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盘点2020年三大“比较惨”的新房
今天是盘点系列第二弹—盘点2020年三大“比较惨”的新房。

最近各大平台都在疯狂推文,贩卖着新房抢不到、二手房没房源、明年房价也刹不住车的焦虑,令众多还未买到房子的人寝食难安。
的确,今年的新房市场表现实在太好。
220个已取证的新房平均认筹率竟高达140%,很多人摇了好几个盘都没摇到号,简直要怀疑人生。

但有些项目的认筹率依旧不到60%,比如以下三个项目。

不过认筹率低并不能与项目差完全划等号,项目的去化与周边竞品数量、营销力度、推盘节奏等都有关系。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1

梧桐公馆


位置:徐汇长桥
均价:78280元/平,毛坯洋房658W起
开盘日期:2020年4月18日
认筹率:52%


这是一个不幸被同行秒成渣的可怜项目。
就在昨天,不远处的汇成南街里以精装修79500元/平的价格结束了二期认筹,认筹率达到了夸张的1088%。
粉丝群内已经有不少人感叹:“疯了,疯了。”
其实出身徐汇、中环边上的梧桐公馆价格真不高。
虽然长桥板块确实破了一点,但汇成南街里的周边也好不了多少。
所以抛开地段的劣势外,梧桐公馆更多的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
问题一就是户型太落后,这也是它被诟病最多的地方。
93平做成1房,主力户型118和140平的三房客厅过长、一南两北,即使有着80%多的得房率也依旧难掩其设计上的问题。
人家隔壁的户型可是要啥有啥:精装修、南北通透、三开间朝南。
再加上来这里看房的客群大部分都是徐汇本地的改善家庭,新房都落后的户型谁能喜欢?
而且这个地方是开发商平和置业将以前的危楼小区推倒后重建的,这对那些非常熟悉此处的本地人来说心理上难免有一丝阴影。
问题二是小区体量太小。
只有155套房源,小区只有前后两排孤零零的房子,还有一排靠着高压线。

问题三是入市时间太吃亏。
4月份还是疫情爆发后不久、人心惶惶的特殊时期,要不要去看房都是一大考虑。
等到大家带好口罩、鼓足勇气走进样板间时,看到这样的户型瞬间失望。
但徐汇实在太缺新房,如果周边没有其他项目对比的话,可能也就无奈交定金了。
但一打听,隔壁不远处在7月份还有一个项目入市,户型还比这里好太多。
即使当时销售统一口径宣称汇成单价至少8W ,依旧不能阻止大家“再等等看”的想法。
所以某种角度来看,梧桐公馆先降低了大家的预期,等到汇成带着79000元/平的单价入市时,就给到了市场十足的惊喜。
有时成功真的不是自己多么优秀,而是同行衬托的太好。

02

上实海上菁英


位置:宝山新顾城板块
均价:47500元/平,带装修346W起
开盘日期:2020年12月10日
认筹率:43%


说实话,上实的超低认筹率着实让雪莉吃了一惊。
毕竟78平的精装修2房总价只需346W起,搭配上宣传中的“举全宝山之力打造的新顾城”地段,怎么看都不应该只是这种表现。
难道刚需购房者变少了?
当然不是,刚需永远是整个市场里占比最高的群体,怪只能怪此次上实完全没有准备好,无论是宣传还是产品打造都不尽人意。
开发商上实是一家包含多种业态的国企,旗下除房地产外还经营有上海医药、上实基建等分部。
没有将全部重心都放在房地产领域的上实自然比不过万科的强营销、大华的地头蛇效应。
可能上实自己都没把这个小项目放在心上,开盘前连广告都没打多少。
这直接导致很多不在本地的刚需客群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项目,它就开盘了。
地段上,项目实际位于顾村板块的边缘地带。
作为卖点之一的双轨交,实际情况是到7号线刘行站直线距离1.2公里,到在建的15号顾村公园站更远,足足3公里。
目前在沪联路还未修通的情况下,去7号线需要走到宝安公路绕行,步行至少半个小时。
因为顾村公园、龙湖天街、华山医院等存在,顾村板块本身非常宜居。
道路干净、人气旺盛,但这里的宜居指的是保利叶语等住宅聚集区。
偏偏上实处在了新开发的片区中,看规划图中后期这里还会陆续开发住宅、商办、学校。
但宝山现在要开发的地方实在太多,等这里全部建好怕是要等上个8到10年。
项目体量小、户型小,周围被动迁房、安置房包围,内部楼距过密、人车不分流。
旁边的刘行驾校也不知什么时候搬走,外环外的项目如此压抑实属不该。
虽然装修标准确实在线,88平做到了3房2卫增加实用性,但实际价格和四季都会、锦绣四季等项目比并没有太大优势,客群被分散了不少。
想起有粉丝看完样板间后和雪莉吐槽:“98平的户型里阳台将近一半都是实体墙,想敲都敲不掉,以后客厅的采光肯定受影响,这让我如何下手啊!”

