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神之歌》54 模范炮兵连 英名天下传
userphoto

2023.08.01 江苏

关注


庆祝建军96周年

向战友们致以节日问候


炮兵第九师在锡战友

庆八一联谊活动剪影

(点击画面中心播放视频)

第54期

模范炮兵连

英名天下传

炮九师十六团四连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济南战役时,四连冒着密集的枪炮,把火炮推至城门口,用直瞄射击的方式炸开城门,为部队打开了胜利的通道。在朝鲜战场上,英勇顽强、战功赫赫,配属27军首战全歼美军王牌—— “北极熊团”。

随部队赴滇参战,四连是全师部队中作战时间最长的连队之一。浴血南疆一年间,他们执行射击任务73次,发射炮弹2192发,击毁越军火炮12门、汽车2辆、引燃油料库1座、摧毁观察所一处,毙敌50余名……也是全师部队中遭敌炮击最多、代价最小、战果最大的连队之一,被昆明军区授予“模范炮兵连”荣誉称号。


服从命令
向钢钉一样钉在战位

四连的炮阵地在交趾城第四道班旁,这里便于发扬火力,装备的130加农炮能够控制整个战场正面。但这里是一处非常危险的暴露阵地,天气晴朗时,居高临下的越军能够清楚的看到我军的一举一动。炮阵地周边500米范围内,部署着步兵的榴弹炮营、昆明军区的情报站、边防团等9家单位,一直是越军炮击的重点区域。先期使用这个阵地的炮兵连,不到一个月时间,3人牺牲,5人重伤,10多人轻伤,随即转移了阵地。


四连的观察所,开设在“八十年代的上甘岭”——1175.4高地,也是越军炮击的重点区域,先后遭越军炮击300多次,200米范围内落弹1400余发。四连设在偏马和双河地的2个线路维护哨,也多次被越军炮火击中,借住的民房被炸平,先后5顶帐篷穿了60多个窟窿,打断了2根帐篷杆,损毁数十件装备物资和被装物品。


四连坚决服从上级命令,像钢钉一样,牢牢钉在上级指定的战位上。
为了尽最大努力保护官兵,副连长孙如祥带领干部骨干,反复查看了炮阵地上的135个弹坑,对每个弹坑的直径,及飞来的方向、下落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越军炮弹大多数来自方位23-00的清水方向,弹种为 152 加榴炮弹,落角都在50°左右。
孙副连长和一排长庞超英、二排长蒋毅使用方向盘,对每个工事与敌人炮击方向的遮蔽角进行测定,小于50°的工事除个别不宜变动外,全部改到越军炮火的死角位置。
四班的人员掩体,原修筑在炮位右后方25米处的一个水源点旁,仰角45°,改到炮位左侧15米处重建。一班的人员掩体与前方遮蔽物的仰角只有38°,但换到别处又不利于迅速投入战斗。于是官兵们苦干3昼夜,在原工事里套筑工事,全班9个人,人人手上都磨出了6、7个血泡,修成了一个长4米、宽2米、深5米,顶上有两层各1.5米硬土覆盖的楼式工事。工事修成的第三天,1发152加榴炮弹直接命中工事,周围3、4米处落弹12发,外层工事被炸毁,但里层工事完好,人员安然无恙。

四连指导员彭启宣带领大家加固工事

1984年7月底,连长华岩锋带领指挥分队转移到偏马开设观察所。这里距越军只有200米,地形暴露。华连长和同志们借黄昏、晨雾和夜暗,连干8个晚上和两个通宵。8名同志用脸盆、麻袋运土10多吨,在敌人眼皮底下,筑起了能经住越军大口径火炮轰击的工事。1.15战斗中,观察所周边10来米的地方先后落弹50多发,观察人员和武器器材无一损伤。
四连先后5次对炮阵地的工事进行大规模加固改造,修成了4个高标准的火炮掩体、8个弹药所、12个人员掩体、45个猫耳洞、1500米交通壕,开挖土石方2600多立方米,在越军炮击的中心区,建成了一个能打、能藏、能生活的钢铁阵地。


英勇战斗
舍生忘死中克敌制敌

四连75%的同志是1984年入伍的新战士,还有一些上阵前调入的老兵新炮手,有些并不熟悉本职技能。面对未经临战训练就直接开赴战场的特殊情况,连队党支部把尽快提升官兵军事技能摆上第一位置,号召官兵革命加拼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行家里手。
一班长常百富,上阵第二天,就到炮五团的神炮八连取经,提出了改革弹药放置、炮手分工、搬药筒方式等五个措施。四班班长张云鹏,经过一周的反复摸索,革新了取密封盖、变换装药等四项操作方法。全连官兵革新了8件操作器材,13道作业程序,大大提高了作业精度和速度。仅用一个半月,96%的同志达到了全能。团先后两次在四连召开现场会。


