拆出、买入返售)和同业投资。同业投资是指金融机构购买(或委托其他金融机构购买)同业金融资产(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债、次级债等在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同业金融资产)或特定目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投资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业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等)的投资行为。

伴随17年强监管的开启(“三三四十”检查),同业业务的套利空间越来越小。股份制银行曾是同业业务创新的先行者,我们尝试从股份行近期视角出发,分析近期其同业业务情况及走势。

股份行1Q19传统同业资产平均增速为负,但兴业银行1Q19增长显著提速。伴随着17年的强监管和18年同业利率的大幅下降,股份行1Q17-1Q18年同业资产平均同比增速均为负,在1H18-2H18稍微转正,1Q19同业资产平均增速为-6.08%。其中,兴业银行同业资产yoy + 75.6%(1Q18为-13.77%,2H18为13.48%)。平安、中信、民生、华夏1Q19传统同业资产增长为负,招商、浦发增速较18年末有所下降。

股份行1Q19传统同业资产占生息资产比重创近期新低。1Q19股份行传统同业资产占比为4.79%,创近年来新低。除平安、兴业、光大银行外,其他银行同业资产占比较18年末均有所下降。兴业银行作为“同业之王”,其银银合作平台合作客户为1906户(截至18年末),yoy + 43.96%。

股份行的传统同业业务已逐渐回归本源。截至1Q19,股份行同业资产的三项子类存放同业、拆放同业、买入返售占同业资产比例分别为25.29%、56.72%,17.98%。存放同业主要是满足银行之间的结算和借款需求;而目前银行拆放同业的期限基本是隔夜,主要用于流动性管理。

股份行买入返售底层资产目前以债券为主。在2014年之前买入返售科目是以票据和信托收益权为主,针对前者,银监会在2012年发布了《关于信托公司票据信托业务等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监管措施,主要是禁止票据通道业务;针对后者,银监会在2014年7号文禁止非标作为买入返售的抵押物后,逐渐演变为当下以标准债券为主的情况。

股份行同业投资非标(特定目的载体,表内)业务受强监管影响,规模仍在下降。近年来同业投资非标的通道受到全面压制,17年55号文限制银信类通道、18年2号文限制银行类通道、18年1月份证监会窗口指导限制银证类通道,几乎让同业投资非标无“路”可走。而流动性新规中新增流动性匹配率指标,非标投资面临高折算率(100%)的约束。资管新规严格限制理财产品期限错配,禁止各类资管计划投资银行的信贷资产。

股份行广义同业负债(同业负债+同业存单)占计息负债比例与表内非标投资较为正相关。股份行15-18年表内非标占总资产比例在持续下降,而广义同业负债高的股份行表内非标投资比例也高,反映了除去满足传统同业业务的必要部分外,股份行超配的同业负债主要投向非标类资产。

除表内非标外,同业投资的其他类资产(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债、次级债等在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同业金融资产)也受到监管限制。目前,银行的同业投资一般只对管理人授信,如果严格按16年42号文和18年4号的要求实行“穿透授信”,困难十分之大。如果无法穿透授信,银行需要将所有不能穿透识别的此类投资加总,用一个“匿名客户”来虚拟核算单一集中度,不超过一级净资本的15%,这一点要求对大多数银行较难达到。同业投资的其他类资产,在流动性匹配率计算时也纳入“其他投资”,面临高折算率(100%)约束。强监管造成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连续 22 个月环比“双降”,或表明同业类投资并不受监管鼓励。

流动性新规对同业投资影响显著,但正式稿对部分监管指标已有所放松。相较意见征求稿,正式稿1)新引入三个量化指标的过渡期延长;2)流动性匹配率(LMR)、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HQLAAR)计算方法适当调整。

其中,流动性覆盖率(LCR)=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LCR指标的意义在于确保资产规模2000亿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具有充足的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能够在规定的流动性压力情景下,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满足未来至少30天的流动性需求。

LCR的设计意图大约有四点:1)对商业银行短期负债和长期资产的期限错配进行限制;2)对同业业务采用了较高的现金流出系数,约束商业银行对同业资金的过渡依赖;3)对零售和批发负债也设置不同的现金流出系数,约束商业银行对短期批发融资的过渡依赖;4)体现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的承受能力,设计上分子为时点数据,分母为过程流量数据。

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流动性匹配率在2020年初达标压力较大。据我们测算(非银行内部结果),兴业银行、浦发银行18年末LMR大约为77%左右,在2020年初达到100%的压力仍然较大。

自2017年高点以来,同业理财规模和占比连续 22 个月环比“双降”。截至2018年底,全市场金融同业类产品4存续余额 1.22万亿元,同比下降2.04万亿元,降幅为62.57%,较2017年初减少5.43万亿元,降幅达81.68%;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3.80%,同比下降7.21个百分点,较2017年初下降19.08个百分点。

综上,我们认为同业类投资规模仍将继续萎缩甚至“消亡”。监管层显然在引导银行同业业务回归最初的本源——流动性管理。银行的同业业务也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兴业银行同业业务在1Q19的逆势提升,或许给出了一个选择:那就是将同业业务作为一个连接金融客户的纽带,打造业务协同板块(比如银银合作平台),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Bank资管》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原标题和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强监管下农商银行之痛!拥抱金融市场业务,还是回归传统业务?
2017银行监管动向
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冲击波
胡晓炼:银行同业业务激增加剧存款波动 扰动M2
严管资金空转(下)
郭树清给银行信用风险下猛药 委外资金陷赎回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