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月开学季,学校中层关键事务需要一份“效能锦囊” | 头条
userphoto

2023.02.12 山东

关注

 

开学季,学校各部门任务千头万绪。中层作为学校每一类别事务的牵头人,只有捋清思路,锚定目标,才能推进有效行动。

如何更快地理顺繁杂事务,抓住学校发展的要素与核心,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谋定后动,才能事在人为。本号整理了一套“学校中层全角色开学锦囊”,期待协助您在不同的岗位上谋好势,开好局,赢得部门工作新气象。




中层教研:建立标准,实现有效教研


新课标实施第二学期,要确保教学改革方向正确、路径清晰、目标畅达,必须要充分发挥教研的作用。怎样让教研变得有效,真正做到提质增效?可以从标准建设着手。

  • 有效的教研始于规范


所谓规范,是指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办事,从而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规范的管理体系,使运作更加协调高效。学校教研方面的规范,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规范体系,即明确师资校本培训体系和教研体系,为每位教师规划培训图谱,提供育人支持。二是规范制度,将教研进行制度定位,建立明确规范的管理制度。三是规范主题,立足班级管理、学科、作业等提炼出难点、痛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 有效的教研行于精细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教研亦如此,也要讲究精细管理一是方案精细,每次教研活动要必须出具方案,明确教研活动三要素(时间、地点、对象),明确教师在教研各环节的具体任务。二是流程精细,每次教研活动必须提前备课,形成活动文案。三是成果精细,教研活动结束后,及时汇总活动材料,养成物化材料规整意识。

  • 有效的教研立于团队


现代教研应该是“去中心化”的,正如知名教育学者佐藤学所言:“学校教育的改变需要开放的教研,需要建立交互式的教研互助及监督机制。”这就要求做到团队互助,即每位教师都是活动的参与者,都是教研活动的观察者、思考者;同时,在个体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同时,也注重对团队的考核。




年级管理提升效能的五个支点


年级主任的管理不外乎三方面:一是业务管理,二是内部管理,三是协同机制。如何做才能既让年级平稳运行,又让年级迸发生机,像一所“小学校”?以下是提升年级管理效能的五个支点。

  • 开“三会”


业务管理是年级主任的主业务,关键在于参加好三个会,业务管理也就八九不离十了。通过班主任例会破解问题,预期问题,提供最优解决方案;通过教研组组长例会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彼此融合,形成合力;通过学科教研解决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推动教师形成积极的思考模式。

  • “晒”作业


年级主任必须管控作业,推动老师向课堂要质量。晒作业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关键是怎么晒?第一,设立年级作业监督台,监督作业具体内容,预留时间,实际时间(班级平均用时)。第二,作业实践每日调研,并将抽检结果上传年级作业监督台。第三,年级主任闭合管理,通过管理年级监督台负责人,直接主管监督台。

  • 做“鲶鱼”

一个部级最怕的状态是死水一潭。年级主任要善于制造鲶鱼,让年纪之水流动起来。首先,正面鼓励,总是传递学科老师优秀的一面。其次,寻找标杆,形成你强我学的氛围。最后,班级捆绑,薄弱班与优秀班捆绑,激发孩子潜能。

  • “创”契机


年级主任要善于抓住契机,推动孩子成长。该如何利用机会,做好正面管教?一是利用孩子犯错的机会拯救他们。二是利用班级失败的机会激活成长。三是用“成长型思维”唤醒一个团队,拥抱挑战。

  • “巧”落实


年级必然要落实很多上级安排,学校规章,而且临时性工作多,如何落实工作计划要点?一是把学校的事转化为自己的事。二是设防火墙,防止职能部门干扰老师。三是把学校制度向前后延伸,活用惩戒。




中层德育:“穿针引线”,协作共育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研、促进家校社共育……新学期,学校德育迎来新挑战。在事事是德育、处处是德育、全员全人全过程育人背景下,要善于“穿针引线”,让“协作共育”成为学校的新常态。

  • 用“远景管理”来抓班主任队伍建设

为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可以成立“班主任成长联盟”,并通过“学习共同体参与式”的培训(读书分享、经验访谈),“情景体验式”培训(情景剧、团队活动、故事小屋),让老师们获得情景体验和互动感知。“班主任成长联盟”能为班主任提供平台,大家在这里探索成长规律,探讨班级“发展大计”。同时,成长联盟更是一种愿景管理,将班主任的愿景和学校的愿景统一起来,形成共识,凝聚人心,也提升了班主任的幸福感。

  • 用“三级家委会”来搭建共育桥梁


家长是协作共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积极盘活家长资源,完善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委会,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比如到学校做志愿者、进行校内讲座、带领孩子外出研学等。

  • 通过“社区共建”,让志愿者进校园


学校还可以盘活学校周边单位和社区资源,共建教育生态。一是让孩子走进社区,到学校周边的新华书店做义工,组织孩子在放学后或者节假日到社区图书馆阅览等。二是让社区力量进校园,为指导学校社团建设,志愿参与延时看管服务。




学生发展中心:建构自主发展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必须让学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人,成为自主发展的设计者、引导者、实施者、评价者和成就者。

  • 打造自主管理平台


管理的最高境界应当实现自组织管理,学校应充分营造学生自主管理的机制,打造自主管理平台,比如学生代表大会、学生联合会等,创造自主管理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领导力,引导学生实现自组织管理。

  • 建立自主实践机制


激发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在活动中认知生活、处理关系,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建立自主实践机制有两条途径:一是丰富校内实践活动,为学生社会性发展夯实基础。二是拓展校外实践活动,为学生终身发展搭建平台。

