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木刀
木刀:如何使填词摆脱散文体

    一日,在52闲逛,偶见末艾网友发表的一组词作计十一首。细看之后,顿感迷茫。是词文笔娴熟,措辞得当,铺陈老到,然极类散文。细究之下,觉得是对词的句型不能把握之故。现代词作大都要不就泥古化,要不就散文化,已是词界两大乖戾风景,只是亟待摈弃。想到此处,在下虽不才,但于句型多有心得。由于是作极具经典,虽未经作者允诺,仍禁不住要斗胆评改一番。若评改不当,诸位看官则可视为逗闷子也。

    下面逐阙评改,以彰其词味。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一、千秋岁·初春郊游

雨停日暖,郊外山花展。
邀朋友,群芳恋。
微风坡上漾,疏影枝头乱。
珍丛赏,娇柔美艳吟诗赞。

新绿黄鹂唤,枯木萌芽绽。
东君荡,谁愁叹。
涧中悬瀑在,潭里容颜变。
春将去,落英逝水犹虚幻。

【木刀评改】

上片:

“雨停日暖,郊外山花展。”
此意群声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是典型的四言对仗缀字句。构造这个句型的要点是,除末字外,前八字最宜对仗。意群的重心,要放在末字位,字如炼过最好。
如此,末字可选第三意群的“乱”字以替换原先较平淡的“展”字,以收先声夺人之效。“郊外山花”保留,“雨停日暖”按与后句对仗可改为“霁初人懒”。“霁”者,雨后也。“懒”者,“日暖”所致也。

“邀朋友,群芳恋。”
此意群声律:【平平仄,平平仄】,是三言排比句。例词“花影乱,莺声碎”声律取【平仄仄,平平仄】,是取对偶形式时,避免产生声律单调重复。两句声律重复,却不作排比状,则可视为不能善用句型。
从句意看,“群芳恋”不能尽意。如“芳”指“友”,则与上句重复,若指“花”,则与上一意群重复。“恋”的所指也不能明确,似乎是欲说与朋友结伴去赏花。若取此意,则可改成“呼朋至,临山半。”意思明确了,还可与后句的“坡上”相呼应。

“微风坡上漾,疏影枝头乱。”
此意群声律是【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是两个同尾声标准律句,例词作对偶处理,本作也作对偶处理,很好。通常而言,即使其声律不是对仗排比的两句,尽量去采用对偶形式,都是提高作品品位的有效手段。这里赞一个。
但是其“乱”字已被前面用过,此处可选“唤”,将鸟隐含地牵进来,同时,将不太得当的“漾”字改为“走”,把自己也嵌入画面,这就使得诗句的画面流动起来了,平添几分活气。

“珍丛赏,娇柔美艳吟诗赞。”
此意群声律是【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实际上是属于三言领七言律句叹格,即,两句间的逗号实际是顿号。前三字与后句前三字的声律是相同的,那么,也可以将前三字看作后句的前和声,或作三言排比后跟四言律句句型。
是作没有采用句型手法,使得上片的结难以出彩。此外,用字都比较勉强。
若是本人写,其意可写为:“之乎者、且闻声彻随香散。”

下片:

“新绿黄鹂唤,枯木萌芽绽。”
此意群声律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这是典型的五言排比句型。是作是按对偶句写的,也是一种等价的选择,但不如排比句型更能彰显词牌的特色。若能前句减韵,使之与后句成对仗,也是可行的。其变体例词就有少用韵的,宋·李流谦、廖行之均减韵惜未对仗,也许是因是谱对仗句型太多而刻意回避。
此意群是过片意群,宜转不宜续。是作仍在续景,于分片架构不合。不是不能续景,而是其中要有语诉。
似可在原句增添人语,如:“由得黄鹂啭,由得青芽绽”。原作“唤”因前面改句已用过,另外,“啭”比“唤”更具形象。若本人写,则可写为“云也不由站,日也不由慢。”这样就可以突出排比句型的特色。

“东君荡,谁愁叹。”
此意群与第二意群,句型一样。
是作意思表达略有模糊和重复。从语意看,前意群还是兴高采烈,此意群就改为唉声叹气,并一直到结尾。此构思与“春游应尽兴”的习惯写法太有冲突。似可改为“东君在,谁堪叹。”

