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用:增值税留抵退税的16个案例


例1:2019年10月5日,某企业申报2019年4-9月的留抵退税,同时也申报了免抵退税。该企业2019年9月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00万元。10月20日,税务机关核准其免抵退税应退税额为50万元。11月5日,纳税人完成了纳税申报,且申报了免抵退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120万元。11月10日核准留抵退税时,应如何计算留抵退税应退税额?
解析:11月10日核准留抵退税时,该企业已于11月5日完成了纳税申报,最近一期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中,已扣减了50万元免抵退税应退税额。根据20号公告第九条第一项规定,因纳税申报、稽查查补和评估调整等原因,造成期末留抵税额发生变化的,按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因此直接以期末留抵税额120万元为依据,计算留抵退税应退税额。

例2:2019年10月5日,某企业申报2019年4-9月的留抵退税,同时也申报了免抵退税。该企业2019年9月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00万元。10月20日,税务机关核准其免抵退税应退税额为50万元。10月25日核准留抵退税时,应如何计算留抵退税应退税额?
解析:该企业最近一期申报表中的期末留抵税额,尚未扣减50万元免抵退税应退税额,根据20号公告第九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在同一申报期既申报免抵退税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的,或者在纳税人申请办理留抵退税时存在尚未经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的,应待税务机关核准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后,按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扣减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后的余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税务机关核准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是指税务机关当期已核准,但纳税人尚未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中填报的免抵退税应退税额。
因此,应以期末留抵税额100万元扣减免抵退税应退税额50万元后的余额50万元为依据,计算留抵退税应退税额。

例3:2019年10月5日,某企业申报2019年4-9月的留抵退税,同时也申报了免抵退税。该企业2019年9月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00万元。11月5日,该企业完成了10月的纳税申报,且申报了免抵退税,10月期末留抵税额为120万元,11月10日,税务机关核准其留抵退税为30万元。11月28日核准其11月申报的免抵退税时,应如何计算免抵退税应退税额?
解析:最近一期申报表中的期末留抵税额,尚未扣减30万元留抵退税应退税额。根据20号公告第十条规定,在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后、税务机关核准其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前,核准其前期留抵退税的,以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留抵税额,扣减税务机关核准的留抵退税额后的余额,计算当期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税务机关核准的留抵退税额,是指税务机关当期已核准,但纳税人尚未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22栏“上期留抵税额退税”填报的留抵退税额。
因此,以期末留抵税额120万元扣减留抵退税应退税额30万元后的余额90万元为依据,计算免抵退税应退税额。

例4:甲省某医用物资企业被确定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该企业2019年12月期末留抵税额50万元,年20201月销项税额150万元,进项税额160万元,上期留抵税额50万元,期末留抵税额60万元。
解析:根据8号公告规定,该企业属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由省级及以上发展改革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确定,对企业的纳税信用级别未做要求,可全额退还其年20201月1日以后形成的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不需要计算进项构成比例,也不受《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和《关于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4号)关于留抵退税条件的限制,可以在2月份完成1月所属期申报后,对1月份新增的增量留抵税额60-50=10万元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例5:某先进制造业纳税人2019年4月至21年204月取得的进项税额中,增值税专用发票1000万元,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1200万元,航空旅客运输凭行程单抵扣进项税额200万元,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100万元。年202012月,该纳税人因产成品非正常损失,此前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有50万元进项税额按规定转出。该纳税人21年205月申请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时,进项构成比例的计算公式为:(1000 1200)÷(1000 1200 200 100)×100%=88%,按规定转出的50万元进项税额不参与计算。

例6:年20205月-21年204月,某制造企业“化学纤维”的销售额占比为25%,“非金属矿物制品”的销售额占比为20%,“通用设备”销售额占比为15%,“橡胶和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销售额占比均为15%,还有房屋出租销售额占比为10%。该企业21年205月申请留抵退税时,“化学纤维”“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设备”三类产品合计的销售额占比为60%(超过50%),符合先进制造业纳税人的相关条件,如果该企业同时符合其他退税条件,可以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

例7:某纳税人21年205月至2022年4月期间共取得增值税销售额1000万元,其中:生产销售设备销售额300万元,提供交通运输服务销售额300万元,提供建筑服务销售额400万元。该纳税人21年205月至2022年4月期间发生的制造业等行业销售额占比为60%[=(300 300)/1000]。因此,该纳税人当期属于制造业等行业纳税人。
  
例8:某微型企业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00万元,2022年4月申请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时,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120万元,该纳税人的存量留抵税额为100万元;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80万元,该纳税人的存量留抵税额为80万元。该纳税人在4月份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后,将再无存量留抵税额。
  
例9:某纳税人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00万元,2022年7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20万元,在8月纳税申报期申请增量留抵退税时,如果此前未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该纳税人的增量留抵税额为20万元(=120-100);如果此前已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该纳税人的增量留抵税额为120万元。
  
