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有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


龙应台女士曾说:“人文素养,是在涉猎了文、史、哲学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人文‘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不能有人文素养。对此,我一直奉为圭臬。


我想,作为教育者,这个“人”既指教育的对象——学生,也应包含教育者自己。做有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就是做能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关怀学生、提升自我的语文老师。


先说对学生的关怀。


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全国教育界的通识。如何将语文课堂活跃起来,成为师生互动的课堂,如何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释放文化的魅力,成为师生能力的增长点,是我们语文老师会特别关注的话题。在这一话题中的“主体”角色,就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意味着我们必须关注、培养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等。其中,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和熏陶,尤为重要和迫切。


将语文学习过程窄化为语文课堂的话,我有以下三个不成熟的想法:


一是课堂上的的平等和包容。数理化可以有多种解法,但结果只能有一个,但语文连结果都可能是多样的。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更注重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课堂上的提问、引导、讨论,老师应明确判断,积极评价,包容那些个性化的思想。教鲁迅先生的《范爱农》时,我问学生:范爱农与鲁迅经历相似,个性相似,为何范爱农没成为鲁迅?或者,为何鲁迅没有成为范爱农?这是一个没法有标准答案甚至参考答案的问题,只要能根据文章内容和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来答,言之成理即可。又比如教鲁迅先生的《雪》时,我问:鲁迅先生更欣赏、敬佩北方的雪,那么你自己呢?学生有的说喜欢北方的雪,这是和作者取得了共鸣;有的说还是喜欢江南的雪,这是一种对自我的坚持,正符合北方雪的独立个性,又有何不可?这种平等的交流、包容的态度,一定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我坚信,有平等包容的人格才有平等包容的课堂,有平等包容的课堂才有平等包容的学生。当然,我们也要警惕以包容为名放任学生的胡言乱语,只是这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就不举例说明了。


二是课堂上的的积极、主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如何表现在课堂上呢?一方面,课堂上有问题一定要解决,不能留给学生老师避讳问题、害怕问题的印象。另一方面,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愚溪诗序》是一篇自读课文,一般简单读一读、处理一下字词就可以了,但我们也可以思考:柳宗元借山水、借老庄寻求精神上的突围,他成功了吗?全文的愤懑自嘲之意消除了吗?由此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探究,正好使全单元的教学内容能融合在一起,也能激发学生读古文、学古文的兴趣。又如鲁迅先生的《药》,备课时我阅读了大量与文章和鲁迅先生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一一呈现,整体显得丰富、清晰、有深度,我告诉孩子们:读一本书只是读书而已,几本书参照着读就可以算是作研究了。我特别认同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能引导学生自己问问题,直至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是主动学习的重要体现。


三是课堂上的自律、严谨。自律和严谨好像是很古板的词汇,似乎与温和的“人文”素养没多大关系,与“美丽”而“多情”的语文也没什么关系,但我却认为这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强调:“只有对能自律的人,能负责任的人,我们才能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自律、严谨是老师应该树立的一种形象,这一形象的树立会让你的课堂变得有序,即使是课堂讨论,实效性也会更强,而不是一说讨论,就叽叽喳喳胡说一气,与讨论内容有没有关都不知道。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在自律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正如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全部阳光,工作的细微之处就可以展现出你的人格魅力,你对学生的影响就在细微处发生化学反应。


搭一个平等的舞台,修一条主动的道路,给一严谨的示范,这就是我对语文课堂关怀学生、体现人文素养的粗浅理解。


再说对自己的提升。


从教以来,听过近百节公开课,有校级的、区级的、市级的,乃至于全国大腕的。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都有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对教法的探讨。评课时,多是评教法,谈文本,很少听到谈授课教师这个活生生的人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为什么?因为人是课堂的主宰,是课堂的灵魂,他的价值观、人格、性格、学识、情感、情绪等无不影响着每一节课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应该谈谈上课的人。这样听课老师也许能有更多的收获。


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角,要关注学生……那老师呢?老师就不值得关注,不值得研究?别忘了,只要老师一进课堂,真正决定一节课效果的就只有这一个人了。老师可以讲得很出彩,读得很煽情,设计得有惊喜,学生很享受,有收获……但老师也可以混,也可以平淡,也可以漫无目的、无精打采……人,才是第一位的。课程标准改革了,作为执行者的老师绝不能被忽略。所谓的新方法新模式对这一类型的文本有用,不一定对其他类型的文章有用;对这一程度的学生有用,对其他程度的学生可能就没用;对这样性格的老师实用,对别样风采的老师可能就不适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都是老师思考总结的成果,实施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请永远关注自己的基础——做有专业素养的语文老师。


语文的基本能力是听说读写,那么老师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不能太弱。因此,语文老师最好有良好的交际能力,有专业的语文知识,有较强的语文技能。先以语文知识为例:语文的学科专业性并未真正明确,语文自身的人文性,语文内涵的丰富性,语文知识的模糊性,决定了语文的知识和能力在现阶段不可能有明确的界定,语文的知识量注定很广很深,教师只有储备丰富的文史哲等各方面的知识,才能应付得了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


再以基本能力中的“说”为例: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也应该是一个好的“外交”人员。课堂上,我们的“演讲”功底弱,势必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反之,一次成功的朗诵也许能胜过我们千言万语的讲解分析。我们的“外交”能力差,课堂交流就会欠通畅,师生交流会大打折扣,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这最是展示我们语文老师语文素养的地方——我们所讲的话要有语文特色,要有美学思维。尤其是课堂上,要让咱们的学生体会到词汇的丰富性,体会到句法的灵活性,体会到语言的逻辑性,引导学生走上喜爱语文的道路。



李镇西老师说:“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他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以此让我们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建杰:拓宽教学视野,让人文精神走进高中语文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命题研究的新思考
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
教学反思: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语文课上如何对待学生的“出错”
语文老师怎样提高语文素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