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环太湖骑行日记(18-09-01)

环太湖骑行日记

Day1.

2018年09月01日  星期六  上虞:多云,杭州:多云,嘉兴:多云转阴有间断小雨,湖州:阴有雨转多云

策划了半个多月的环骑太湖,今天终于成行了。

出发前检查了自己带的东西:内衣裤2套(其中1件速干衫)、沙滩裤1条、分体雨衣1套、袜子1双、折叠式衣架4只、晾衣绳1根;毛巾、牙膏、牙刷1套;内胎2条、气筒1只、截链器1只、内六角1套、补胎工具(含胶水)1套;车灯1只、手电1只、手机1只、背夹式充电宝1只;藿香正气水1盒、创可贴若干;茶水5瓶、零星休闲食品若干。

关于环骑太湖,这是一条非常成熟的骑行线路,沿途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补给和住宿非常方便,万一有应急,处理也不会有问题,迟迟下不了决心还是缺少勇气,再有就是缺少时间。

最近看了不少其他骑行爱好者的骑行路书和攻略,有所启发,在这基础上我编制了环太湖骑行的计划、路书,大致线路是:上虞=>(沥东)致远中大道=>曹娥江世纪大桥=>(杭州)江东大桥=>(湖州)太湖边=>顺时针环太湖=>(湖州)太湖边=>上虞。

从上虞出发到太湖约140公里,来回就是280公里,环太湖一圈约300多公里,整个环骑路程大概约600公里的路程。计划骑行时间三天,这也是这次环骑太湖3天600公里计划、路书编制的初衷。

原先估计有人响应,但无人跟骑,实际情况也是“吃瓜群众”很多,但真正参加骑行就三个,当然主要是没有时间(我们群里绝大多数是学生)。我先前是有过万一没有人响应就自己一个人独骑的打算的。

今天约定是5:30同@海棠、@CHF在沥东的致远中大道、城东路口集合的。结果@CHF是开着车过来的,泊完车以后向@丁丁发了一条微信,就正式开始这次骑行活动。

从杭州到太湖边没有直线公路,要从大大小小的县道、村道上去绕的。路上许多路段在修路,比如柯桥区的齐贤村、新围村这个路段五月份骑上海时已经在修了,到现在还在修;还有在海宁市沈士镇西面的大桥路整个路段全部封闭;过湖州市织里镇以后的珍贝路也是封闭了一段;其他断断续续维修路段很多,骑行非常不便,而且也影响了骑行速度。

到桐乡市洲泉镇西一个叫锦绣江南小区附近时,天上飘起了雨滴,这时时间是10:45,接下去要经过的镇是湖州市善琏镇,距离16公里左右,原计划是在善琏用午餐的,怕在途中淋雨,就提前在这里用午餐,权作躲雨了。午餐照例是面条,在面店洗了脸、补了水也喝了大量的水。最后一直到吃完饭这场雨也没有下来。

在11:40分开始下午的旅程,在湖州市双林镇的盐湖公路上走岔了,绕了一个小弯,多走了大概2公里路程。

下午2:15左右,我发现后轮胎压不足,停下打气,打气后胎压又很快下去了,就让@海棠、@CHF先行一步在太湖边等我,我换了一个内胎(事后检查,不是扎的,是以前被钢圈内衬“割”的,老“伤”,慢性漏气)。

到太湖边会合是14:50分,这时我们已经骑行了150公里路程,比原计划慢了一个小时左右。稍事休息以后,赶紧向月亮湾方向骑行,同@丁丁会合。

@丁丁从老家安吉出发,时间大概是早上5:40分,按理他到月亮湾要比我们早得多,但我们在洲泉吃午饭的时候他也发现有雨滴,而且雨还是真的下了,而且下了三个小时,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他在一个桥洞里躲了三个小时的雨,结果耽误了午餐,当然他还是先于我们到达月亮湾。

15:50同@丁丁在月亮湾会合,骑行距离165公里。在月亮湾玩了一会儿,开始向长兴出发,过“百叶龙大桥”已经是傍晚17:50分了,骑行距离约180多公里。天色已经灰蒙蒙了,大家的肚子也饿了,原计划是到夹浦镇晚饭、住宿,大概还有10公里的路程,最后决定还是在长兴市区吃饭住宿。

进长兴市区天已经全黑了,吃了晚饭,找好了“汉庭连锁酒店”已经是19:30了。

今天骑行里程194.4公里,均速19.88公里/小时,全程时间14:39:15,运动时间9:46:46。

今天骑行基本没有遇逆风,骑行还是比较轻松的,天气也不错,太阳不是很猛,除了@丁丁遇雨,我们三人都没有淋到雨。

前150公里是赶路,到太湖以后应该开始“游”了,但前面路程耽搁了,基本也没什么“游”,只是在月亮湾停留了约半小时吧。

同年轻人出去有一点是好的,找旅店非常方便,他们网上可以找,方便。但觉得200多元一晚的旅店不值,就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早要出发了。

到酒店以后洗了骑行服、内裤和臂套腿套,骑行裤不敢洗,因为有衬垫,洗了一定不会干。住酒店凉衣服确实是个问题,我带了折叠衣架和凉衣绳,竟然没有拴绳的地方。一天骑行下来,里里外外都浸透了汗水,衣服一定要洗,但洗了不会干怎么办?有解吗?

