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房四宝之砚遇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端砚:在四大名砚中最为出名。产于广东肇庆市的端溪,端砚问世至今已有1300多年。端砚石品常见的有鱼脑冻、荡青花、蕉叶白、天青、翡翠、金星点、水纹、金钱线和石眼等等。其制作十分辛苦,从探察、开凿、运输、选材、整璞、雕刻、打磨、洗涤到装盒,其工序精巧又细致。端砚与其他砚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独特的石品纹理。端砚紫兰带青,石质细腻幼嫩滋润。其石品花纹最大的特色就在于端石有显著的金线、银线、冰纹和五彩钉。这些浑然天成的花纹成为了我们识别端石的重要标志。

歙砚:取材于龙尾石,龙尾石不仅石质优良,而且其天然纹理也非常美妙丰富。按其特征可以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等五大类。在雕刻手法上,歙砚主要是使用了浮雕和浅浮雕,这就使歙砚在制作上形成了“清新、隽秀”的风格。主要产于安徽歙县,唐开元年间开始制作。它有天然生成的纹理有:金星、眉子、细罗纹、水浪纹等。“金星”融结在砚石之中,形如谷粒多如秋夜星星,闪闪发光;“眉子”似的眉毛,粗、细、疏、密,各具神采;“水浪纹”如水的波纹,变化无穷。歙砚的雕刻艺术受徽州砖雕和木雕的影响,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浑朴,大方匀称。

洮河砚:作为四大名砚中的又一砚台珍品,以洮河绿石砚最为出名。洮砚取材于甘肃古洮州,结构非常之细密。石质莹润如玉、叩之无声。洮砚之名贵之处正在于其石质。其绿色的石质使洮砚有“砚出异域,众生梦幻”之美誉。砚石产于甘肃西南的洮砚乡的洮河水底。色呈墨绿,经研磨后可呈现黄膘水纹,如浪似云。洮河砚在唐代已名扬天下,它具有发墨快亮而耐用、蓄水持久而不耗、色浓保湿而利笔等优点。

澄泥砚:澄泥砚是唯一一种需要经过烧制,方能制作而成的陶砚,其他三种砚均为石砚。澄泥砚由于是使用汾河沉淀了几千年的水渍泥制作而成,这就使得经过烧制而成的澄泥砚,有了“看似碧玉,荣耀生辉,抚如童肌,细润柔滑”的特征。同时,与其他砚台相比,作为陶制砚台的澄泥砚最大的特点就是:澄泥砚的颜色、纹理皆是可以烧制而成。这就造就了澄泥砚色彩各异、款式新颖别致的特点。产于山西,澄泥砚的制作先缝绢袋于汾水中,迎浪张开袋口,过滤水中泥沙,一年后袋内泥满,取出风干,制成砚坯,再烧制成质地似陶的砚台,最后经过整璞、雕刻、打磨等一系列工序,澄泥砚石质细腻、光润,以朱砂色和鳝鱼黄色为上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玩四宝之砚台
中国四大名砚
分辨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台好坏技巧
四大名砚赏析
知识·国学——文房四宝之砚
端砚|砚台之下,浩然气长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