“涧中悬瀑在,潭里容颜变。”
此意群与第三意群,句型一样。是作注意了对仗,虽稍有不工,但无伤大雅。缺点是用字欠精准,涵义也稍浅。
可改为“涧流依旧水,潭照犹新伴。”

“春将去,落英逝水犹虚幻。”
此意群与第四意群,句型一样。
去掉其负面的描写即可。
可改为:“春岂去、落英只作开时看。”以维护春游之兴头。

合改为一处:

霁初人懒,郊外山花乱。
呼朋至,临山半。
微风坡上走,疏影枝头唤。
之乎者、且闻声彻随香散。

由得黄鹂啭,由得青芽绽。
东君在,谁堪叹。
涧流依旧水,潭照犹新伴。
春岂去、落英只作开时看。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二、唐多令·雨中

终日雨连绵,满园花破残。
草色青、托着飞丹。
伞下近前伤玉蕊,繁几日、落尘烟。

紫燕旧巢翻,孤舟故地迁。
望远山,心事连翩。
独向长天思挚友,春渐去,寄诗篇。

【木刀评改】
惟少情语。叹格无叹语。增添情意即可。

改:

竟日雨徒绵,小园花渐残。;太多同an韵的字,“满”改“小”。
绿大增、减了曾嫣。          ;原句表述模糊,借李清照句子以明意。
伞下伤心何是处,
才几日、却泥骈。              ;去掉了多余的词语,补上连贯前后的词语


岁燕旧巢还,风鹰绝壁旋。  ;作成反义对偶句,
问断山、争个相连。             ;加情语
隔却长天思挚友,
春欲去,可诗篇?  ;整理、深化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三、恨春迟·春夜

雨打青枝声滴答,如曲荡、惊动初春。
静坐夜无眠,对案岩茶煮,浅尝味香醇。

如水柔情心中漾,懒剪烛、想念家人。
小院群芳灿烂,杨柳轻飘,何时随燕回村。

【木刀评改】
这是比较典型的散文体。两个叹格完全当做长短句来填。上片的五言三句,下片的六、四、六句也均毫无句型。词之所以又称为诗余,是因为去除其表现语气语态的虚字水分后,就是标准的齐言诗。

本调正谱应当如下: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领仄仄平平,领仄平平仄,领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双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拎拎仄仄平平。

说明:
1、逢句号(。)韵。
2、“领”表单领字句。“领领”表双领字句。“拎拎”表平声双领字。
3、分号(;)表对仗或排比。

诗词楹联网所载历代作品,除了宋人张先两首和欧阳修一首外,别无一首。当是不解其词味从何所致。从张先两首对应看,本谱应是四言句当家,两结的后三句都是可增可减的,作为正谱,下片实际应该复制上片,可惜无法表达。

也许,正谱应该这样表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衬仄仄平平;衬仄平平仄;衬仄仄平平。

说明:
1、下片同。
2、逢句号(。)踩韵。
3、“衬”表衬字字句,其字可增减。
4、分号(;)表对仗或排比。

对于这样的词,四言句须实,其余字宜虚,方才填得出滋味。

按前面的正谱改动,有:

雨滴枝枝可是扰,惊梦起、不觉初春。
更此矣无眠,辄案茶于煮,且清浅香醇。

如水柔情随声起,最此际、是最思人。
遮莫当年折柳,燕子呢檐,何时听再家门。

【注】
“雨滴枝枝可是扰”中“可”字应用了“相对平仄论”原理——只要能区分音步,平声单字组可用仄声。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四、瑞鹧鸪·雨中玉屏山

友人相约玉屏游,午时小雨洒山丘。
漫步公园,树下花灯在,几只残鸢草地留。  

眼前满目茶花落,杜鹃依旧娇羞。
廊内情侣偎依,窃语谈心事、显温柔。
吾望长天叹别愁。

【木刀评改】

因瑞鹧鸪本体是七言律诗,柳永厌其平淡,增几数字敷衍而出此体。

“友人相约玉屏游,午时小雨洒山丘。”
此意群声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前后两句是排比句型,按例词应对偶。
可调整为“前晨友约玉屏游,午时雨洒小高丘。”两句后三字维持原作的交错对。“小”字作动词解。