一天开支:午饭(菜汤面+荷包蛋)10.00元,晚饭(集体消费,点了五个菜:干锅花菜、水煮鱼、番茄蛋汤、炒三丝、干锅包心菜,一共140元)35.00元/人,住宿标准间(208元/间)104.00元/人,冷饮2.00元,合计151.00元。

Day2.

2018年09月02日  星期天  长兴:阴,宜兴:多云,无锡:多云,苏州:阴到多云,阵雨

早上约好5:00准时出发,到太湖边上去看日出。小伙伴们都很准时,我们出发的时候天还乌蒙蒙的。

昨晚打雷了,但听起来很远,骑了五、六公里,天色开始由灰转白,才看清马路上还有一摊摊水,想来昨晚或者今晨长兴是下雨了,看看天色东方没有发红的迹象,估摸着今天的日出是看不到了。回到了昨天骑行结束的“百叶龙大桥”北桥堍,这里是太湖湿地公园,有个观景台可以看太湖全貌。天还是阴阴的,估计太阳是出不来了,我下到了下一层兜了一圈,忽然发现东方的天边有一片域发红,赶紧又回到上面,看到太阳正从云中露了出来,也就短短四、五分钟的时间,又钻进云里去了。

日出也算看到了,赶紧去夹浦吧,早饭还没有吃呢!到夹浦镇大概是6:25左右吧,路边有个点心店,进去以后老板也挺客气,让我们到里面有空调的房间里,我要了一碗馄饨(8元)、一碗牛杂面(15元)。众人吃完,开始今天的骑行。

夹浦开始往宜兴方向走G104国道,这段国道线,确实与其他国道线不同,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两边的樟树看起来都有20多年的树龄,树冠遮在道路上面把公路变成林荫大道。夹浦与宜兴的丁蜀镇只隔开一个父子岭,岭顶还有一个小小的公路驿站,驿站路边公路的里程碑正好是G104-K1314,这是骑行者拍照留念的好标志,所以这块里程牌做得特别大,也很考究,估计就是给人们拍照用的。

下了父子岭不久就是省界了——浙江和江苏的分界。出省不久,@海棠的后车胎没气了,赶紧换胎,@海棠是个刚入坑的新人,只有换胎的理论知识,从来没有实操过换胎,还是@丁丁帮他更换的,整个换胎过程并不顺利,装内胎的时候不知怎么不小心把新内胎搞破了,等于换了二次,前前后后花了大概半个多小时。

再往前就转入S230省道,这条省道起自宜兴丁蜀,止于吴江七都,许多环太湖的江苏段都是沿这条路走的,我的环太湖路书的头尾也都是在S230上,中间尽量沿湖没有安排在S230。但今天下午也改变了,这是后话。话说@丁丁说膝盖疼,骑不动了,怎么办?只有让他回,所以@丁丁到宜兴后搭乘大巴回家了。

在分水村附近,我们转向了,拐入环太湖路往灵山景区方向骑行。一直到马山镇,本以为这一带都是别墅及高档旅游度假区,没有我们消费的地方。到了马山镇,发现这里全是一些新开的小店铺,到也干净整洁,就在一家牛肉面店里用了午餐,这里的牛肉面分大份(20元)、中份(15元)、小份(10元)三种,各人要了一份中份的。

席间讨论行程已经耽误,怎么办?我知道,@丁丁的中途退出,对二人的信心有所打击,加上第一天尽管路程不少但到长兴城里住夜,没有去夹浦,无形中落下了近20公里,上午修车又耽误了十几公里路程,今天晚上要赶到吴江有难度。@CHF说,3日他一定要赶回上虞,问我有什么办法?我说我一定让你们今晚在吴江住宿,至于后天(3日)怎么回上虞,晚上再议吧。

下午要把耽误的二个小时路程追回来,只有把鼋头渚、东山半岛、西山半岛的骑行路程全部去掉,直线,走S230省道。吃过午饭,抓紧出发,绕过太湖十八弯以后,直奔S230省道。下午骑行的主题就是赶路,除了在十八弯雷渚亭这里稍作停留拍了几张照片,在环湖路、望山路口停留拍了照片以外,几乎就没有停留。

