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康复学重点总结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文章

中医康复学重点总结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

1、中医康复: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康复学基本理论、治疗方法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2、中医康复学的学科特点:①预防与康复结合(治未病);②长于功能康复;③注重利用自然;④外治与内治结合;⑤药疗与食治并举;⑥提倡形神共养:指在中医康复中,不仅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形体健康、精神健旺,身体与精神得到均衡发展。⑦强调动静结合

3、中医康复学的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论、脏腑经络论、精气神论、情志论

4、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综合康复观、预防康复观

5、《内经》对康复医学的贡献:强调精气神为人生三宝、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确立了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创立了经络学说 、总结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康复治疗原则

6、阴阳学说的应用:①调和阴阳,以平为期;②重视阳气;③强调阴阳转化

7、《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抵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疼而发落

8、五脏是人体的核心,康复治疗协调脏腑,重在促进五脏之间的功能协调。五脏之中又以脾肾为本:①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的衰老取决于肾气的强弱。②脾为后天之本脾居中焦,运化水谷精微,化生的物质无不来源于脾,故脾为气血化生之源

9、精气神论:人体三宝:精、气、神①先天之精:精是构成形体和形体赖以生存发育的物质。②后天之精:在脾胃的作用下化生为水谷之精,输布全身,营养脏腑官窍、筋骨肌肉,充养脑髓,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

中医康复学以养精、益气、调神为原则

10、整体康复观(通过顺应自然,适应社会,整体调治,达到人体形神统一的思想)

①人与自然一体观(人与自然关系密切;重视因事因地而异的康复原则)

②人自身的形神一体观(形与神关系密切;重视形神共养的康复原则)

③人与社会一体观(人与社会关系密切;重视社会康复的康复原则)

11、辨证康复观:辩证康复的原则:①全面分析病情;②掌握病症的病机要点;③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12、功能康复观:(根据中医学整体观和恒动观,重视神形合一,注重运动形体,促进气血流通,以恢复患者脏腑组织功能和生活、工作能力的思想)恢复脏腑组织功能、恢复生活及职业能力、功能补偿

13、综合康复观(以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康复疗法,使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的康复治疗思想与方法)

①综合康复的优选原则

1)标本结合;2)动静互涵;在选择具体的康复疗法时宜应做到动静结合,平衡协调。3)内外兼治;4)医患配合

②综合康复的意义

1)综合康复更切合康复对象个体的实际状态

杂合以治:针对伤残病患者疾病、病机的不同选择康复疗法,还可根据季节、气候条件、地理环境、风俗、饮食习惯、心理素质等全方位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机的组合,选用多种康复疗法。2)综合康复有利于整体康复

14、康复预防观(以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为基础,预防可能导致残疾的各种伤病的发生,或将病残减低到最低程度的康复治疗思想与方法)①未病先防②既病防变③瘥后防复:是指疾病经过治疗。证候基本解除至完全康复的一段时间内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配合必要的治疗与康复治疗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再次加重,甚至诱发新的病变。1)祛邪务尽;2)防止复发;3)和谐体用

15、中医心理康复法:传统称之情志疗法,是康复工作者运用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影响或改善伤残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认知和异常情志、行为反应,使形神调和,以减轻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全面康复的一类康复方法。

16、情志相胜法:根据阴阳五行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纠正其所制约的另一种情志的异常活动,从而改善或消除这种异常情志所导致的身心障碍。

1)五志相胜法2)阴阳情志制约法

17、情志引导法:

1)顺情疗法2)移情疗法3)语言疏导法;

4)暗示引导法:语言暗示、借物暗示、祝由、催眠

18、行为疗法

1)奖惩法:适用于情志心理失常、智残、弱智以及染有某些恶习者

2)厌恶法:适用于嗜烟酒、吸毒、嗜异症等染有恶习者。(最早、最广泛)

3)见习见闻法4)劳动疗法

19、针灸康复机制:

①行气活血、通经活络、调节经络功能

②补虚泻实,调畅气血,调节脏腑功能

③舒筋通络,滑利关节,恢复肢体功能

④醒脑开窍,宁心安神,调节情志

20、饮食康复法的基本原则

①整体性:1)因人制宜2)因时制宜

②辨证施食③辨病施食④合理调配

1)谨和五味:(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2)粗细结合;3)荤素搭配;4)寒热适宜

21、自然康复法:矿泉疗法、日光疗法、空气疗法、砂浴、海水浴、森林浴、洞穴浴泥浴

22、矿泉疗法按温度分类:

冷泉:25℃以下。滋阴清热的作用

微温泉:26-33℃。安神镇静、镇痛等作用

温泉:34-37℃。镇心安神、疏通经络、温经散寒

热泉:38-42℃。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杀虫解毒

一、偏瘫:一侧上、下肢瘫痪或不能随意运动,常伴有一侧面部口眼歪斜。

病因:中风经救治后,因正气未复,邪气尚留,致气血失和、血脉不畅而后遗。

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辨证要点: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多脾气虚、肝肾阴虚;标实多为瘀血、痰浊

中药内治:

气虚络淤型:补阳还五汤

肝肾亏虚型:地黄饮子

脾虚痰湿型:参苓白术散

二、截瘫:两下肢丧失运动功能,并伴有程度不等的下半身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病因:多为跌仆外伤导致

病位:在脊柱和脊髓,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病机:由于外伤后,督脉、肾经等经脉受损,阳气不能运行,而间运动不利。

中药内治:

气血亏虚型:八珍汤

肝肾亏虚型:虎潜丸

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

痰瘀阻络型:双合汤

三、脑瘫: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智力、语言、视听等多种障碍,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活动的疾患。