“漫步公园,树下花灯在,几只残鸢草地留。”
此意群的声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前两句是四言排比一字缀句型,后句是标律。前两句可按句型修改,末句简单调换一下位置即可。
改为:“霁后人疏,树下灯孤在,草上残鸢去客留。”“只”字借仄声。

“眼前满目茶花落,杜鹃依旧娇羞。”
此意群声律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从声律讲,两句前六字相同,似应以骈格构建,且应在声律宽限时保持声律同声。前句末字则应以缀字处理。从内容讲,“眼前”和“满目”词义重复,且似可都省略,改为与“依旧”相呼应的词。这里的杜鹃应是指花,而不是鸟,可能是源于杜鹃啼血的故事,总使人不知不觉就误会成了鸟,似乎应在“杜鹃”后补一个“花”字,以免使人产生错觉,或将“茶花”二字前提与“杜鹃”二字并列,似可减少错觉。此外,“娇羞”似也不合杜鹃花开放热烈的性状。
以此可改为“茶花谢已红方去,杜鹃承却难收。”唯“茶”字不能仄声,然仅为声律微疵,不足为憾。

“廊内情侣偎依,窃语谈心事、显温柔。”
此意群声律比较少见,例词的是【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但实际可能是断句有误。例词原句是“最好簇簇寒村 遥认南朝路 晚烟收”,可断句为“最好簇簇寒村 遥认南朝 路晚烟收”,“最好”二字是两字领,可不计平仄,四连仄的声律缺陷也就不复存在,五、三分断的叹格,也因为领字的存在而瓦解,同时,当“晚”字作动词解时,“路晚烟收”就成了骈句。因此,本意群应该是一个两字领四言三排比句型【领领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领字不计平仄,柳永仍然精心安排第二个领字与所领的第一字,以在声律上能够将领字加以明确区分。另外,由于四言三句同型,其中间句即可选反声型,以便能构成两字领四言复合对仗句型,如:【领领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本意群可改为:“最是乍泄春光,廊里亭中、窃窃柔柔。”

“吾望长天叹别愁。”
这可能是看见别人亲热,想起自己别离而发出的感慨。但是似乎表述有些不清。可改为“别未何知别后愁。”

合改为一处,有:

前晨友约玉屏游,午时雨洒小高丘。
霁后人疏,树下灯孤在,草上残鸢去客留。

茶花谢已红方去,杜鹃承却难收。
最是乍泄春光,廊里亭中、窃窃柔柔。
别未何知别后愁。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五、庆春泽·五十年聚
序:今天,当年一起插队的同学五十年后相聚。

朋友玉屏相聚。霜发已弥头,感思倾吐。
还记别家时,山沟同处。正是青春,却同整田亩。

时光五十年去。曾努力求生,却无财富。
廊下忆流年,凄心流露。伫望长天,比肩共伤暮。

【木刀评改】

本词牌的断句其实是有问题的。从宋人张先的例词“飞阁危桥相倚”推断,其正谱应该是:

平仄仄平平仄。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拎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领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说明】
1、下片同。
2、词谱标记同前。

按此谱重新将张先的词断句并加标点如下(为了醒目,领字后增加短横标记):

飞阁危桥相倚。人-独立东风,满衣轻絮。还-记忆江南,如今天气。正-白苹花绕堤、涨流水。
寒梅落尽谁寄。方-春意无穷,青空千里。愁-草树依依,关城初闭。对-月黄昏角声、傍烟起。

但张先另一首同调,也可如此断句,正说明《钦定词谱》将其列为另体是不正确的,同时本人所谱才是真正的张先拟

定的声律句型设计。可参看如下:

艳色不须妆样。风-韵好天真,画毫难上。花-影滟金尊,酒泉生浪。镇-欲留春傍花、为春唱。
银塘玉宇空旷。冰-齿映轻唇,蕊红新放。声-宛转疑随,烟香悠飏。对-暮林静寥寥、振清响。

对于句型,作者的“霜发已弥头,感思倾吐”,“还记别家时,山沟同处”,“曾努力求生,却无财富”中,“还”、“曾”两处是按一字平声领填的,但都未刻意营造领字后的对偶句,“霜”字可以勉强算领字,因为“霜”、“发”二字关联太紧。“正是青春,却同整田亩”,这句实际用的是【仄仄平平,领平仄平仄】句型,属于趋步原作声律,而这句的声律如此断句,是有瑕疵的。