下午开始时的太阳还是很猛的,到了无锡和苏州的市界,天开始转阴了,后来居然下起雨来,在两市的结合部,前不着后不着店,周围除了建筑工地就是田野,躲雨的地方都没有,只有在大树下躲一躲,幸好雨来得猛去得快,来势汹汹一晃就走,人没淋湿。

雨走后,继续赶路,进入苏州界以后,@海棠和@CHF已经断水,骑不动了。当他们四处找水时,前面有一家加油站,喜出望外,赶紧补水,看冰棍里有听装的绿豆汤,也各人来一罐。这里补充了水,喝了绿豆汤,也稍稍休息了一会,精神足了,脚下也有劲了。

在苏州工业区附近,@CHF忽然肚子不舒服要内急,说是绿豆汤喝坏了,马上要找厕所,周围都是工厂,哪来厕所?一边骑行一边留心周边有没有医院或大商场,还好前面有一所科技孵化中心,到里面去如个厕应该没有问题。眼看着夕阳西下,我们已经过了木渎,经过长途“奔袭”,必须补充能量了。这里应该离吴江大概还有20公里路程,已经是同城了,夜间公路照明也很好,干脆就在附近找点吃的,吃饱了肚子再走。

在东太湖路(木东路)附近找到一家“土灶头”,要了一份大份的骨头,再加豆腐、白菜、金针菇什么的。骨头上来可真是一脸盆,最后还是没有吃完。化了193元,反正由@CHF结账,到时候统一结算。

吃饭的时候,说起明天返回上虞怎么走?@CHF是真的急着要返回,不然会影响后天的工作,@海棠我看是信心不足,有点累,更主要从来没这样长途骑行过本来心里准备就不足,也想早点回。既然这样,我谈了我的方案:要早点回家,各找各“妈”——同家里联系,让家里派车到嘉绍大桥北来接,这样只要骑行到嘉兴的尖山过去一点就行,明天只要骑行80-90公里就可以了,中午就能到家。

二人同意我的方案,抓紧同家里联系,至于我,想过几个方案:1、同他们一起走,让老婆开车到嘉绍大桥北来接;2、干脆回上海休息几天;3、走近路返回上虞;4、按原来的计划骑完全程。再说吧,我一个人反而好对付了。

吃饭的时候@CHF联系了住宿,吃过晚饭,就按导航去宾馆了。@CHF订的是“锦江之星”,在吴江的东面,快到同里古镇了(其实已经是同里辖区了)。辛亏我们没有赶到吴江去吃晚饭,要不这场雨非淋不可,在去吴江的路上,道路是很湿的看来雨刚止。夜骑除了光线不好,人到是很爽,不像白天身上汗津津、湿哒哒、黏糊糊的,光线不好但车少人稀,骑行速度一点不慢。赶到宾馆已经八点多了,@海棠和@CHF住标间让我住单间。

今天骑行了190.6公里,均速19.49公里/小时,全程时间15:09:12,运动时间9:46:43。(骑行轨迹编号:51292798)。

安顿好以后,@海棠和@CHF来告诉我,他们已经同家里联系好,家里派车来接,问我打算?我答骑完全程,我明天早点出发。

洗完澡,洗了骑行服、内裤和臂套腿套,骑行裤还是不敢洗,但今天的衣架正对着空调也把骑行裤挂起来吹着,明天会好许多。

昨天手机电没有充满,今天可一定要充好,否则明天走差路可糟糕了。临睡前把手机和充电宝都搞好才放心。

一天开支:早餐22.00元,午餐37元/3,晚餐193/3,住宿372/3,水4.00元,绿豆汤4,00元,合计付了230.00元。

Day3.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吴江:多云,湖州:多云,杭州:多云,上虞:多云转阴有阵雨

早上一切收拾停当,五点不到,同@海棠和@CHF分别发了微信,问他们什么时候出发,我打算五点准时走。本没指望他们回信息,结果很快就收到回信了:他们打算五点半以后出发。那么我就一个人先出发了。重新对骑行路线作了规划,今天的骑行距离是197km,实际肯定是超过200km了。

同昨天早上一样,天还是乌黑的,好在有手机导航,不怕走错路。早上天凉快、车也少,拐几个弯以后就上了S230省道,上了S230以后就只管骑车就是了,反正最后就是七都镇。

6:40,到了七都镇界,已经骑行了快40公里,早上在交房卡的时候在柜台上拿了几颗糖,对付着到这个时候,肚子确实饿了。由于对当地不熟悉,怕走冤枉路,赶紧问路,在前方不远有早餐供应。那是工业区,路边有早餐摊,要了半斤面饼、两个茶叶蛋、一碗豆粥,花了8元钱。反正肚子饿了吃什么都香,美美地吃了餐早饭,又踏上了征程。

