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城记-冶山半日闲
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共鸣,纯属同好。
    自从开了新专栏【读城记】,似乎【寻城记】停止了更新,但事实上录音和拍摄从不间断,这种日常,久而久之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关于雨竹的“三字经”,寻城记-读城记-双城记,他们相通但却不同:寻城的出发点是人,载体是声音;读城的出发点是书,载体是悦读行为;而双城记,出发点是旅行,载体是交流碰撞。
    福州城的公园越来越大,秘境越来越少,人却越来越有趣。还是那句话:“了解得越多,反而越无知,因为敬畏。”

寒暄到此,请看短片

2019-12-03,福州创纪录低温的午后,雨竹的寻城记,时隔7年重新寻访冶山,当年的城中秘境,已经建成冶山遗址公园,今非昔比。

     本组旧照摄于2012年深秋,制作成了2013年台历,翻出913的官方微博,当时流行的小清新审美中,透出“美人迟暮,英雄发福”的哀叹,当年煮茶下棋的石台已经翻新,青苔和磨痕又要考验半个世纪的风霜,七年前看夕阳的石阶,拾级而上是萨家小博物馆,灰墙粉刷一新,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喜气洋洋的宣传画。
    很喜欢这里墨绿的小回廊,石桌椅可供小憩,清瘦的老先生运气练拳的画面,远远地看着不忍打扰,鼓楼老福州人的底气,还在。

    从前寻城,我很少做攻略看地图,忙里偷闲容不得提前规划,随性却执拗,不怕走断腿,只怕网红照骗。但这一次,我带上了工具书——福建人民出版社的《冶山史话》,倒不是因为封面藏着我的名字套了近乎,而在于这本书太适合解读冶山,是个好向导。
大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野

编辑部划重点
(以下文字节选自《冶山史话》责编陶璐老师的【读城记】广播专稿)
1.冶山在哪里?
  福州自古多山,有所谓“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说法。这在福州人看来理所当然、司空见惯,但对于平原地带来的外地游客,可是稀罕事。有句明朝年间传下来的歌谣,叫“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说的是咱们福州城里的山。“三山现”就是看得见的三山,屏山、乌山、于山,至于藏起来和看不见的另外六座山,众说纷纭,但一般都认为,藏起来的三山里,有冶山。冶山真的藏起来了吗?其实并没有,它就在我们熟悉的中山大院里,现在叫“中山社区”,在湖东路和冶山路之间。确实有一阵子,它藏在了居民楼,还有好吃的餐馆后面。不过,现在这里经过整治已经大不一样了,推荐你来一次城市小旅行,当然,最好能带上《冶山史话》,读懂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互动问答:现在冶山区域已经成为了福州人家门口的文化公园,在冶山路上的北入口处,有一块巨石,写着它的名字叫——冶山春秋园。
2.冶山算是一座山吗?
  如果你去过冶山,也许会有疑问,这算是山吗?充其量也就是座低矮的小山丘吧。这就要感叹沧海桑田了。冶山是屏山的支脉,古时候这里可是一座高峻的山峰。考古发现,今天屏山永辉超市、地铁一号线、省财政厅等处的汉代宫殿遗址,距离地表都有4米以上。也就是说,汉代的时候,冶山要比现在高出7米以上呢。如果还是想象不出来,大家可以到鼓西路口的鼓楼前公园,透过玻璃顶往下看看,唐五代文化层位于地下2米多,西汉的文化层位于地下5米至7米,古人生活在我们脚底下呀。

互动问答:地铁屏山站,靠近冶山路的出口,路旁的大石头上刻着四个字,提示过往的人们这一区域的历史文化地位,你看到过?你还记得吗?——闽越春秋。
 
3.冶山为什么重要?  
      冶山为什么重要呢?因为这里是福州历史文化的初始之地,如果我们通俗点说,这里可以说是福州开始的地方。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都证实,冶山区域是闽越国(公元前202年建立)都城中心,此后历朝历代,人们在这里修建宫苑官衙,在这里登高聚会、吟诗作赋。冶山经历了福州这座古城两千多年来的风云变幻,至今留存着众多人文遗迹,比如欧冶池、唐代马球场、城隍庙、林则徐出生地、仁寿堂(萨镇冰晚年居所)、冶山摩崖石刻、中山纪念堂……

互动问答:我们经常说福州建城2200多年,那么我们是从哪一年算起的呢?——公元前202年。《史记·东越列传》记载:“汉五年,[高祖刘邦]复立无诸为闽越王,都东冶。”
 
4.欧冶池旁铸过剑吗?
  如果你从冶山路,也就是冶山春秋园那个入口,进入这个区域,眼前便是欧冶池,满池荷叶亭亭玉立。福州人民十分珍爱这口池塘,每隔数十年就要疏浚、清淤、拓建,也因此它能保存两三千年。据说春秋时,欧冶子曾在池畔铸剑,该池因此得名。池畔有块碑,上面写着“欧冶子铸剑古迹碑”,还有一座小巧的“剑光亭”,感觉非常应景。在我们福建,关于铸剑大师欧冶子的传说很多,比如浦城的湛卢山、霞浦的巨阙山、南平双剑潭都和他有点关系。但是,他真的在这池畔铸过剑吗?即使是古时候的人,在记下这个传说的同时,也要补上一句“也许、可能、未必”,所以,大家不用太当真。不过,唐代时,人们从池塘里挖出过铜刀、剑环等,池畔的竹林中还遗留着冶炼用的灶,说明确实曾有人在此铸造过兵器。