上面说的是遵谱。下面说内容。

说到内容,可以看出,颇有点伤痕文学的味道。可是如今伤痕文学已经十分不吃香了,说是X大街,也不为过。看看现在年青人的放荡不羁和文人的无耻效尤,就知道作为人,生不可以无教历,吃不可以无限制,穿不可以无底裤,行不可以无忌惮。看看老习,他何时公开吐槽其黄土经历?所以说,还是多一点正能量为好。虚长一岁,不喜勿喷。好了,话扯远了,打住。

据此谱,可重写为:

发小玉屏重聚。欷鬓已弥霜,慨方初吐。
犹记否当时,别家同处,却把青春画图、竟谁与。

半百时光过去,曾必有追求,更无财富。
些屈指流年,初心流露。但酹长天比肩、伫伤暮。

【题外话】
领字不计平仄,也可添可减,有时尤其不易辨别,是否可以引入减号(-)作为节奏标志。以改词为例,如:

发小玉屏重聚。欷-鬓已弥霜,慨方初吐。
犹-记否当时,别家同处,却-把青春画图、竟谁与。

半百时光过去,曾-必有追求,更无财富。
些-屈指流年,初心流露。但-酹长天比肩、伫伤暮。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六、雨中花慢·友人萍聚

瑞草稠浓,繁花灿烂,玉屏美景离迷。
且绿枝荡漾,红蕊含姿。
小雨方圆浸润,轻风兰圃香吹。
朱栏静倚,岭间雾罩,不见莺啼。

友人萍聚,欢笑承迎,勾牵异地遥思。
廊下坐、倾谈往事,笑论今时。
共唱绮年旧曲,同吟胜日新诗。
黄昏惜别,萦牵难舍,浊泪盈眉。

【木刀评改】

本谱的句型要点在上片第二意群的一字领四言对仗,下片第二意群的三字领(叹格)四言对仗,以及各上下片中,第一意群的四言的对仗,第三意群的六言对仗,第四意群的四言排比复合对仗,可参见下面的正谱: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说明】
1、逢句号(。)踩韵
2、分号(;)表骈格(即:对仗、排比、对偶)
3、顿号(、)表叹格
4、“领”字表领格
5、逗号(,)表句

上下片除了一领一叹不同之外,其余句型完全相同。这两个句型就给了上下片表现自己特点的着手处。本词牌不但骈格泛滥,而且【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的声律给了构造句内自对的充分条件,使得作者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文采。

作者注意到了骈格的特点,但没有构造骈句,注意到了领格,却忽视了叹格。同时,有些句子对仗不工。从内容看,有重复的地方,展开太慢,文体上,类散文。

改:

草瑞花繁,稠浓灿烂,玉屏山霁风微。  ;少说空话
更初春时节,旧友新姿。              ;去掉重复,直接切入主题
若雨花芯珠挂,如风兰圃香吹。        ;改以景喻人
为之云驻,为之岭倚,歇了莺啼。      ;以景叙人之相会状,用排比提升文采

蓬转萍聚,花开叶落,世本就彼如斯。  ;去废话,提炼主题
终不似、轻描淡写,了结狐疑。        ;去重复,深化主题,用好叹格
共唱绮年旧曲,同吟胜日新诗。
朝会夕别,易分难舍,泪遏耆耆。      ;深化描写分别时情景

上面的改动,“蓬转萍聚”的“转”,“朝会夕别”的“会”,都是因为找不到比它们更合适的字而不得已为之,所谓“不以词害意”吧。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最好能将四言句中前后两个节拍点的仄声,给以不同的声调,以保持音步的节奏明晰。这样作,也是契合“可相对论平仄”这一观点的。在本改中,“转”字,上声,“聚”字,正韵上声,新韵去声,节奏前婉转后直泄(以新韵论);“会”,去声,“别”字,正韵入声,新韵阳平,前直泄后平缓(也是以新韵论)。两者都是节奏十分明显的。另外,“转”字也可看成“以上代平”,“会”字句以新韵论,可看成将【平平仄仄】,换成了【仄仄平平】,两者都不是勉强、生硬的圆转措词之法。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七、醉思仙·己亥吟怀(朱敦儒体)

