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嬗变多方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227)


《挥麈寡言》论游载道医家,以《伤寒论》为背景,写有若干小札,其中谓麻杏石甘汤能嬗变成数方,去石膏名还魂汤,治支气管哮喘、肾炎眼睑水肿;去杏仁名双解汤,治感冒身热无汗、气喘发烧;去麻黄名宣化汤,治肺火咳嗽、体温升高;加桑白皮名涤饮汤,治上焦积热、吐痰量多。真乃雨龙变化,令人雷震窍开。并说小青龙汤分作两方,一为麻黄、桂枝、甘草,治风寒外袭发汗解表,称开腠理汤;二即半夏、白芍、干姜、细辛、五味子,治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称保华盖汤,都有如影随形的效果。

经方值得提倡

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很多助益,除了解流行热证和常见杂病早期记录,还能知晓后世方剂大都属二书的衍化与演变方,如胃苓汤为五苓散加味,逍遥散由小柴胡汤转来,不仅如此,至今仍有开原始方者,如理中丸、白虎汤、小青龙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当归芍药散、胶艾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小建中汤、大黄䗪虫丸、白头翁汤、茵陈蒿汤、肾气丸、麻杏石甘汤、葛根汤、小陷胸汤、大承气汤、四逆汤、乌梅丸、旋覆代赭汤。经方优点较多,单刀直入,见效快,易于掌握,具有验、便、廉三大特色,药源广泛,纯而不杂,突出主治,按规律配伍,君、臣、佐、使,层次分明。抛开乌、附、硝、黄、虻、蛭、遂、芫、巴、戟,很少发生副作用、导致医疗事故,与时方、杂方相较,运用得当,功效可占鳌头。

小郎中按:在第(224)篇经方值得提倡一文中,张老曾提到后世有很多方剂大都是《伤寒杂病论》中经方的衍化和演变方,在此文中张老就以麻黄汤和小青龙汤为例做了说明。关于如何加减用药,小郎中认为这涉及到识证与选方用药两方面。识证需要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辨证论治水平的高低就在于能否在细微的临床症状间做出鉴别和诊断。而选方用药就涉及到对方剂组合与配伍方面的精通,关于方剂配伍组合的理论,小郎中非常推崇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关于方剂配伍的结构性理论。他提出临床组方从结构来看,组方主要是针对病机三要素:病因、病位、病性,包括三组常用药:

1、消除病因的药

2、调理脏腑功能的药,也就是定位 

3、流通、补充或固涩气血津液的药

有些方有四组药。除了这三组药外还要考虑五脏是一个管道系统,其经隧都是由肝系筋膜构成。 

这些经隧又有哪几种基本病理改变呢?一是紧张筋挛,二是松弛,三是破损,紧张的占比较多。

4、缓解筋挛的药

每一首方里面都含有针对以上结构性要素的用药,当辨别清楚证候后,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增减以上四类药物即可。例如张老提示麻黄汤加桑白皮名涤饮汤,治上焦积热、吐痰量多,由此可见这是针对消除病因和调理脏腑功能的用药,在麻黄汤寒邪袭表的基础上,出现了上焦痰热,因此加入桑白皮清肺热,止咳喘,利水消肿。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讲伤寒论(25--41条)
(原创)大小六神旦汤及中医太极阴阳气血简介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方剂证治探讨
学习方剂,要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苓桂草枣汤等都是治水气的方剂。治...
从张仲景方剂配伍规律谈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清热方剂类(1)大青龙汤《伤寒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