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口诀:春吃啥,夏吃啥,秋吃啥,冬吃啥?
养生口诀是:春吃甘,脾平安 夏吃辛,养肺金 秋吃酸,护肝胆 冬吃苦,把肾补。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指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春夏秋冬
春天,应该多吃甘味食物。甘味属土,土地养育万物,甘味的食物是我们主要的营养来源。甘入脾胃,甘味的食物有补中益气、调和脾胃的作用。
夏天,应该多吃辛味食物。辛味入肺和大肠。能宣发肺气。气行则血行,气血瘀滞的人就要用辛味,让气血流动起来,一潭死水变成活水,才能有生机。
秋天,应该多吃酸味食物。酸属阴,酸味入肝胆,补的是肝胆之阴。阴代表水液,也就是说,酸味能促进肝血和胆汁的生成。酸味入肝,能平息肝火,有利于疏泄肝胆湿热。
冬天,应该多吃苦味食物。苦味入心和小肠,能泻心火和小肠火。凡是清热泻火的药,都有苦味。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苦瓜和黄连,专门解决口舌生疮、心烦失眠这类心火上炎的问题。
扩展资料:
1、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病理的关系
医理论认为,人体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各脏腑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以平为期。若饮食五味偏嗜,则五味作用于人体太过或不及,就会造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平衡受到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为线索,列举了不同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在发病方而各不相同的影响。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泪弛,精神乃央。”
他们都指出了虽然五脏的资生依赖于五味,但是过用五味却又能损害五脏的协调关系。
2、五味理论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人身气化即天地之气化。《类经》释曰:“夫味得地之气,故能生五脏之阴”。阴者,脏腑阴精也,指物质基础而言。
《素问·五运行大论》更为具体谈到“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由此可见,五味对五脏起着重要的滋养和协调作用,五味化生精血方能形成人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心喜苦、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肾喜咸,五脏对五味各有特定的亲和性。掌握脏、味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于正确使用药疗及食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五味入五脏,过食五味伤五脏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药补不如食补”:“五行”中的五味饮食养生方法
饮食有五味,五味养五脏,不可偏嗜
位味应脏养生说
五味入五脏 (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