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付湿疹,中医有一个“万能方”,仅用2味药

夏季高温天气,人们除了防晒、避暑,还高度依赖空调、冷饮这些消夏神器。不过有一种不轻不重的病症很是烦人,它就是湿疹,让人不胜其扰。

湿疹是一种不规则的皮疹,属于过敏性皮肤炎症。

从表现形式看,有丘疹、水疱、渗出、红斑、结痂等;

从发病进程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病程少的几周,多的好几个月,反复发作。

从发病部位看,全身皮肤表面均可出现,但四肢、前胸后背、下腹部多见。

现代医学对湿疹的治疗,对应的是皮肤科,一般使用抗组胺药,或短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而且多见于外用激素类软膏、抑制剂等。

不过,皮肤是较容易耐药的,患者不得不加大剂量,或经常换药。但这些都不是防止湿疹反复发作、经常瘙痒的良法,中医的辨证论治或稍胜一筹。

湿疹的成因,多见于遗传或易过敏肤质、饮食诱发、乱用药或药物副作用、情绪和压力异常、睡眠长期不足、温度和湿度影响、接触有害的化学用品等。总的来说有内因和外因两大类,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医湿疹辨证,通常围绕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发病期,抓住“痒”和“疮”两大特征,如:

急性期湿疹,以小水泡、皮肤痒和红肿为主,成片出现,这是湿热蕴结的典型体现,要除湿。

亚急性期湿疹,小水泡不多见,但丘疹、结痂增多,这是郁而化热、脾虚湿蕴的体现,要补脾。

慢性湿疹,多见于皮肤暗红,又粗又厚,这是反复血虚风燥、湿热夹杂久拖不决引起,要祛风。

湿疹形成的基本病机,其实离不开三点:内有心郁之火,加上脾虚生湿,外有风湿之邪。治疗原则是补脾燥湿,疏解心火,除风湿外邪。

不过,由于湿疹男女皆有、老幼不分,全年皆可发生,但夏秋季较为集中,所以一定要在辨证基础上进行,具体是“五辨”:

1、辨进程,看看是哪一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治湿策略,除湿、补脾、祛风,稳扎稳打。

2、辨体质,对照中医九种体质类型,湿疹的表现和轻重也不同,论治要有侧重。

3、辨寒热,有的是寒证引起,有的是热证诱发,寒、热的方子不可混用、乱用。

4、辨虚实,这是重点,有的是虚证,如何用药;有的是实证,要注意什么,有的虚实夹杂,要辨准。

5、辨病因,在搞清体质、寒热、虚实基础上,分析病因,哪个是主因,哪个为辅,对症施治。

被湿疹困扰的人不在少数,中医摸索出不少良方和良药,这里说一个“万能方”,即在认清三大病机、实施五辨基础上开展,有的湿疹直接能药到病除,有的能有效缓解症状。

方子仅有两味药:

一是当归,补血第一药,是治疗血虚的名药,既补血,又行血,边行边补,改善血虚症状,血虚缓解了,风邪就待不住了,风邪留不住,那么伴生的湿邪也能清掉了。

二是苦参,带“参”字却不是“参”,属于四大苦药之一,既然味苦,一定是与燥湿有关,与利尿泄泻有关。苦参一边燥湿,一边给湿邪出路,湿邪的清除就大大加快了。

当归和苦参结合,一个养血,一个燥湿,基本对症湿疹的成因,所以对湿疹有不错的疗效。不过,由于湿疹患者众多,体质各异,还要根据血虚、湿热情况进行适当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痒先治血,中医止痒第一方,横扫湿疹 荨麻疹等一切顽固皮肤病!
UC头条:治痒先治血,中医止痒第一方,横扫湿疹 荨麻疹等一切顽固皮肤病!
中医治病,重在精准;我用一味苦参帮患者解决多年湿疹缠身
喻文球,湿疹治疗:湿热型、风热型、血虚风燥型
中医对顽固性湿疹有什么好药
患者口中的治湿疹“神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