屋前依。正桃花怒放,紫燕翩飞。
赏篱旁青草,兰圃新枝。
春光入,流年换,又一岁、霜发头弥。
急恙侵,喜国医治疗,日渐安怡。

条案炉火旺,欣闻水酒香挥。
尽一杯斟满,满腹愁围。
思往日,想今朝,苦和乐、兼总相陪。
弱身起,静倚天际望,低诵新词。

【木刀评改】

本词牌与上面的《雨中花慢》类似,也是以一字领四言对仗句型和叹格句型居多。先看正谱:

仄平平。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领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标点说明同前。

关于这个词牌的声律,这里要说的是两点,一个是关于三字句的,通常情况下,前两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对于非韵句,根据内容需要,末字也可换声,只是注意尽量不要三连平,三连仄时不要全同声即可。另一个是过片的五字句,四个又一体中,仅朱敦儒用了【平仄平仄仄】的声律,其余都是【仄仄平平仄】的声律基调。到后句的【平平仄仄平平】声律看,正谱就不应用拚格(合句式)来表示。此外,也可能是断句的问题,可能朱敦儒只是简单地将上片的第一意群去掉领字,作为下片的第一意群。“人老欢易失,尊前且更从容”的断句,不如“人老欢,易失尊前,且更从容”的断句更有韵味,并且也就因此不存在声律上有瑕疵了。当然,“易失尊前”的声律是做了同声重复这种替换的。

还一个要说的,是有关开篇三字句的内容的。四个“又一体”中,只有吕渭老的“断人肠”是用得好的。这种开篇的三字句,是最难填的,它好像是一个起提纲掣领作用的“话柄”,也可以是后句的前和声。

说到内容,是讲述自己久病将愈之时感怀的。感怀恰恰是叹格领格都可以得以充分发挥的题材。作者没有善用叹格,也是本篇作品不那么能有“同感”的原因之一。

据此改为:

涨春池。有桃夭处处,燕剪时时。
却篱偏青草,圃正兰枝。
东君至,流年去。也添点、两鬓霜堆。
恙曾急,赖回春妙手,今得神怡。

依旧红尘在,如烟往事唏嘘。
且把杯斟满,任尔风吹。
思往日,想今朝,奈总是、苦乐相陪。
弱身起,向天边夕下,低诵新词。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八、梅子黄时雨·又清明

临近清明,正春雨息停,吟鸟声婉。
望路上人稀,袋提篮挽。
山径崎岖疏影绰,冢前已见亲人唤。
哀音颤。祭酒几杯,凄泪迷眼。

思念。随风翻卷。纵芬芳遍野,难盖伤惋。
忆耄父慈祥,平生勤勉。
年少乡村精教学,换来田野山花绽。
长天叹。笛床卧吹怀缅。

【木刀评改】

此词牌极类《醉思仙》,除去声律相反之外,不同处有三处。如果把本词牌看成是《醉思仙》的反声“又一体”,这些不同处,可以看作是使用了三种技法而“敷衍”出来的。一处不同,是将上片第一意群的三字句添一字,并复制为下片第一意群;另一处是将两片第三意群中的三言句都添一字合句成律格,以及改叹格为律格;再一处是将两片第四意群取消领字,并将下片两四言句合句后,截两字挪为暗韵过片。所谓的暗韵,就是作为过片的两字句。暗韵这个术语,就点明其后跟标点是可有可无的。否则,由于字数太少和有韵须成句读的缘故,可供成句的选择余地就太少了,这会令填词者大为头疼
。为了能看清楚些,将两个正谱都示于下面,左边是本词牌正谱,右边是《醉思仙》正谱:

仄仄平平,领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平。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领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领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领平仄仄平;仄平平仄。                 ;领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标点说明同前】

本词牌是张炎的自度曲,近代以前,少有填者。诗词楹联网仅列张矩一人。此词牌声律上,有四处不是标准律句构成。三处是第一、五、八韵句的声律都是【平仄平仄】,一处是下结句的声律是【仄平仄平平仄】,它们都是属于拚格,即合句式,其如此构造声律的目的是营造特定的语言气氛,即构建语气语态。因此,作为通谱的正谱,是可以视内容需要,用相同字数的同尾律句【仄平平仄】,将它们有选择地替换掉。反过来,为了内容的强化,当然也可以将【仄平平仄】替换为【平仄平仄】。
此外,由于三字句是韵句,表示叹格的顿号(、)不能在同位置上标出。实际上,第四意群是一个三字叹领四言对仗句式