  • 鼓励自创社团


学校应支持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创造,做好社团管理,以此促进学生发展优势智能,实现发展的多元化与个性化。只要学生预备成立的社团,符合学校社团管理章程,通过团委审核,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创建,并自主开展活动。为了做好社团管理,学校可以成立社团联合会,并针对教师设立了社团认领机制,保证社团建设质量。

  • 引导自主学习与研究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破传统学习思维与时空边界,搭建个性化校本课程,综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批判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素养。




教师成长中心:以项目制为抓手,激发内驱力


点燃教师的内驱力,撬动教师生命发展,既要靠教师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和支持。项目负责制能让教师在明晰自己的工作重点的同时,根据自身能力来主动承担相应项目,有利于帮助教师历练统筹能力和协调能力,架构专业成长的新曲线和新模式。

  • 赋责

赋责给项目负责人,引领本年级课程团队,统整校内外课程资源,构建并实施统整课程。让其树立管理者意识,能充分调动团队的智慧,发挥群体创造力,引领团队持续发展。

  • 赋权


一是赋予顶层设计下的课程自主权,包括对课程的整体规划、内容设计、流程规划。二是赋予部门支撑下的资源调配权,后勤、技术、德育等部门共同为课程项目团队提供服务和支持;学校的功能场所,技术人员,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周边的大学资源等,项目负责人有权调配。三是制度规范下的财务自主权,并规范项目负责人的经费使用标准。

  • 赋能


一个合格的课程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课程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等。学校该如何赋能,让他们具备这些能力?一是认知赋能,通过课程理念,设计思维、清单革命等方式,提高老师们对课程的认知。二是技术赋能,以科技创设高效教学场景,完善智能化教学链条。三是资源赋能,充分调动课程资源、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大学资源等,工课程项目组使用。四是工具赋能,为项目提供课程开发工具,以及课程管理工具等系列支架工具,可操作,可复制。五是空间赋能,营造开放而有创意的空间,赋予人创造力发挥的可能。




学校后勤:理念升级,赋能一线教学


后勤关系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尺度。后勤主任尽职尽责,是学校之福,后勤主任的工作,更需要不断革新,才能为前勤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 1.0:捂紧“钱袋子”,做好“大总管”

一方面,要扎紧入口,节约为先。比如,采购时把握一个原则——能省则省,能代替则代替,能共用则共用,做到物尽其用。另一方面,要做好节流,积少成多,比如对于消耗性物品,不一次性发很多,避免大家使用时大手大脚,养成节约意识。

  • 2.0:财权适当下放,实现财尽其能


简化流程,适当下放一些经费使用权给班主任及教研组长,快速响应老师们的需求,提高管理效能。

  • 3.0:大数据调控物资,实现物尽其用


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服务做得更精准,能按需将物资给老师们一次性发放到位。这样既减轻自身的工作量,也给老师们节省了不断领取物资的时间,且保证没有浪费。不仅如此,这些数据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务部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 4.0:厘清服务对象和标准,找到服务边界


清楚自己的服务对象是谁,清楚自己的责任边界,降低沟通成本;实现推行“一人多岗”发挥员工所长,鼓励一线教师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实现人尽其才。

  • 5.0:做好预算,理清规划


将重要工作前置,促使部门负责人提前思考自己的工作规划,提升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规划意识,精准定位意识。




信息中心:提升素养,做好后台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技术赋能教育、为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需要关注和提升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素养。

  • 素养一:充分理解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信息中心要懂得把握技术给教育带来的趋势和变化,懂得握住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并通过流程再造,鼓励师生积极尝试,实现课堂的改变,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 素养二:切实提高信息化行动力


要善于运用专家力量,包括教育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共同形成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和特色规划;依靠高科技企业,运用市场手段来推进建设,学校只提供教育教学经验和信息化内容;充分依靠骨干教师,通过骨干教师来引领新技术应用,坚持不懈地推进;聚焦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从应用层面出发,让教师体会到真正的进步和突破;变上级部门政策的被动执行者,为基层应用创新的主动推进人。

  • 素养三:关注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判断


要以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为导向,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促进教育教学多样化为导向;聚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推进技术无痕化,实施技术极简化;体现技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精神品质和创新素养。




学校图书馆:全阅读课程体系,让馆藏“醒过来”


学校图书馆的本质是一个提供资源、推动阅读的地方,引导学习永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如何引导?构建全阅读课程体系是关键。因为只有课程的保障才能做到全员参与,全科参与。

  • 学会用图书馆是前提


要提高馆藏的利用率,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图书馆馆藏的利用能力,学会通过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基于此,图书馆利用教育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开发一套贴合学生的图书馆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找书、做研习报告、阅读和使用工具书等。

  • 打造全阅读课程体系


一方面,依托图书馆资源,融合学科教学,链接真实生活,开发开放有活力的阅读课程群,力求阅读内容多元,阅读方式多样,阅读过程真实,阅读评价客观。另一方面,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在基于合作的、个性化的、体验的、探究的、问题的、网络的、对话的、游戏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中,使师生习得“阅读”这一学习工具和研究方法。此外,还可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打通阅读与生活之间的壁垒,让学生体验“从阅读中学习”的愉悦感、获得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思享 | 刘可钦:提升学校实施新课程新课标的实践转化力
中小学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价值、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谢家湾学校素养导向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
马云创办的云谷学校,为何对教师素养有这4点特别要求? | 头条
教师专业发展根基在校本
2022.06封面报道 || 提升学校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的实践转化力
如何让校本教研更真实发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