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们生病了,症状不一样?

 前几期小郎中谈了中医是治病的人,是根据每一个人的体质和发病症状判断属于中医的什么证,辨证论治,处方用药。这就是清代医家钱潢曾提到“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因发知受,发则可辨”。其意思就是说,出现了外感病,不知道他是有什么邪气导致的,只要它发作表现出症状了,我们就能通过四诊合参的方式判断出他是什么证,根据这种证去用药,以求方证相应、药证相应。

    清代有一部官方的医学著作《医宗金鉴》,这部书是当时的中医教科书,是国家颁布的,学中医的人都要学习,而且考试也是考这里面的内容,小郎中几年前曾看到过清末和民国初期的中医“科举”的试题,难度很大,都是对经典的理解、方药的理解与背诵、针灸的理解和穴位的选择,小郎中估计考可能考不及格,惭愧啊!

    书归正传,在《医宗金鉴》上有这么一段话“六气之邪,感人虽同,人受之而生病各异者,何也?盖以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是以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譬诸水火,水盛则火灭,火盛则水耗。"

 这里提到了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是想说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虽然感受了一样的邪气,但是作用于人体,人体对其的反应不一样,因此表现出的症状就不同。这就像同样是一个人,遇到一件让人生气的事,有的人表现出发怒,有的人就隐而不发,有的人会饮食暴增,有的人会不欲饮食,甚至有的人会因此精神错乱等等。例如同在一个办公室的人感冒了,有的人发高热,有的人怕冷不发热,有的人浑身酸痛,有的人咳嗽不止,甚至还有的人拉肚子等等,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对于同一种疾病每个人对疾病的反应程度不同,表现出的症状就不同。其根本就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这就提示中医治病要个体化用药。根据不同表现选择不同方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近门诊上,这个药用疯了!!!
新冠是寒湿疫吗?
漫话生姜
360doc个人图书馆
中医的分证论治,让你远离简单的“对症下药”,比如一个头痛症状,不是简单的止痛,而是分十多种证型,各有各的用药!
中医不是慢郎中,用药对症一剂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