中医中无“脑瘫”病名,属“五迟”、“五软”范畴。

临床三大病因:早产、窒息、核黄疸

辨证要点:

先天胎禀不足,后天失调,以虚为本,又以肝脾肾亏虚为主,肝肾阴虚则筋脉失养,脾气亏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肾气不足则脑髓不充。

中药内治法:

肾精不足型:河车大造丸

肝肾阴虚型:大定风珠

脾胃虚弱型:补中益气汤

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

四、慢性阻塞性肺病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

病因:久病失治、气滞痰凝,日久肺虚,感邪诱发。

病机:肺脾肾虚,气虚邪恋及气虚血瘀。

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

辨证要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中药内治:

痰浊壅肺型:苏子降气汤

痰热郁肺型:越婢加半夏汤

痰蒙神窍型:涤痰汤

肺肾气虚型:平喘固本汤

阳虚水泛型:真武汤合五苓散

五、高血压病指血压持久、异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

病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虚损。风火痰瘀虚。

基本病机:由肝肾心等脏腑阴阳失调、风火痰互结而气机逆乱所致。

病位:肝、肾、心

辨证要点:其本在肝肾,其标为风、火、痰、瘀。本病以虚为主,慎用泻法,注意调和气血。

中药内治法:

肝火上炎型:龙胆泻肝汤

阴虚阳亢型:天麻钩藤饮

痰热内盛型:黄连温胆汤

阴阳两虚型:金匮肾气丸

肝风内动型:羚角钩藤汤(实风,风阳上扰);三甲复脉汤(虚风,肝肾阴虚,肝阴虚为主)

六、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和猝死五型)

病因病机: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

辩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阴虚两虚及阳气虚衰;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

中药内治法:

气虚血瘀型:补阳还五汤

心阳虚衰型:保元汤

心阴亏虚型:左归饮

痰浊闭阻型:瓜蒌薤白半夏汤

气滞血瘀型:血府逐瘀汤

七、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障碍的综合征。

病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

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病位:肺胃肾,肾尤为关键。

辨证要点:辨病位、辩标本、辨本症与并发症

中药内治法:

①上消肺热津伤型:消渴方

②中消胃热炽盛型:玉女煎气阴亏虚型:七味白术散

③下消肾阴亏虚型: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型:金匮肾气丸

八、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的广泛梗死,引起大脑细胞广泛而散在的缺血,最终导致脑功能不全,临床表现已痴呆为主的一组疾病。

病因病机:气血不足,肾精亏耗,脑髓失养、复因中风,风痰上扰,痰浊瘀血闭阻脑脉而成。

基本病机:脑气与脏气不相顺接,神机失用而成。

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辩证:虚实夹杂之证,虚为肝肾亏虚或脾肾不足,实为痰气交阻或气滞血淤。

辨证要点:抓主症;分证型;测预后

中药内治:

肝肾亏虚型:七福饮

脾肾不足型:还少丹

痰气交阻型:指迷茯苓丸

气滞血瘀型:通窍活血汤

九、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

病因:正气不足、外感六淫、痰浊瘀血

基本病变为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至脏腑气血闭阻,失于濡养。

病位:起在肢体皮肉经络,久病则深入筋骨,甚则客舍脏腑。

辩证:正虚邪恋、虚实相杂,寒热错杂

要点:辨虚实;辨病邪;辩证型

中药内治:

风寒湿阻型:蠲痹汤

风湿热淤型:白虎桂枝汤

痰瘀互结型:桃红饮

肝肾亏虚型:独活寄生汤

十、肩周炎又称肩凝症、冻结肩,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是一组表现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病因病机:年老体弱、肝肾功能下降、气血津液不足,造成经筋失濡养,关节失滑利。

辨证要点:抓主症;分证型

中药内治:

风寒湿型:蠲痹汤

瘀滞型:活络效灵丹

气血虚型:秦桂四物汤

十一、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

病因:年老肾亏、后天失养、少动过逸、久病卧床

主要病机:肾虚髓减骨枯;脾精不足→肾精生化之源→精亏骨枯失养→气滞血瘀

病位:肝脾肾

中药内治:

肾阴亏虚型:六味地黄丸

肾阳不足型:肾气丸

肾精亏损型:七宝美髯丹

气血两虚性:八珍汤

瘀血阻络型:身痛逐瘀汤

十二、亚健康状态指无临床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或者出现非特异性主观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疾病倾向信息的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体质和心理失衡状态。

病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气血失运;劳逸失度→内伤脏腑;七情内伤→阻滞气机

病位:肝肾脾

中药内治

肝郁气滞型:柴胡疏肝散

痰湿内阻型:二陈汤

瘀血内阻型:血府逐瘀汤

阴虚火旺型:知柏地黄丸

气血两虚型:八珍汤

十三、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长期持续疲劳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综合症,可伴有头晕、头痛、咽喉痛、肌肉关节痛、低热、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躯体或神经症状。

病因:劳役过度、情志所伤、外邪侵袭、病后失养、先天不足。

病机:五脏气血阴阳失调。

病位:肝脾肾

中药内治

肺气虚:补肺汤

心气虚:七福饮

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肾气虚:大补元煎

心血虚:养心汤

脾血虚:归脾汤

肝血虚:四物汤

肺阴虚:沙参麦冬汤

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脾胃阴虚:益胃汤

肝阴虚:补肝汤

肾阴虚:左归丸

心阳虚:保元汤

脾阳虚:附子理中汤

肾阳虚:右归丸

本文来源于临床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内科学歌诀
中医内科笔记
祛痰化淤汤治疗治老年痴呆
中医内科学教材
老年痴呆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本科教材简单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