骑行是南太湖舒适,车少路况好,骑行道挨着太湖,心旷神怡。七都到前天环太湖起点也就十五、六公里路,当我在“研究”当地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溇”时,有一车队过去:统一黄马褂,背后印“九峰寺”,大多数是中老年妇女。上前同领队和压队的聊了几句,知是上海松江出发到九华山去的,行程400公里,计划骑行4天。征得他们同意,一起合影留念。

太湖环骑结束,珍贝路在修,往南拐了以后就就毫无“方向感”了:这个地区水网密布,除了集镇就是田野,一边问路、一边看骑行地图,终于到了织里镇。接下去就按路书导航,七拐八绕骑行了。上午的天气还是热的,反正是一瓶瓶灌水(今早上我把宾馆里提供的两包茶叶都泡了茶,灌了5瓶,出发时带了7瓶水,我觉得还是喝茶水舒服),快到洲泉的时候,热得受不了,在小店里连吃了2根冰棍降降火。到洲泉镇是10:50,骑行了105公里,上午的任务应该“完成”得出色的,找了家面店吃饭、歇息。午餐是菜汤面+2只荷包蛋,一共10元。吃了午饭,继续大量补水,还灌了二瓶水下午喝。

11:20出发,下午1:30到江东大桥,总骑行里程是143公里。3:20到柯桥马鞍镇新围路时开始下雨,到致远大道时雨下得很大,尽管我带了雨衣,但觉得没必要穿,快到家了,一身汗总要洗的,再说穿雨衣也还是一身水:雨衣外是雨水,雨衣内是汗水。过曹娥江大桥后非机动车道都积水了,把骑行速度降了下来,慢慢地雨也小了,但滴滴答答还是不停,一直到了江东路,雨总算是止住了,我也快到家了。到家正好是下午五点。

今天骑行了208.13公里,均速19.82公里/小时,全程时间12:04:39,运动时间10:30:07。(骑行轨迹编号:51381464)。

一天开支:早餐8.00元,午餐10.00元,冷饮3.00元,合计21.00元。

回头说说@海棠和@CHF两人今天的骑行经历:两人5:40出发,骑行了近二小时在平望镇吃的早餐,到嘉兴市王江泾镇S202省道蒋西港附近分开。

@海棠到海盐的时间是12:43,骑行距离92.26公里,均速19.08公里/小时,全程时间,7:02:06,运动时间4:50:08。(骑行轨迹编号:51364448)。

@CHF骑行到王江泾镇S202省道蒋西港附近的时间是9:11,骑行距离39.7公里,(骑行轨迹编号:51354748)。后来家里派车接回上虞。

小结:

回顾三天的骑行,有必要总结一下得失:环湖骑行基本成功,至少我是按照原来的规划骑完全程的,达到了我先前环湖的目的。作为骑行,一般爱好者有三种类型:竞速型、距离型和旅行型。这次环湖应该算距离型的,也可以说是训练型的,三天600公里对老鸟可能不算什么,可对我们这个团队来说就是挑战,也许入坑以来从没有经历过这么大运动量。

但这次编制的环太湖骑行的规划是带有景点游览的,也就是旅行模式,那么明显是缺乏对旅行景点的时间安排。这次环湖,除了第一天下午在“月亮湾”游览了一小会儿,第二天早上在太湖边观日出,其余都在“赶路”,根本没有在一些好的景点停下来的时间。我今后的骑行的目标是旅行型,因此通过此次环湖,对今后的骑行计划的编制,心里有谱了。

至于骑行团队,毕竟是松散型的,最好也就3-4人一组,相互有照应,又不会因人多而拖沓。如果人多,也按3-4人拆成若干小组,正常情况下团队一起骑行,发生情况小组留下来陪同,避免整个团队因为一个人而等待,浪费时间。

这次骑行也暴露了个人补给的一些不足,主要是意识上的准备不够充分,认为途中补充很方便。比如水,等水喝完了找水、买水就浪费时间了。所以外出骑行,补给上第一是水,起码保证半天饮用水;第二是电,要保证手机的一天用电,如果落单,可以自己用导航赶上大部队;第三,打气筒、备用内胎、剥胎撬杠,必须备好。

<完>                        

杰  成稿于2018-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路上的十种益友,有一个便是福气
痴人的梦想------天下公平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1)
紫藤花赋(音乐片)五月初夏,紫藤婀娜。一簇簇淡雅细碎的花瓣纷纷扬扬随风摇曳...
人生自我调节要诀之四【生活起居-(3)】
人到中年,做好这3件事,就是在赚钱(看完彻底清醒)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