例10:某制造业纳税人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取得的进项税额中,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万元,道路通行费电子普通发票100万元,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200万元,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200万元。21年2012月,该纳税人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此前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有50万元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转出。该纳税人2022年4月按照14号公告的规定申请留抵退税时,进项构成比例的计算公式为:进项构成比例=(500 100 200)÷(500 100 200 200)×100%=80%。进项转出的50万元,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分子、分母中均无需扣减。
  
  例11:某纳税人在2019年4月1日后,陆续获得留抵退税100万元。因纳税人想要选择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于2022年4月3日向税务机关申请缴回留抵退税款,4月5日,留抵退税款100万元已全部缴回入库。该纳税人在4月10日办理2022年3月(税款所属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可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22栏“上期留抵税额退税”填写“-100万元”,将已缴回的100万元留抵退税款调增期末留抵税额,并用于当期或以后期间继续抵扣。

例12:某大型批发企业(不属于小微企业),2019年3月底存量留抵50万元,2022年4月-9月的留抵税额分别为60、55、80、70、90和100万元, 4月-9月全部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由于纳税人连续6个月都有增量留抵税额,且9月增量留抵税额为50万元。如果该企业也同时满足其他退税条件,则在10月份纳税申报期时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留抵税额30万元(50×100%×60%)。假设该企业10月原期末留抵100万元,收到了30万元退税款,则该企业10月的期末留抵税额就应从100万元冲减为70万元。

例13:位于某市市区的甲企业(城建税适用税率为7%),21年209月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200万元。21年2010月申报期,申报缴纳增值税120万元(其中按照一般计税方法100万元,按照简易计税方法20万元),该企业10月应申报缴纳的城建税为:(100-100)×7% 20×7%=1.4(万元)。21年2011月申报期,该企业申报缴纳增值税200万元,均为按照一般计税方法产生的,该企业11月应申报缴纳的城建税为:(200-100)×7%=7(万元)

例14:某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兼有计算机制造和软件培训两项业务,从业人员100人,21年20营业收入600万元;2019年5月-2022年4月计算机制造业务销售额600万元,占全部销售额的60%。2019年3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120万元,2022年4月31日的期末留抵税额为80万元,2019年5至2022年4月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95万元,取得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取得的电子普通发票抵扣进项税额5万元。该公司满足14号公告规定留抵退税的各项条件。
1.该企业2022年5月申请并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
解: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14号规定,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本例进项构成比例=95÷(95 5)=95%
允许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存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80×95%=80×95%=76万元。
2.该企业2022年11月30日期末留抵140万元,由于5月已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该纳税人的增量留抵税额为140万元。假设此前未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该纳税人的增量留抵税额为140-120=20万元。

例15:制造业中型企业精密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信用为A级,无违章违规行为,也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该企业2019年3月期末留抵税额为200万元,2022年3月期末留抵税额为300万元。2019年4月~2022年3月累计已抵扣税额为1800万元,其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额1300万元,道路通行费电子普通发票20万元,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税额300万元,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180万元,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此前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有30万元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转出。

分析:

· 第一步:判定条件:4个条件

· 第二步:选择适用政策————可享受按月退期末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存量政策。即2022年4月申报期可申请增量留抵退税,2022年7月申报期可申请存量留抵退税。

· 第三步:计算进项构成比例 =(1300 20 300)/1800=90%

· 第四步:计算2022年 4月申报期可申请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300-200) × 90%=90(万元)

例16:接上例,精密公司2019年3月期末留抵税额为200万元, 2022年6月期末留抵税额为520万元。2019年3月~2022年6月累计已抵扣税额为2470万元,其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额1820万元,道路通行费电子普通发票30万元,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税额340万元,农产品收购发票对应进项税额280万元。因发生非正常损失,此前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中,有40万元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转出。2022年7月申报期可同时申请退还存量留抵和增量留抵· 计算存量留抵税额:

本期留抵税额520万元>2019年的存量留抵税额200万元,那么存量留抵税额为200万元,剩余部分为增量留抵税额320万元。

· 农产品收购发票不能纳入计算范围,进项税额转出40万元可不扣减

· 进项构成比例=(1820 30 340)/2470=88.66%

· 可退的存量留抵税额=200 × 88.66 %=177.32(万元)

· 可退的增量留抵税额=320 × 88.66 % =283.71(万元)

· 两项合计:177.32 283.71=461.03(万元)

· 下月起,该企业存量为0,增量为企业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抵退税,千万别计入营业外收入!财政部刚刚明确!这才是正确的操作方式!
2020年进出口税收业务大比武训练题(一)
留抵税额中的存量留抵税额和增量留底税额
增值税出口退税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税法规定
取得“异常发票”或“异常凭证”被要求转出进项税额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