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律→七律→七绝?林黛玉说这才是打开唐诗的正确方式
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的情节里,香菱跟林黛玉学作诗,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阻止她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接来下,林黛玉介绍了一种唐诗的阅读顺序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风靡华语世界的“红楼梦”名师、台湾大学欧丽娟教你读懂《红楼梦》一百九十余首诗词曲赋、联句、谜语。

一 跟着林黛玉学诗
从这段话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分梳出以下几个重点:
其一,林黛玉教香菱先花费一年的工夫,肚子里贮备盛唐王维之五律、杜甫之七律、李白之七绝,以及六朝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总共至少五百首的诗歌作品,然后就可以成为“诗翁”,整个过程有如扬雄“观书于石室,如是后一岁”的再现。
其二,林黛玉为香菱所规划的学习进程,是以盛唐李白、杜甫、王维和六朝陶谢等人为研摹对象,其潜在的意义也是“取法乎上”之原则与正统主义的翻版。因而当香菱表示喜欢宋代诗人陆游“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诗句时,林黛玉便立刻加以当头棒喝。这岂非又是严羽所谓“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的同义语?
于是当香菱在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忍不住技痒而破天荒写下第一首《咏月》诗时,却因为“措词不雅”而成为败笔,林黛玉剖示其原因即是“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这正印证了传统诗论中“多读熟参”的重要性。
后来香菱之专注已至“诸事不顾”“茶饭无心,坐卧不定”“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斜视”的地步,时时刻刻“满心中还是想诗”,以至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遂忍不住以“真是诗魔”“这诚心都通了仙了”来形容她。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这八句也就是被众人赞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的第三首《咏月》诗。以上的这一段描述,又岂非恰恰是吕居仁所谓“专意此事,未尝少忘胸中,故能遇事有得,遂造神妙”的具体演出?

二 由盛唐到六朝的逆向反溯
较特别的是,林黛玉以盛唐的王维、李白、杜甫与汉魏六朝诗人为学诗之正道,虽然也是本于传统诗论中传承已久的正统主义,但却不完全是谢榛所主张的“诗必盛唐”的看法,因为它增加了六朝诗以为取资的范畴,而更丰富文思之皋壤;此外也不同于严羽、朱庭珍等诗论家随历史时间依序“从上做下”顺向建构而成的谱系,因为其进程似乎与严羽所构想的恰恰反其道而行,形成由盛唐回返六朝的逆向反溯:
(盛唐)王维五律→杜甫七律→李白七绝→六朝诗人
在林黛玉这段话中,建议优先熟读熟参的王维、杜甫、李白三人都属于盛唐诗人,以盛唐为诗歌极致的看法十分明显;而逆向反溯六朝诗人时,除了严羽所推崇的魏晋诗人如陶渊明、应玚、阮籍之外,又增加谢灵运、庾信、鲍照这些南朝作家,范围实更加开阔。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样一种由盛唐逆向反溯六朝的功夫体系,其宗旨乃是以“盛唐”为主、以“汉魏六朝”为辅,虽然主从之关系与严羽“从上做下”之见解有异,大体上却依然无碍于严羽所谓“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的范围,同时也符合谢榛所持“大道乃盛唐诸公之所共由者”的看法,应即是调和传统诗论的结果。
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这些被摹取效法的诗人各有其最为优擅的诗歌体裁,而诗人与诗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究竟如何?至于取王维之五律、杜甫之七律、李白之七绝以为典范,其中之道理又安在?还有,除了所学习的对象有其顺列之外,对学诗者而言,不同的诗歌体裁所具备的特性与创作的难易程度亦各自有别,如何建构循序渐进的步骤,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
三、学诗先从五律起
一般而言,取法盛唐时多以李、杜为优先,而此处林黛玉则拔擢王维之五律居冠,其中实大有深意在焉。诗论家以王维之五律为最优者,历来固不乏其人,以清代为例:

 五言律杜老固属圣境,而王、孟确是正锋。
  盛唐人诗固无体不妙,而尤以五言律为最。此体中又当以王、孟为最,以禅家妙语论诗者,正在此耳。

因此这里将五律系诸王维,就清楚反映了清代某些诗评家的看法。然而,《红楼梦》在学诗进程中将王维的五律诗列为第一优先,其关键还是因为对曹雪芹而言,诗歌艺术所追求的审美价值,主要乃是聚焦在诗歌“逼真如画”的感发效果上,而向来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脍炙人口的王维,便因为能够透过文字去创造出绘画艺术所特有的逼真之感而独步诗坛,因此之故,王维的五言诗便在这个目标之下具备了典范的意义,这才是为什么在《红楼梦》中这段有关诗学观念最重要的情节里,林黛玉以王维五律为入门之优先者,而香菱用以阐述其所领略感悟之诗歌滋味时,也只举王维五言诗的真正原因。
另外,若就以五律为学诗者优先入门的排序而言,其实根本上还更有来自诗学原理的客观因素。诗论家曾指出:“诗有古今诸体,初学未能遍攻,当先自近体始。”这种初学者应从近体诗入门的主张,是因为近体律诗之创作要求十分严谨,从字句数目、平仄用韵、对偶骈俪到章法安排等皆有法度可循,如此虽不能一步登天,却可以从规矩中一步步揣摩研习,而逐渐登堂入室,即使精彩不足、挥洒不开,至少还可以求得间架健全而四平八稳;反倒是形式自由的古体诗,由于其表现手法之纵横蔓衍、变化多端,往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无法归纳出一个足供度人金针的学习法度,因此反而不容易掌握其分寸所在,“自由”反倒成为平庸的助力。故于学诗之进程上,律诗当先于古诗。

三、七律为学诗之进阶
而律诗中又包括五律和七律。相较而言,五律的体式不比七律的森密精严,一句五字的格度本质上即比较容易驾驭,而且五律诗在历史上被试验发展的时间也久远得多,其质与量都是诗歌之最,典范既森罗在前,自有利于观摩取法,因此诗论家便认定:“学诗须从五律起。”而五律也就成为入门者的最佳取径。
不过此处应补充说明的是,除了这个来自客观层面的考虑之外,《红楼梦》中将五律列为学诗时第一优先之门类,其实还受到一个极为特别的主观因素的影响,那就是为香菱担任指导老师的林黛玉本身即对五律有所偏好,如后来与史湘云于凹晶馆联诗时,林黛玉便提议说:“咱两个都爱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罢。”(第七十六回)
这两位以诗才夺人者既然都爱五言,理应对五律也最为深造有得,因此在规划诗学进程时以之为传授指点的优先选择,自也合于人情之常。于是乎,在主客观条件的双重凑泊之下,以五言律为观摩习作的初阶,便十分顺理成章了。
五律之后接下来以七律为学诗之进阶,其实也是诗史上诗论家的共识。这是因为七律原本就是在五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来的成果,是将五言的格律与句构再深化的精致艺术,一旦娴熟了五律之后,七律的廊庙即已在望,其间之发展可谓顺势而至。而杜甫的七律诗自宋代王安石以来即被奉为圣品。所以初学者揣摩研习一两百首杜甫的七律,自然是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也是探骊得珠、深得个中三昧的最佳快捷方式。

五、七绝作为学唐诗的终极阶段
至于七绝,在传统诗论中向来即以李白之作最受称道,显然地,由于七绝之体制篇幅短小,不但缺乏纵横蔓衍、倾泄无遗的开阔空间,即连起承转合的余裕亦不可多得,因此更需要涵蓄蕴藉的表现手法,所谓:“七绝至境,须要诗中有魂,‘入神’二字,未足形容其妙。……缘落笔朦胧缥缈,其来无端,其去无际故也。”既然落笔时是“朦胧缥缈”而无从捉摸,因此如何在收放之间拿捏分寸,使之语近情遥、言短意长,就不是规矩法度所能指导,从而学诗者也不容易参透其中奥妙;唯有在诗歌造诣逐渐臻于游刃自如之时,才能品察其神髓而剪裁合度。
如此一来,将七绝置之于学习进程的终极阶段,固其宜也。如此更需以被称为“有唐绝唱”而“字字神境,篇篇神物”的李白七言绝句作为参酌取法的对象,以深造其中堂奥。
我们发现曹雪芹与绝大部分的诗论家一样,在培养第一义的正法眼识的观念下,都选择了登峰造极的盛唐诗为熟参研阅的优先对象,形成了务高尚极的现象。此外,若抽离所涉及之诗人如王维、李白、杜甫等这些的具体对象,而只就对诗歌体裁的安排脉络来看,林黛玉所建议的“五律→ 七律→ 七绝”这样一个进阶的程序,则是十分合乎由易入难、充而后截的渐进式理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格律与写作」 五言绝句(上)
(1)“十大绝句、十大律诗”的排名
唐朝排名前10的诗人,每人一首经典五绝排行榜,哪首能排第一?
说走就走带上唐诗 之十《渭城朝雨灞陵伤别》 文化抚顺
从应制和应试谈元春省亲诗
蒋寅|海内论诗有正宗 姬传身在最高峰——姚鼐诗学品格与渊源刍论(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