03

象屿滨江悦府


位置:奉贤金汇
均价:40286元/平(最新一期),精装公寓200W起
最新开盘日期:2020年8月23日
认筹率:10%


想想虹庐湾的认筹率接近900%,衬托的象屿最新这期10%的认筹率实在太惨。
一个是大虹桥的大饼,一个是临港自贸区的大饼,两张饼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关于临港,前段时间环二先生有文《临港一定不能投资的十个理由!》,其中不推荐投资的一个核心理由就是到市区实在太远。
虽然金汇板块确实是临港片区内到市区最近的地方,但30公里的距离依旧存在资源交换的局限性,且缺一条地铁。
门口那条中运量级的BRT快速公交真实的乘坐体验和普通公交差别不大,且BRT的存在意味着中短期内很难再额外规划新的地铁。
作为国家级的战略部署的临港,发展前景自然是有的,只是时间周期太长、太不确定。
纵观全国的城市发展,没有几个单独的飞地能够成功,绝大部分的发展依旧遵循着摊大饼的原则,即越靠近市区越先发展成熟。
同样300万的预算,相信更多人还是会选择外环线附近的房子,哪怕老了一点。
而且金汇还吃了“爸爸不行”的哑巴亏。
浦东滴水湖到市区的距离比金汇远了足足30多公里,但新房价格却一点都没低。
天理何在。
象屿卖不动的另一个根本原因是竞品太多。
应了规划落地、房子先行的普遍规律,金汇响应临港政策的第一步就是盖房子。
而且是聚集多家知名的开发商成片的盖房。
龙湖、金茂、禹州、象屿等项目此起彼伏,户型相似、品质相似、配套相似,为了销售到最后只能赤膊上阵拼价格了。
而象屿作为区内陆王,在2016年以2.6W/平的价格拿下该地,这反而成为了龙湖、禹州等项目凸显自家项目高性价比的“王牌武器”。
“你看隔壁象屿的拿地价格都要2.6W了,和我们比价格不灵的呀。”
不仅周边竞品多,象屿自身还有不少库存积压,5月份首开时均价低至35559元/平,当时的认筹率也不过26%。
一边开盘一边继续卖之前的存量,“不滨江”的象屿滨江只能携手友邻“不在前滩”的天和前滩,共同走上漫漫去化路。
 
对开发商而言,市场太好并不代表什么样的项目都能畅销。
本文提到的以及很多没有提到的项目就证明了:打铁还需自身硬。
如今互联网时代信息太过透明化,即使第一次买房的人只要花点时间做下调研就能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已经不存在绝对的卖方市场了。
对购房者而言,不要惊慌。
其实任何一个普通的新房项目,销售期本就应该有个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哪能所有的新房都千人陪跑、开盘日清呢?
眼下的这个市场其实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一个“非正常状态”:
市区的小户型项目增多;
大虹桥、前滩等新概念网红地段造势过猛;
一二手房价格倒挂,加上二手房房源告急,逼得大家转战新房;
新房拿证比往常容易不少,不用再等到结构封顶才能开始销售;
受今年疫情影响,银行贷款条件适度放松,最近落户政策也开始松懈……
这么多种原因综合在一起,才造成了现在这个火爆、热烈的表象,但绝不代表你应该病急乱投医式“为了买房而买房”。
有些新房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认筹率确实太惨,看着让人心生怜悯。
但别忘了,我们买房人的钱赚的更不容易。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个楼盘6月抢滩上海!前滩九宫格项目首开,赌王旗下苏河湾项目进场……
整理了9月的认筹数据之后,我发现上海楼市4个微妙现象
第五批次新房大预测,上海哪些值得买
上海13个人抢1套的房子长啥样?我们去现场看了看
​前滩小户型,被暗暗抛弃了
买房记牢“四大秘诀” 二手房交易不吃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