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招 | 数学课堂提问的N条策略!


课堂提问五大策略


包逢祺


课堂上,有效的提问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及时讨论和交流,提醒教师合理调整教学步骤。


防止低效性提问


所谓低效性提问,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能很好地促使学生产生思考、质疑、探索,导致课堂出现“启而难发”的局面。


在小学二年级《认识乘法》一课上,一名教师为了创设情境,投影出图片后问道: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有学生说,图中小鸡和小白兔在野外玩;有学生说,图中有大树和草地;还有学生说,水中有小鱼在游……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五六分钟过去了。


是这幅图片有问题吗?并不是,而是教师的设计有问题。教师的提问并没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没有让学生发现图片中动物数量的关系,所以才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教师要避免这类低效性提问。




设计开放性提问


所谓开放性提问,指思路较为广阔、答案不唯一的提问。在教学中,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不仅会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想法。在开放式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教《角和直角》一课时,我请学生找出图形中的直角。学生发现圆中没有直角,我顺势问道:谁能制造一个直角呢?此时学生情绪高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进行尝试,哪怕是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非常乐意去尝试。


用好追问性提问


层层追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最为真实的表现,也是对课堂生成的有效利用。


比如,在教《倍数与因数》一课时,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这样去教。教师说,请找出2的倍数。有学生答,2468。教师问,你是怎样找的?学生回答,21倍是222倍是423倍是624倍是8,所以2468都是2的倍数。教师追问,还能找出哪些2的倍数?有学生答,10121416。还有学生补充说,18202224。教师接着追问,你们找得完吗?学生恍然大悟,根本找不完。


于是,教师接着追问,你能用一个词表示2的倍数的个数吗?学生回答,无数个,无限多。教师接着追问,2的最小倍数是几?最大的倍数呢?学生回答说,2的最小倍数是2,没有最大的倍数。教师就是用这种一次次的追问,让学生对倍数问题有了基本的理解。


把握适度性提问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注意深浅适度,防止过难或过易。浅显的、随意的提问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超前的、深奥的提问又会使学生不知所云,难以形成思维的力度。


例如教师提问,将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学生可以毫不迟疑地回答,分为3类——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这种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信息量过小。但如果把问题改为,将所学图形(三角形)进行分类,想一想可分为哪几类?各按什么分类标准?拿到此题,学生需加以思索才能回答。这种提问扩大了问题的广度,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概括能力。




慎用不明确提问


教师提问的语言表述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不清。如“看到此题,你想到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不好回答。又如“观察这两个数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学生也很难回答,究竟是问每个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是问两个数列对应项之间的数量关系?


提问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比如,有教师教“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问道:“1/21/3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有学生答:“都是真分数。”还有学生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并不明确。如果教师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到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还有,在提问时,对句子较长的问题或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应适当重复一遍。而对一般的问题,则应提倡只说一遍,以免让学生养成不注意听讲的坏习惯。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如皋市丁堰小学)



我这样设计课堂提问


罗世星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问是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那么,究竟该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提问针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都有重点难点,提问应该围绕这些核心展开。


例如,在教“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学重点是掌握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难点是怎么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整除。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如2468……然后提问:“能被2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2的倍数”,此时教师进一步追问:“这类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学生不难总结出“个位上的数都是02468”。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提问成为课堂的“兴奋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认识“已知数”和“未知数”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数。比如说,你今年几岁了?


生:12岁。


师:知道你爸爸今年多大吗?


生:36岁。


师:像这种现在都知道的数,数学上取名为已知数。再请你告诉我,你知道你爸爸银行卡里有多少钱吗?


(生摇摇头)


师:你用摇头的方式告诉了我,你并不知道你爸爸银行卡里有多少钱,就是说现在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像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理解“已知数”和“未知数”,轻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较难问题创设阶梯式情境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把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分解,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问题核心,最终求得问题的解决。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以设计成层层递进的提问:


1)前面我们学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但是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


2)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分母不同的分数能直接相加吗?


3)怎样才能使它们可以直接相加?


4)用什么办法使两个分数的分母变得相同呢?


通过这些有序的启发,学生理解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的算理,并能准确地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提问尽量训练学生运用知识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例如,在学习“方向”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教学生早晨起来面向太阳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就行了,还要让学生在了解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比如,教师可以提问:你知道学校的大门是朝哪个方向吗?你知道你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吗?你知道学校在你家的什么方向吗……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要点,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中。同时,还能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


此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提问要面向全班学生


课堂提问的面应尽可能宽,不仅要提问优等生,也要提问中等生和学困生。不过,提问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分别对待,较简单的问题由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回答,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回答,使所有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尝到参与的意义和成功的快乐。


提问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教师在提问之后,要留有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再指名回答,践行“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的理念。


重视课堂提问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有时千变万化,教师应根据课堂上教与学的发展状况调整教学策略,一旦有新观点或新问题生成,教师可以当堂设计一些问题,调整或改善教与学的活动。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每一个教师对此都应该抱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上犹县黄埠中心小学)

内容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冀教五年级数学下册2.4最小公倍数导学案
新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中国教育论坛网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怎样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学会反思
数与代数之公倍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