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巴唑是治疗外周面神经麻痹、脑供血不足的常用药,服用注意4点

20多岁的小张是一位外卖员,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每天都需要在户外长期奔波,并且为了赚点钱,小张每天都送10多个小时的外卖,所以每次下班后他都感到浑身疲乏、乏力。最近天气变冷了,但是小张为了挣钱依然长期在外工作,风雨无阻。


3天前,小张睡醒后突然发现自己喝水会漏水,照镜子后发现他的脸歪了,并且左侧的眼皮也耷拉下来了,他害怕是中风,于是连忙来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给他完善颅脑CT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经过系统的神经检查后,小张最终被诊断为外周性面神经麻痹,并且给他开具了激素、地巴唑和甲钴胺,并且嘱咐小张最近不要再工作了,定时定量服药

小张会依照医嘱进行服药3天后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效果,反而发现自己变得容易出汗,并且有轻度的头痛,他害怕是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好,于是连忙来到医院进行咨询,医生检查向小张解释道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周期在2周左右,小张还在急性期,所以还需要再服用一段时间,而小张变得容易出汗、头痛,这其实是地巴唑的副作用之一,但是不需要停药,只需要适当减量就行了。于是医生给小张调整了用药方案后,小张的不良反应果然好了很多,连续治疗2周左右,小张的面瘫就逐渐恢复了。

一、地巴唑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地巴唑是临床常用的肌肉松弛剂之一,其对于平滑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血管平滑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等具有明显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防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胃肠道痉挛、轻度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其作用机制复杂,所以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多种不良反应。


地巴唑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其不仅仅对于外周平滑肌具有明显疏松作用,同时也可以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多种中枢系统疾病。

首先,地巴唑对于紧张的平滑肌具有明显的作用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地巴唑具有类似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作用,其可以与平滑肌表明的钙离子通道结合,阻断钙离子的内流,从而有效解除平滑肌的痉挛,这种作用对于头面部的血管和胃肠道最为明显,地巴唑可以有效解除血管痉挛,从而改善头面部供血,同时也可以解除胃肠道的痉挛状态,缓解胃肠道痉挛导致的腹痛、腹胀等不适。

其次,地巴唑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轻度兴奋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地巴唑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的代谢和分泌,特别是对5-羟色胺的代谢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导致5-羟色胺的代谢速度加快,产生一定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这导致临床上有患者服用地巴唑后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的表现。

最后,地巴唑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地巴唑可以通过舒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来达到降压的目的,但这种降压效果很弱,并且由于地巴唑在人体中代谢速度较快,因此往往需要大剂量、多次服用才能达到降压的效果,临床上仅作为轻度高血压的预防性用药,或者与其他类型的降压药联合使用

二、地巴唑可以治疗这4种疾病

地巴唑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其中以血管痉挛性疾病和胃肠道痉挛性疾病为主,但是在治疗不同疾病时地巴唑的使用剂量和方法不同,一定要注意对于不同患者的个体化用药,临床上地巴唑常用于治疗下面4种疾病。

1、轻度高血压

临床上的轻度高血压是指收缩压为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为90-100mmHg的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属于轻度高血压,如果不合并其他疾病(故高血脂、脑卒中等),并不主张使用一线降压药,而可以采用地巴唑进行治疗,临床上治疗轻度高血压时的服用方法为每次10-20mg,每日3次,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同时也不会有明显低血压反应

2、胃肠痉挛

胃肠痉挛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一种因为胃肠道剧烈收缩引起的腹痛、腹胀等不适,好发于儿童,特别是在服用寒冷、刺激性食物后常见,而地巴唑就是临床治疗胃肠痉挛的常用药。临床上在治疗胃肠痉挛时每次服用10-20mg,每日2-3次,可以快速解除胃肠道的痉挛,缓解腹痛


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地巴唑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常用药之一,其主要的作用是舒张颜面部的血管,增强颜面部的血液供应,加快面神经的恢复速度,临床上常与激素、甲钴胺等药物联用。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常用方法为每次5-1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2-4周,可以有效改善面部供血,改善面部功能

4、脑供血不足

血管痉挛是诱发脑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之一,血管痉挛导致动脉管腔狭窄,特别是好发与颈动脉和椎动脉,导致大脑出现供血不足,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而慢性的脑供血不足容易导致脑萎缩、脑卒中等中枢系统疾病。临床上常采用地巴唑来防治脑供血不足,服用方法为每次5-10mg,每日3次,可以有效解除血管的痉挛状态,明显改善大脑供血


三、这3种人要谨慎使用地巴唑

地巴唑本身安全性良好,规范使用下不良反应较少,但是由于其作用机制复杂,因此对于特殊人群使用时一定要谨慎,特别是以下3类人群。

1、低血压人群

地巴唑具有类似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作用(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这导致其可以扩张外周血管,导致血压偏低,虽然这种作用较弱,但是对于低血压患者而言却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从而诱发头晕、恶心、站立不稳、晕厥等不良表现,因此低血压人群在服用地巴唑时一定要监测血压变化,并且从低剂量用起。

2、失眠人群

地巴唑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因此少部分患者在服用地巴唑后容易出现睡眠质量下降,因此对于既往就患有失眠的人群而言,服用地巴唑后容易出现失眠加重,这种情况下需要调整地巴唑的用药剂量,同时配合维生素等辅助促进睡眠的药物,服用一段时间后即可耐受。


3、偏头痛人群

头面部血管过度扩张是导致偏头痛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而地巴唑主要功能就是舒张头面部血管平滑肌,改善头面部供血,因此有一定几率诱发偏头痛复发,导致出现剧烈的头疼、恶心、呕吐等临床反应,这时要暂停使用地巴唑,待偏头痛症状得到控制后再服用

四、科学服用地巴唑注意4点

地巴唑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脑供血不足不足的常用药,其本身安全性较好,但还是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科学服用地巴唑注意以下4点。

第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服用方法

地巴唑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用药方案不同,治疗高血压、胃肠痉挛时,每次服用剂量较大,约为10-20mg;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脑供血不足时,每次服用剂量较小,约为5-10mg。其次,由于地巴唑在人体内代谢速度较快,因此往往需要多次服用才会有明显药效,每日服用次数在2-3次

第二、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地巴唑对于外周血管和中枢神经都有一定作用,因此服用时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其中多汗、面色潮红、头疼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地巴唑对于头面部血管具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但不影响用药,大多数可以耐受;其次,极少数患者服用药物后会出现睡眠质量下降,这种情况下可以配合服用维生素、褪黑素等辅助改善睡眠;最后,地巴唑对于血压具有一定影响,特别对于低血压患者容易加重低血压反应,因此服药过程中药监测血压变化。

第三、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禁用,缺乏安全性数据;老年人慎用,需要从小剂量用起,注意血压变化儿童禁用,缺乏相关研究数据;药物过敏者禁用

第四、注意联合用药

地巴唑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时需要和激素、甲钴胺等药物联用,因为地巴唑本身不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只是作为配合治疗药物;其次,当地巴唑与降压药联用时一定要监测血压,防止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地巴唑是防治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胃肠痉挛、脑供血不足的常用药,但是并不能随意用药,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其次,一定要注意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发现后及时向医生反应。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巴唑:逐渐被取代的降压药物
地巴唑片
心梗常备药:阿司匹林、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哪个好?一文说清
硝酸甘油
地巴唑
肺动脉高压如何进行药物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