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糖尿病的人,未来结局是啥样?除了看血糖高低,这项指标很重要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张先生最近很少出门,之前每天事多忙得很,虽然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应当多查血糖,可忙起来就全都忘了。这次趁着歇在家有大把的时间就多测了测,按照一天七次标准的血糖监测法测过之后发现,自己的餐后血糖高出正常值一大截,这可怎么办?都说血糖控制不好,将来并发症会很严重,这可怎么办?

【医生解析】

有糖尿病的人最关注的莫过于是如何把血糖控制好,这确实是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但却不是糖尿病最终的治疗目标,因为糖尿病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血糖的高低,阻止与延缓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病变的发生才是根本,因为这些病变才是糖尿病最终的结局。那么,有糖尿病的人未来的结局是什么样,仅仅与血糖有关吗?

当然不是,有一项指标甚至比血糖还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发生的过程,主要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的损伤。简单地说,血糖的高低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多少,就像一杯糖水,放的糖多了口感就会更甜,但在口感更甜的同时喝起来嗓子会很不舒服,血管长期浸泡在高血糖的环境中就会受到损伤。表现在血管的内表面即血管内皮受到侵蚀,甚至发生“破损”。

第二阶段 大量脂肪进入并沉积在血管内皮下。血管内皮上的“破损”,给血液中大分子脂肪的进入打开了“大门”,大量的脂肪乘机进入并不断积累而沉积下来。

第三阶段 沉积脂肪发生变性脂质化。沉积的脂肪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清除细胞来清除脂肪,这一过程其实就像是皮肤破损后感染化脓一样,脂肪不断发生变性形成“粥”状脂质物,这些脂质物大量积存于血管内皮下,就发生了通常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地方脂质物集结成团就形成了斑块。

第四阶段 病变血管阻碍血流或破裂。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血管,管壁增厚导致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供血供氧减少,便会引起缺血性疾病,如脑供血不足、冠心病等等;病变的血管因大量的脂质物堆积,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很可能会发生破裂,出血性疾病如脑血管的破裂出血就会发生。

由此可见,糖尿病最终的结局都缘于血管的病变,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实际上是阻止血管病变的发生。从上述讲到的血管病变发生的过程来看,血糖只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因素,脂肪的进入与沉积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因此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控制好血糖是应该的,但与此同时尽可能减少与阻止脂肪的进入与沉积更为关键。那么,脂肪进入血管内皮的机制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血液中脂肪含量越高进入的可能性越大,主要进入的脂肪即平常说到的甘油三酯,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应尽可能把甘油三酯控制在较低水平。

其次,脂肪要想进入血管内皮必须通过一种叫做低密度脂蛋白的物质运送进去,可想而知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越多运送进去的甘油三酯就会越多,因此尽可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数量尤为关键。

综上所述,有糖尿病的人在把血糖控制达标的同时,严格控制血脂中的甘油三酯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是重中之重,且在血管病变发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控制要求,比如:

在尚未有明显的血管病变发生时,低密度脂蛋白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

已经有血管病变发生且引起脑供不足、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时,低密度脂蛋白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发生了(过)心肌梗塞、脑梗塞等严重心脑血管病时,低密度脂蛋白应控制在1.4mmol/L以下

可以说有糖尿病的人想知道自己未来的结局会是什么样,除了看血糖的高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如何更为重要,也更能说明问题。需要提醒是,要把这项指标控制达标在注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管住嘴、迈开腿”等良好习惯的同时,往往需要降脂药的帮助,一定要听医生的医嘱该用药时就用药。

那么,你的这项指标是多少呢?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服用他汀药,血糖和肝转氨酶都升高了咋办?
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什么范围比较好?
别只关心降血糖!心脏疾病才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因
它是糖尿病友最危险的隐形杀手,怎么预防最好?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如何降低颈动脉斑块脱落的风险?两大关键因素可以控制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