1984年8月15日,四连奉命首次单独射击,摧毁越军105 榴弹炮2门。1985年1月2日,一、四班长因病无法参加战斗,一班新战士章明和四班副班长严才高,分别代替班长指挥,发射炮弹108发,摧毁敌火炮4门。
在营编成内的71次射击,四连都以炮火反应快、集火好,受到上级好评。
1985年1月18日9时39分,全营以4发急促射,拦截企图逃跑的两门越军火箭炮。四连仅用了25秒,在全营率先打出了第一群炮弹,切断了越军的退路。紧接着,全营火炮齐鸣,一举摧毁这两门火箭炮。


侦察班计算员计伟,军事技术过硬,作为骨干从一连调入。边防十五团炮五连转隶二营指挥后,出现战斗减员,计伟奉命加强炮五连侦察班,出色的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1984年10月19日,计伟在偏马执行战斗任务时,不幸被炸起的石头击中头部,献出了20岁的年轻生命。团党委给计伟烈士追记了三等功。

计伟烈士(左一)生前最后一次和战友合影

由于四连的炮火快、准、猛,越军对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扬言要不惜一切代价,摧毁该连的阵地,对打也就成了双方作战的重要形式。
四连的官兵,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先后18次与越军对打,有敌藏我打、敌打我藏的“拉锯战”;也有同时发射、炮弹在空中交会飞行的“对抗战”。短的几分钟,长的达十几个小时。四连在对打中拼搏,在对打中称雄。
1984年11月28日6时30分,技侦侦听到清水方向的越军152加榴炮营企图袭击四连,上级命令四连立即开炮。

侦察班战士周斌(左)、姜道德在前线

解除夜间战斗值班任务后,正在熟睡的干部战士闻令而起,有的光着脚,有的光着背,还有的拖着生病的身驱,冲向炮位。30秒后,四连先敌开火,首群覆盖目标,击毁越军火炮1门,刚打出首发炮弹的越军,被吓得逃回了工事。
越军不甘失败,改由朗首炮兵向四连射击,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来,硝烟弥漫。先后7发炮弹落在离炮位40余米处,弹片、石块、泥土横飞,砸得四周噼里啪啦乱响,帐篷被穿了十几个窟窿。官兵们全然不顾,把炮口对准了正在发射的敌炮,与之对打。



一班副班长王佩杰,装填时右手手臂脱臼,就用左手装填;战士陈洪亮装填时,右手无名指被卡在炮膛里,他咬牙把手指拉出来,整片指甲被炮膛“咬”掉了,鲜血直流,痛得钻心,他简单包扎一下,又投入了战斗。
二班副班长李新民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痛得直不起身,班长让他休息,他硬爬了15米赶到炮位,站不起来,就爬地上开炮弹箱,擦炮弹上的密封油,直到昏倒在地。

二班副班长李新民在前线

因为抢速度,躲避不及,炮手肖建芳、田春旺被火炮后喷气浪掀出去6米多远,内脏受震,呕吐不止,仍然坚持战斗……
激战中,二炮的阵地通话器震哑了,通往三炮、四炮的通信线路被炮弹炸断了。
阵地上的4名干部置生死于不顾,跃出防护工事。孙副连长站在阵地指挥所外下达射击口令;彭指导员站在阵地指挥所与四炮之间传诵口令,一排长庞超英站在阵地指挥所与二炮之间传诵口令,二排长蒋毅阵地指挥所与三炮之间传诵口令……
激战十多分钟,四连发射炮弹100多发,越军的炮火终于被压制住了。


生死相依
战火中铸就英雄集体

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士,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是四连干部的自觉行动。全连8名干部,冒着生命危险救护战士13人次。炮阵地上的通话器材被炸坏22次,每次都是干部站在炮火中传递口令。在300多次防炮中,总是按战士、班长、干部顺序进洞。战士进洞后,干部逐个检查隐蔽情况,然后守在洞口。
一天上午,四连附近的步兵榴弹炮向越军射击,按照规律,越军必然要反扑。孙副连长当机立断,组织防炮。当发现战士桂友富、吴孝成的防炮洞,因雨后洞口塌方不安全时,安排他俩立即转移。人刚离开,越军的炮弹就在他俩原来的防炮洞旁爆炸,弹片钻进洞内,把里面打得像蜂窝。桂友富感激地说:'要不是孙副连长心细,我们两个就报销啦!'

