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为梅兰芳戏迷的夏承焘先生;写在公众号两千粉丝后。

读《夏承焘日记全编》,见其一九五六年十月有关于梅兰芳的数条记载,知其为梅兰芳戏迷,录存于此,聊作谈助。

〔十月十七日〕:……夕與婦往人民大會堂看梅蘭芳演《奇雙會》,十一時半歸。此君真伶中之聖,三十年前在北京看其演《虹霓關》、《醉酒》諸劇,至今風度無異。體比前稍胖而已。最難得者享大名如此之久,而對藝事仍一絲不懈,此足爲學人楷模矣。梅君來杭演出,今夕爲第三場,票極難買。政協會爲予購得一張,心叔以教課不能去,送一張與予婦。予坐第二排,看得極清楚。

从中可知梅兰芳先生1956年曾在杭州演《奇雙會》,1926年在北京演《虹霓关》、《醉酒》。夏先生盛赞其对艺术一丝不懈的认真精神,以为足为学人楷模,可见夏先生常存见贤思齐之心,此亦其能成大家之一因。

〔十月十九日〕午雨。晨偕婦乘校車往人民大會堂,參加魯迅先生逝世二十年紀念會。到會一二千人,主席團到者有馬湛翁、張冷僧、王國松、陳立、梅蘭芳、蓋叫天等十餘人,予與梅、蓋二君並坐,與蓋約下星期一偕諸研究生往訪。寫三十年前所作在北京看梅演《虹霓關》後小詩示梅,詩云:“散場人問意何如,白也一言最起予。我看畹華惟俯首,一辭不贊聖人書。”予問梅是否與毛主席同齡。此十年前聞之吴湖帆者。梅謂“毛主席生癸巳,今年六十五;我生甲午,今年六十四”。予怪其無一絲白髮,梅自謂“老了老了”,謂看不出予已五十七歲。

从此则可见三十年前梅兰芳在京亦演《虹霓关》之时夏先生当时即被其折服,且有诗赞之。换言之,夏先生可算是梅兰芳先生三十年的老粉了。

现在追星的节奏感觉比之前快多了,路转粉、粉转黑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这不禁让我想到木心的《从前慢》:“从前车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此,有必要感谢下一直陪伴着我公众号的老粉。从“翟公写作的地方”,到“翟公子和他的朋友们写作的地方”,到“贈雲樓”,再到“一个语文老师的自我修养”,再到“一个读书人的自我修养”······,从大学,到毕业,到工作,再到辞职考研,再到没考上接着工作,再到继续考研,再到考上研······从只有一个关注,到有100个关注,再到有五百个关注,一千个关注,两千个关注······真的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长到留给我大器晚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同理留给这个号大号晚成的时间也不多了。

这些年一直过得不是很顺,考研磕磕绊绊,考了近四年,比读研还多一年;做公众号近六年,可能和别人做一个月差不多。推而言之,活了二十多年,也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小时候读书,看到“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会想着以后也要做一件得意的事,这样自我介绍的时候就可以加个响亮的头衔,现在看来,只能加个2008年感动中国特别奖获得者了。

2019年考研复旦时,坐飞机回家的路上,我有一种人生即将起飞的错觉,那天下了点下雨。我想的最多的就是“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后来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毒打后,我发现,我的人生没有起飞的选项。只能靠自己一步步的往前走,有力气的时候可以跑几步,累了就走慢点,只要是前进的就好。有方向的前进,哪怕慢也是一种幸福的事。就像坚持考了四年研后,还是成为一名研究生,过程虽然漫长,也有一些痛苦,但事到如今,也能介绍。也像这个号虽然一直不温不火,但我一直坚持在做,粉丝长远来看,也一直在缓慢增加,在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极有可能会达到五千粉丝。虽然不足以令人踌躇满志,但还是值得展望一下的。

接下来说说我接下来想做什么吧。首先,我读研期间,最核心的任务,是打算写三部书稿。原定计划是《人大园作业稿》,把自己选的每门课的作业札记等汇编成书;一部是《人大园诗词稿》,坚持每天写一首诗或者词,三年后有一千多首,汇编成一书,留下自己在人大读研的生活史、学习史以及心灵史,质量虽然不高,但正如钱钟书所说“只为情真不忍删,重读如将旧梦温”,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还有一部就是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稿,论文稿会比正式论文多一些学术之外的东西,稍微杂或者说丰富一些。

后面因为一些原因,我于10月22日停止我的诗词创作,这样,来人大后大概坚持每天写诗三十二天,得诗四五十首的样子。不无遗憾,也不无收获,至少感觉不写诗了精力更多,《作业稿》和《论文稿》的质量肯定也会更高。但是,鉴于人大园三稿的名字比较好听,所以只好把我的读书笔记再整理一部分出来,编为《人大园钞书稿》,凑成三部。

这样,我将来成翟教授之后,可以用这些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努力读书。将来我成了大师之后,这三部稿也许还会不断被后人研究。这样,我在人大的读研生活、或者我生前虽然很寂寞,但毕业后、死后,能不断被人讨论。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有预感,这三部书稿里,会有一篇我自己很满意的文章。所谓“人大园三稿,得意处唯在XX一篇”。假如十分满意的话,那就打印四份,签上名,送给我们宿舍人一人一份,不对是三份,我自己就不用送了;假如百分满意,就打印五百份,签上名,放在我们学院门卫那,我们院每个人送一份。假如千分满意,就打印两千份,学校东门、西门各放一千份送给过往校友,先到先得。

说完了我读研期间要做的事之后,再说一下我的公众号要发的东西。我的公众号最近发的东西,大抵都是我读的一些东西。我读的东西大抵是因为我选两相关的课程,或在做相关的研究。比如我选了陶渊明研究的课,所以发了一些陶渊明的东西,选了四库的课,所以发了一些四库的东西,选了目录学的课,所以也发了一些目录学的东西,大抵如此。所以这个公众号虽然名字还是“一个读书人的自我修养”,但其实质,已经从我考研期间的“一个考研人的自我修养”,变成了“一个研究生的自我修养”。曾几何时,我甚至想把公众号的名字改为“陪老翟度过漫长的读研时光”,后来嫌麻烦也就没改。在此,特别感谢一下陪老翟度过漫长而又短暂的读研时光的两千多个粉丝。

以上便是我在公众号2000粉丝后及读研后想说的一些心里话。想写的时候是在公众号刚两千粉丝时,拖了一段时间,动笔时是2197个粉丝,写到这里已经2198个粉丝了,颇有趣。最后再分享首歌。

共同渡过 音乐: 张国荣 - Summer Romance

言归正传,接着看夏先生的日记:

〔十月二十日〕……前日心叔過談梅蘭芳,謂其難得處,一在能養,全劇聲調均匀;一在生平僅琢磨五六齣名劇不似尚小雲諸人演《峨嵋酒家》等。此皆可爲學人楷模者。九時枕上聽梅蘭芳唱《貴妃醉酒》。

这是夏先生和朋友聊天中的梅兰芳。夏先生同样从中看到了可为学人楷模的地方。同样,我感觉我读研一定要琢磨经典上下功夫,不能把时间浪费太多在读一些非经典的书上。读研究生,核心要义还是在读,读的关键还是读什么,怎么读。

现在是九点五十七,图书馆已经响起了闭馆音乐,我要说的话也说完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珮瑜:一个“不务正业”的著名京剧演员
纪念夏承焘、吴鹭山先生
夏承焘集
戏迷频道| 梅兰芳唱的《苏三起解》,不愧为大师!
美文欣赏:虚心使人进步
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为何死不原谅李玉刚:李是借梅派艺术在炒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