互动问答:欧冶池上有除了剑光亭,另一处建筑是什么?——喜雨轩。
  
5.马球场有什么了不起?
马球是唐代盛行的体育活动,也用于军事训练。陕西发掘的章怀太子墓中,就有打马球的大型壁画,二十多名骑手们左手执缰绳,右手执月牙形的球杖,追逐竞技。由于马球运动比较激烈,唐末以后渐渐没有人玩这个了。据史料记载,唐元和八年(813年),刺史裴次元在冶山南边开辟了马球场。他还写了篇《球场山亭记》,后人给刻在石碑上。这碑1958年修鼓屏路时找到了,现在藏在福建博物院。1998年和2018年的考古发掘,都证实这里确实建过马球场,虽然大家现在能看到的遗迹并不大,但据测绘,面积可能有1万平方米那么大。这也许是历史上中国南方最大的马球场。

互动问答:我们都知道足球,在中国古代叫蹴鞠,那么马球在中国古代叫什么?——马球叫“击鞠”
6.功课准备得怎样啦?
  冶山旁中山纪念堂的位置,原本是贡院,明清两代的闽台学子在这里考乡试。这对读书人来说,可是个神圣的地方。福建乡试的场所,原本在南门兜的孔庙附近,是明成化七年(1471年)搬到这边来的。当年的考试极为严格,考生们每人一间又小又简陋的房间,一凳一几一榻,大家埋头写八股文。明清时期,乡试每三年一次,如果榜上有名,第二年可以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古时候的福建人特别擅长考试,从这里出去的考生,在全国也算得上是优秀的。因为考试的地方在这里,考生们希望就近入住、歇息,于是这附近出现了一种特别的考生公寓。如果你去过中山路上的林家支祠,也许会留意到它旁边的院子,门口写着“罗氏试馆”,这就是给远道从连城来省会应试的考生住宿的地方。

互动问答:乡试过关的考生叫什么?——举人。
 
7.我们有条特别的中山路。
  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中山路,福州这条虽然很短,但这可是孙先生真的走过的。明清时贡院在冶山旁,等到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贡院最重要的建筑至公堂,变成了咨议院,也就是社会精英参政议政的地方,等到辛亥革命后,这里又改为参议院,性质差不多。1912年孙中山先生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后,离开南京,来了一趟我们福州,行程其中一项就是到至公堂发表演讲。孙先生乘坐着清代乡试主考官的八抬大轿,快到贡院是,轿夫们忽然加速,跑步越过登瀛桥,直趋贡院。据说这是清代主考官入闱(进入考场)时的规矩,称为“跳龙门”。虽然是隆重礼遇,但不知孙先生当时有没有被吓一跳。后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32年,至公堂改名为中山堂,而贡院埕大街(贡院前的街道)被命名为中山路。

互动问答:为什么冶山旁的大院被福州人成为中山大院?所在的这个社区名字叫中山社区?——因为这里有条中山路。
8.林则徐家有多少遗址?
  中山路上有座林家支祠,这里就是林则徐出生地,中山路东侧左营司路9号。林则徐小时候住的屋子很矮很简陋,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对联“家小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描绘贫困处境,抒发远大抱负。不过,后来林家经济好转,便在旧屋的基础上做了一番改扩建。林则徐的父亲林日宾去世后,他遵照父亲遗愿,将老宅改为了林家支祠。以前这附近还有文笔书院,是林日宾教书的地方,也是林则徐幼年读书之所。

互动:林则徐是我们福州的著名人物,福州还有不少纪念他的场所、雕像,欢迎去打卡。
 
9.让我们来考一道超纲题?
  萨镇冰是一代海军名将,他做了一辈子官,为海军、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但从来没有置下什么家业,晚年也是寄居在别人家里。他80多岁的时候,福州各界人士捐资,将冶山旁的仁寿堂送给他作为贺寿之礼。1952年萨镇冰病逝后,儿子按照他的遗嘱,将这幢小楼捐给了政府。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布置得非常用心的小博物馆,展现了萨镇冰波澜壮阔的一生,而旁边的一幢小楼,也是一个小博物馆,里面的展览正是“冶山史话”,众多文物共同述说着这个区域悠久的历史文化,推荐大家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

互动问答:福州那条路的路名与萨镇冰有关?——肃威路。
1925年萨镇冰任福建省省长时,将原清代闽浙总督署内的西箭道和马房边的小巷(马房巷)合并,改建为一条马路。因为当时萨镇冰被授予“肃威将军”头衔,于是这条新马路就被取名为“肃威路”。


活 动 预 告

读一本好书,
看一座城的故事,
一起高光城市的美!

(周六)12\07\14:30
【雨竹·读城记】 
寻访鼓楼冶山古迹,
读书\行走\野餐。

互动请入群,
报名请发送“名字 电话 人数”至群,
报名成功将送出精选好书&野餐套装&文创好礼。
【寻城记】【读城记】
线下互动,请戳二维码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非诚勿扰  文明出行

  1. 预留手机号报名,免费参与,到场打卡即送明信片
  2. 已经持有“悦读护照”的朋友,可以直接获得活动名额和帆布袋
  3. 报名者请安排好行程,请勿无故迟到早退。

今天的'寻城大讲坛',
就到这里,
感谢收看。
最后,
借由古人作品抒怀。

《欧冶池》
      ——宋  黄裳

人随梦电几回见,
剑逐风雷何处寻?
惟有越山池尚在,
夜来明月古犹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秋.逛园
盛产学霸!福州这些书院全国闻名
林则徐联集
专 栏 | 宋毓文:闲 者 诗 词 精 选
福建古时育才、选才机构:福州贡院
福州的中山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