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49】【50】【51】【52】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陈修园:病汗出不彻,且有小发、更发之法,况其为应汗不汗乎?然亦有法虽当汗,而独取尺病为凭,为法外之法。脉浮数者,必发热,法当汗出而愈,若误下之,虽幸其邪尚未馅,而无如气被伤而身重,血被伤而心悸者,盖卫气营血外循行于经络之间,而肺卫心营内取资乎水谷之气,今下后为阳明水谷之气不充,不可发汗,当听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尺为阴而主里,此里阴之虚,慎勿乱药,唯糜粥自养,渐复胃阴。又依《内经》之说,月廓满则气血实、肌肉内坚,预告病人勿幸速效。虚俟谷气充,天时旺,则表里之气实,而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此法外之法也。

此一节,言汗乃血液,血液少者不可汗也。

黄元御:浮数之脉,当以汗解,设在下后,而见身重心悸之证,虽有浮数之脉,不可发汗,当使其自汗出乃愈。盖水旺土湿,则身体重浊,木郁风生,则心下悸动,以其伤肝脾之阳故也。所以然者,寸口虽见浮数,而尺中则脉微弱,寸口主表,尺中主里,寸口浮数,虽为表实,而尺脉微弱,则为里虚。须里气渐复,表里俱实,则里气内拒,表气外发,邪无内陷之虑,便自汗出而愈。医家于此,贵有实里解表之法,虽汗出而无虚虚之嫌,则以人巧而代天工矣

刘世祯: 寒邪伤荣,里气实者,脉当浮紧有力,若脉数不紧,便为荣气较弱(释见脉法,以卫则外鼓,荣强则内敛,故荣卫两实,脉乃浮紧),盖数虽化热,已属心气之虚(心气虚则强力以趋,故曰数为虚,若里实必不甚数)。本条不冠伤寒、中风者,以证为共象,麻法两法之分,全在表实、表虚,有汗、无汗,脉缓、脉紧之别,而不在划风寒泾渭之界。脉浮数者,邪为在表,不曰宜发其汗,乃曰法当汗出而愈者,以汗生于谷精,化源于府藏(汗出之经界,虽在皮肤,其来源内根府藏,非仅肌腠之津液也)。六府之津液,逾出为汗,则大汗淋漓;五藏之津液,逾出为汗,则如油如珠(汗出于府,甚则气脱,汗出于藏,乃绝汗也)。凡荣卫失调,气血偏胜,皆足使阴阳不和,汗源内竭,所谓法当汗出而愈者,即示后学以见病知源,察体异秉之治。荣虚者,当养血则阴液自生;卫虚者,必益气而阳津始化,非发汗必以桂麻也。浮数之脉,本当禁下,病在外而误攻其里,则卫气伤而身重不举,荣气伤而悸动不安(身重当属脾虚,悸动当属心虚,本条推论气血,故但以荣卫释之)。假令误下而表里证不解,加身重心悸之候者,不可更发其汗,复不可不逐其邪,所谓当自汗出乃解者,即上举治源之法,非谷果调养,不药而能自汗解也。所以然者,以下后尺中脉微,此属里虚,寸统阳而主气,尺统阴而主血,今但云尺中微,不分言左右者,谓尺以候阴,为血之注,里虚即血虚也。下言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者,即示制方之法,表虚者当益其气,里虚者当养其血,脾虚者当运其中,肾虚者当温其下,非调其偏胜,补不足而损有余,则阴阳不能交济,即津液无由自和,便不能期其自汗出而愈。本条举尺微之例(宜加当归、附子之属),其他可隅反也。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陈修园:由此法而推之,脉浮数之外更有脉浮紧之证。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麻黄汤发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其然?以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沉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今尺中迟,乃知中焦之荣气不足,血液虚少,不能入于脉故也。前云脉浮数,因误治而虚其阴,尚可勿药而俟其自愈。今则浮紧之脉,不易出汗,阴气本虚,不因误治所致,又不能俟其自复而作汗。若云先补后散、补散兼用,更为妄语。吾观虚人于未病时,服人参、地黄等药无数,尚且未见大效,岂邪盛无汗之际,得之即能补虚而不助邪乎?是必无之理也。当于本原出而求其治则得矣。

此一节,承上节而续言脉浮紧之证,以见血液少者不可发汗。言外见虽发之而亦能不作汗也。

黄元御:卫候于寸,营候于尺,尺中迟者,营气不足,以肝脾阳虚而血少故也。汗泻营中温气,则生亡阳诸变,故不可发汗。然者,答辞,与《难经》然字同义。

刘世祯: 此示不冠伤寒、中风,但据浮紧之脉,谓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足徵一贯之旨,惟在平脉辨证。凡脉浮紧而身疼痛者,总为气寒束血,无论伤寒、杂病,得此脉证,皆当得汗以解。下云假令尺中迟者,便为里虚,不可发汗,谓当实其里而后表乃和也。下更演其义曰,何以知之,此问者之辞。曰然者,此师答之辞,意谓诚然。盖以荣气不足,故令血虚不能化汗,以尺迟,故知荣气虚也。尺微、尺迟,皆荣气虚寒之候,假令外见伤荣之证,宜发汗剂中,加附子、当归治之(尺微者,可附子倍于当归;尺迟者,宜当归重于附子),固其根本,斯解表无发阳之虑,乃轻重佐使之合,尤当消息于微茫也。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十七。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十八。用前第五方。

陈修园:二者,于尺中之脉,既知其不可,便知其可矣。凡脉浮而紧,其尺中不迟者,病在表,而营不虚也,可以发汗,宜麻黄汤径发之,不必他虑也。脉浮而数,其尺中不微者,为里不虚也,可以发汗,宜麻黄汤径发之,又不必他虑也。

此一节,承上文两节之意而申言之。

黄元御:浮为在表,表被风寒,则宜汗。浮数即浮紧之变文,紧则必不迟缓,亦可言数, 是伤寒之脉,当以麻黄发汗也。

刘世祯: 此示太阳表邪,以浮为主脉,故曰浮为在表,有外得伤寒表实之证(无汗即表实)脉但浮不紧者(或系传经化热而转急,或系荣郁不甚而未成紧),真验其病邪在表(表证,即恶寒发热是也),无里虚之候者,仍可发汗。曰宜麻黄汤者,较主之犹有损益之意,此亦垂示活法,恐学者但执浮紧之脉,始为在表,故条记以辨之。

浮而按数之脉,假令得表实之证,亦可发汗。数盛有力者,为化热于里,数而无力者,心气内虚也,宜麻黄汤者。释同上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里虚有外感的情况不能用下法
坚持每天背点《伤寒》,我已经背诵23天啦!??
王四进老师讲伤寒论(22)
倪海厦讲《伤寒论》笔录第二十二篇
佳明读书会伤寒论学习:46条-50条
伤寒论背诵第八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