是作的不足与前面基本一样,就是骈句的营造不够,三字句未能采用叹格以增强作品的气氛。

改动如下:

既望清明,适雨霁风轻,袋提篮挽。
正径曲人稀,柳曳莺啭。
当此踏青时节看,最知失却亲人憾。
何须案、对冢三杯,更酹一碗。

思念随风翻转。怎当时情景,过眼不断。
念粉笔生涯,拳拳倦倦。
自有园丁情一片,岂无桃李神州遍。
不嗟叹、父已了,平生愿。

【说明】
1、“看”、“片”,均为多用韵
2、下结腰拆,则“已”字处可平可仄。
3、三字句均作叹格处理
4、用韵:上片上声夹去声,以模拟哽咽之气氛,下片除首韵外,皆用去声,模拟为父一生感到自豪、欣慰之情。
5、两片第三意群均换作情语,以直抒心怀胸臆。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九、玉漏迟·明前登山思兄弟(宋祁体)

登山沿小径,花枝摇曳,竹风轻抚。
哀叫黄鸦,可醒身边烟树?
脚步挪移觉累,怅体虚、傍依岩路。
峰岭雾。似巾飘动,如纱飞舞。

不日又到清明,忆兄弟深情,患难同处。
岁月艰辛,依旧不温不怒。
唯憾中途永别,襟袍断、只身西去。
思念语。拥依梦中倾诉。

【木刀评改】

先上正谱:

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这也是以四字句为核心的词牌。四字句以骈格为最佳。
格律句型方面,该说的与前面大致雷同,从本词牌开始,就不再多说了,直接上正谱,再改。
本作品在布局方面,进入话题太慢,主题应放在“思”上,围绕“思”来构思景语和情语。

改:

沿山间曲径,袖花轻掠,鬓风轻抚。     ;用平声领,两“轻”字用叠
步漫鸦惊,幽竹依偎高树。             ;用“竹”、“树”来暗示兄弟
又是清明时节,恰似似、水云峰驻。     ;去部分景语,进入主题,以“水云(即雾)”来映衬那种朦胧状态
能记否,那年嬉戏,绿林水浒。         ;再去景语,改用情语。叙述当年,“绿林水浒”其实是当动词用的

白发叹暮如朝,恁手足、情深几番寒暑。
岁月艰难,全赖相扶相助。
扼腕中年别久,襟袍断、只身西去。
思念语,奈何梦中难住。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十、意难忘·暮春吟

坡上闲游。见衰花满地,草色飘柔。
倾听黄雀叫,入目绿枝悠。
春渐去、艳难留。一季丽华收。
岭头看、风吹林海,云漫山丘。

那年结伴延州。正繁花似锦,新月如钩。
相携情自在,分别意难休。
依柳下、甚清幽。不禁泪长流。
岁月逝、春光照旧,可掩伤愁?

【木刀评改】

正谱:

仄仄平平。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领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领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改:

高处登不?欲风光尽揽,美色皆收。
奈何红落地,惟有绿盈眸。
容易改、色难留。怎怪子规啁。        ;弃用领格
且看低、风林正海,雨岭方休。        ;“风”、“海”、“雨”,皆作动词解。

那年结伴延州。恰繁花似锦,新月如勾。
相携情切切,分别意稠稠。
多倾诉,少绸缪。都作了春秋。        ;弃用领格
又岂知、春思依旧,更结肠愁。

----------------------------------------------------------
末艾:春日词十一阕之十一、满庭芳·春日相逢
序:4月18日,1965年小学毕业的部分同学在延城相聚
 
春色嫣然,暖风轻漾,儿时同学相逢。
那年分别,数载各西东。
到处奔波劳作,谁能忘、沐雨栖风。
伴流水,青春逝去,梦里忆清容。

今天方聚首,满头白发,腰背微躬。
注目看,难寻年少遗踪。
牵手席间共叙,情谊在、倾注杯中。
伤时短,依依惜别,唯见眼迷蒙。

【木刀评改】

正谱: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领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领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这首就不作评改了。有兴趣的诗友,可以将它当作一个评改练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刀 如何填《青玉案》词牌
关于诗词的核心基础之问答
词律对仗
宋词创作的关键:把握好特殊句型
诗词对仗技巧
【荆楚联谭】从一副古联引发的热议谈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