四连指导员彭启宣(左)、二营副营长过生贤(中)、四连副连长孙如祥在前线

1984年11月19日下午6时,连长华岩峰与侦察班长王炳福正在测定越军炮阵地时,前面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导弹发射声。华连长把王炳福拦腰一抱,一个'鲤鱼打滚',翻到壕沟里,扑在王炳福身上。一枚萨格尔导弹从他俩刚才站立的地方穿过,在他们身后十几米的陡坡上爆炸了,弹片掀起的泥土、碎石几乎把他俩埋了起来,但由于防备及时,两人没有损伤。
1984年12月21日,四连线路维护哨遭越军炮击,通信线路被炸断30余处,维护哨借住的民房被直接命中炸塌,正在值机的电话员殷现标被炸倒的墙压在下面,昏了过去,窗框压在头部。

电话班战士钱卫明在前线

带人外出查线的副指导员吕迎新,电话班长闫金中、副班长周怀山,电话员王有章、童卫生、胡纪勤、钱卫明的冒着炮火赶回,把殷现标扒了出来,长时间被压,殷现标两腿失去了知觉。
他们一组负责伤员救治、扑灭余火、抢救装备物资和被装物资;一组负责抢通电话线路。闫班长拉着钱卫明,抢先一步冲入炮火中,舍生忘死,在炮火下迅速接通了30余处断线,保证了通信线路的畅通。


副指导员吕迎新(左)带领的四连线路维护哨,给了兄弟部队很多的帮助和支持。炮三团政委盛发清(中)带领干事陈东敏(右)专程前往四连维护哨慰问致谢

下午三时,闻讯赶来的彭指导员,得知清晨就外出查线的电话兵们尚没未吃饭,而维护哨贮存的食品全被炸毁,马上跑到友邻部队借来大米,亲自烧饭给战士们吃。
线路维护哨处于交通要道,过往的战友临时就餐多,伙食费超支,吕副指导员用自己的工资给维护哨买菜;彭指导员得知后,拿出自己准备寄给母亲治病的50元钱,用于购买主副食;华连长、指挥排长黄洪兵和观察所的战友们商量,从自己伙食费中,抠出120元送给维护哨。电话兵们直掉眼泪:和这样的领导、战友一起打仗,死了也甘心!


1984年11月28日7时30分,越军当天第三次炮击四连,一枚已经启封的药筒被击中起火。
火炮发射药燃烧速度快、温度高。瞬间,便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封住了弹药所的门。现场温度已达130多度,很快,弹药所室内温度将上升到290度,存放的114发炮弹就会引爆,周边三个弹药所的413发炮弹也将被引爆。
一旦500余发大口径炮弹被引爆,方圆数百米范围内将彻底毁灭,阵地上42名干部、战士和全部武器装备将葬身火海,后果不堪设想!


火光就是命令!彭指导员、孙副连长、庞排长、蒋排长率先冲向着火点,二班长徐广金,战士潘公才、李军安、徐兆军……紧跟其后。
官兵们拼了命的扑打,泼水、踩火……副连长的皮鞋烧糊了,庞排长的眉毛、胡子、头发烧着了,三班长张小楠被浓烟呛得说不出话来……
越军看到我炮阵地起火,落下的炮弹更密集了。
危急关头,副教导员耿孝才带营阵地指挥所的战友,冒着密集的炮火赶来增援。
耿副教导员率先冲入火海转移弹药,用舍生忘死的行动,进一步激发了官兵们拼搏牺牲精神……
经过十几分钟的激战,大火扑灭了,弹药保住了,一场重大伤亡避免了。



全连干部战士在战火中生死相依,紧密团结,凝聚成一个钢铁集体。全连有5名战士被未婚妻“吹灯”,7名同志家庭遇到较大困难,没有一个闹情绪。
指挥分队先后8次转移观察所,冒炮火捕捉目标80多个,保障射击5次,圆满完成了任务。电话班冒炮火查线290多人次,保证了线路畅通。炊事班两次遭炮击,打坏行军锅两口,始终保证了菜熟饭香;司务长邢海华带领炊事班多次主动参加战斗,协助炮手操炮25人次,卸炮弹130多发。
全连官兵齐心协力,用钢铁般的意志,铸就了钢铁般的阵地,树起了“模范炮兵连”的光辉旗帜!



本文由江水根据陶海生、王要武、俞坚《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和谈学华、耿孝才、吕迎新的《战场日记》整理




诗词作品
我爱老山的云
我爱老山的云,
早晨,它像一块金,
把光明和希望,
带给英雄的战神。

我爱老山的云,
中午,它像一顶伞,
挡住赤日毒炎,
为戌边的战士遮荫。

我爱老山的云,
黄昏,它像一团锦,
把世上一切圣洁和美好,
奉送给最勇敢的人。

作者:陈银伟
摘自沈俊然提供的炮三团《战地诗抄》


美术作品
《克敌之后
作者:徐波

摄影作品
《光荣时刻》


作者:梅锦春
参战时为炮九师政治部摄像员

梅锦春在前线



传颂战神奇迹,弘扬老山精神;

重温战火岁月,讲述战斗故事;

追忆将士风采,讴歌英雄事迹;

续写战友情谊,再铸铁血军魂。

战 神 之 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1年,一新兵战士私自朝着敌阵地开了一炮,连长大怒,要将他军
我 的 参 战 历 程
老山轮战(12)——生死兄弟
志愿军伤亡人数与日俱增,彭德怀点名此人来朝鲜战场,扭转了局势
“猫耳洞”的回忆
[原创]回忆我参战点点滴谪[1] – 铁血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