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注重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内容摘要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我校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长期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细化内容;分阶段制定目标,逐一突破,以实践体验为手段,以争做校园启明星为激励载体,整体推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习惯培养    体验活动   关注细节

                  

一 、前言

有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就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可见,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

    2004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还提出,对小学生教育的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习惯培养十分重要,儿童时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习惯培养更为重要。那么,该如何进行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呢?我校在新时期学生的养成教育上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主要策略是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长期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加以细化,并制定阶段目标,重点突破;以实践体验为手段,以争做校园启明星为激励载体,自上而下,齐心协力,整体推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 、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什么呢?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因此,也可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引用过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可以说“忘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2.习惯的具体内容

    人的习惯有多种,主要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做人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阅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等。我们要给学生培养的当然是好习惯,可以让学生享用一生的好习惯。要培养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必须从培养行为规范做起。

三 、实践与探索

 1目标明确,关注细节

    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在细节中培养亮点。养成教育应从细节入手,要将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的内容相结合,让孩子明白我需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

 1)培养目标,指向明确。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以及学校德育计划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学期的教育重点,每两周落实一个教育重点。            

2)内容具体,便于操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根据不同年级来设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整个教育过程充分体现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好量化的基本原则。

    例如:新生刚入学,我们会给每一位家长发放《新生入学手册》,详细介绍一年级新生常规,让家长明确入学要求,帮助孩子制定短期目标,指导孩子尽快熟悉各项常规、适应校园生活。

2.严格管理,巧用评优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建立一整套有效的检查评估制度,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和反馈。结合学校活动开展各项有益的评比活动,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

1)严格管理为养成

    完善值日教师的管理。对学校的值日值周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共同学习评比细则,每天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出分数,由值日教师在公示栏的“小辣椒”“红苹果”进行详细反馈。每天晨会前的5分钟由值周教师进行一日提醒,及时发扬学生优点。这样层层落实,环环紧扣,做到处处有人查,时时有抽查。

    完善班级的管理。要求每一个班级制定班级公约,选拔优秀的小干部,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完善班级的管理。实行值日班长、小管理员制度。值日班长负责班级纪律的检查,小管理员负责班级卫生和好行为的记录。每周五利用谈话课和班队课进行班级小结反馈,由大队委员负责检查。

完善任课老师的反馈。班级良好风貌的形成和每一个任课老师息息相关,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管理也是促成学生养成好习惯的途径之一。在每一个班级日课表的右侧我们又加了一栏打分栏,让每一个任课教师对上课情况以打星的形式进行反馈。任课教师对课堂情况的反馈直接影响班级各类先进的评比

2)巧用评优促养成

    卫生习惯养成的评价。在个人、班级、学校三位一体开展评优活动。班级之间,根据班级卫生情况,包括抽屉无杂物、垃圾分类整理、开窗通风等情况,进行每月一次“小白鸽清洁班” 评比。班级内开展个人卫生评比。每周三在卫生广播之后,进行个人卫生检查,检查包括三方面,勤剪指甲、不留长发、水杯、带纸巾等等。

    良好习惯养成的评价。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大队部开展“好行为,亮眼睛”主题活动。倡导少先队员文明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根据每周制定的教育重点,每两周评比一次。评上的少先队员作为校园启明星参加周一的升旗仪式,并且由校长亲自佩戴校园星星奖章,给全校学生树立榜样。名额不受限制,只要能做到,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获得奖章。

3.体验活动,务实全面

在《小学生心理学》一书中,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创设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全面感受、不断练习以达到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1)好习惯,我知道——学习交流

    古人云:“一儿习之,可为诸儿流布”。让学生自由收集好习惯的信息,以各种方式自由学习、广泛交流。现在的学生知识面比较广,能利用网络、图书馆搜集各种资料。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养成好习惯的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编成小报,在校园内展出。部分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发到校园网上,供更多的学生学习。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哪些是值得我们传颂的好习惯,进行广泛传播。

2)“好习惯,我遵守”——共定细则

    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建设的作用,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在午间谈话课、班队课进行交流,在队角进行展示;鼓励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整理之后发送到校园网上,资源共享;分小组将资料汇编成小报,图文并茂,在校园里以展板的形式展出。根据每一个好习惯的标题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内容,由学生分组制定,教师补充。

3)“好习惯,伴我行”——感受体验

    全校性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根据学生学习好习惯条例的情况,大队部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口号创编活动,内容包括坐立行走,言谈举止,细致全面。有师生共同创作,有家长和孩子共同创作,也有个人独创的作品,每个班级选送优秀作品,由学校统一制作,张贴悬挂,在参与、交流、互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知晓各种受用终身的良好习惯。

  4.和谐环境,共同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德墙壁上、在教室、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精神面貌道德形成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随意安排的。”因此,我们说创造育人环境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外部条件。学校环境是一个特殊的地域,其中所包含的隐性因素是丰富的,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学生正是通过从环境那里获得的种种刺激给予反复的理解和体味,影响和形成自己的观念而制约着自己的行为习惯,产生情感、态度的“再体验”。

1)学习氛围,自己创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棵树都能“说话”,把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在方方面面。将征集到的校园文明口号进行整理、装裱,在走道的橱窗上、楼梯墙面张贴、悬挂。学生创作的文明口号内容十分广泛,有关于行为习惯重要性的名人名言,有关于上课纪律、学习常规的,有关于爱护花草树木的等等。让学生自己制定自己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细则,“让学生教育学生”结果表明学生非常乐于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

 2)行为细节,温馨提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需要不断给予反馈强化。因此,学校在育人环境方面需要创设相应的温馨提示。每当孩子们上下楼梯时,楼梯口黄色的小脚丫在微笑着告诉孩子们“请踩着我走”,楼梯上的黄线在悄悄地告诉孩子们“请不要越过我”。经过反复的温馨提示,相信孩子们无论走在哪里都会记得上下楼梯靠右走了。洗手间的笼头旁边,贴着“请节约每一滴水”;草坪上“小草它也是有生命的,请脚下留情”;垃圾箱上“请靠近点,再近一点”等等,用生动温柔的话语时刻提醒孩子们、老师们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良好行为,榜样引领。“己不正,不能正人”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教师要用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同时从细枝末节入手做学生的表率,如“推车进校门”“用餐不大声喧哗”“热情应答”等等。经过层层选拔推出的校园启明星,通过校园网、班级博客、橱窗展示等方式,介绍他们典型事例,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良等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安福     《小学德育工作心理》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3、陈少娟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九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4篇
2018-2019年度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务工作总结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陈秀珍: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专题」:谈中小学班级管理(3)【杨存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