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师名人最后都会选择出家呢?
既然问了李叔同,就说李叔同吧。

  李叔同,惊才绝艳,少年风流。他写过一句诗,说自己“二十文章惊海内”,充满少年人的自信和骄傲。

  弘一法师,芒鞋竹杖,云游苦行,持戒守律,护生弘法,终成一代高僧,赢得所有人的景仰。

  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同一个人。

  李叔同是怎么变成弘一法师的?

  他怎么会想到去当和尚呢?

  其实起因很简单。有一次,他做了一件现在很流行的事:轻断食。断食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朋友介绍他去了虎跑寺。他在那里住了三个学期,断食了十七天。

  他很喜欢虎跑寺的氛围,之后又去了几回。

  慢慢的,出家的念头在他心里萌发,之后越来越坚定。

  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三十八岁的他告别了任教六年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正式出家。

  李叔同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弘一法师。

  那家人怎么办?

  既然出家,那就只有斩断尘缘。

  天津的原配夫人平静地接受了事实。上海的日本夫人不能理解,拉上他的一个上海朋友赶来,面对面问他,日本的和尚可以成家,为什么中国的不行?

  弘一法师耐心劝慰。他把自己的手表交给妻子,当做留念。然后驾舟而去,头也不回。

  日本夫人终于知道事情无可挽回,大哭一场,自己回了日本。

  李叔同遁入空门,这件事在当时的文艺界也引起了轰动。都说他是受了什么刺激,有的说因为破产,有的说因为失恋。

  他到底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我对宗教没有弘一法师那样的信仰,所以没法做出很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我理解,这种情感是不能用世俗的价值观去评判的。

  丰子恺就说过,人生就像三层楼,满足物质生活的人安心地在第一层里住,满足精神生活的人在第二层自得其乐,如果想追求灵魂生活,只有登上第三层了。李叔同脚力大,在第一、第二层都活得很光彩,必定是要向第三层走的。

  深以为然。

  所以说,有人出家是消极,是遁世,是悲观。但弘一法师出家,是追求人生更大的价值。

  这是人生的升华,也是人格的圆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在李叔同《送别》的歌声里,我已忧伤了101年。
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下)
一曲送别觅知音,双手合掌别娇妻,李叔同的悲喜人生
前半生风流才子,后半生一代高僧,他一生风云变幻,临终仅留4字发人深省
一个人最好的活法:上半生拿得起,下半生放得下
弘一法师:人生最顶级的活法,说穿了就四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