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286回:边患杀戮大同之屠,官吏兵民尽行诛之
userphoto

2023.05.17 安徽

关注

【皇氏古建築大全】

【黃劍博客圖文集】【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The Globetrotting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1286回:边患杀戮大同之屠,官吏兵民尽行诛之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 Huang':Jumbo_Huang@126.com,微信Jumboheritagelist)。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

虽然我现在站在大同新城墙上,但我并没有忘记大同之屠死去的英雄姜瓖,没有忘记满清犯下的罪孽!据《朔州志》载,姜家世代皆明将,

长兄姜让是陕西榆林总兵,弟姜瑄为山西阳和副总兵。姜瓖任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官。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克太原,投降大顺政权。

同年四月清将恭顺侯吴顺华率兵进攻大同(1644年5月),六月初六日,姜瓖杀大顺军守将张天琳,投降清英亲王阿济格,后随阿济格进兵征伐山西、陕西,封为统摄宣化、大同诸镇兵马的将军。

姜瓖降清后,虽然仍旧委以总兵职务,但军权在清将吴惟华手中,并由英亲王阿济格坐镇。清廷对姜瓖弟兄始终不予理会,姜瓖依然仍旧没有大权。英亲王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他坐镇大同,借口大同汉人拒绝剃头梳辫,便滥杀无辜,为官不仁。

意大利马丁诺《鞑靼征记》中记载:“大同女人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女人,八王(阿济格)及其随人任意奸淫妇女。一个有身份的新娘被他们从轿中抢走,姜瓖亲自找他们要人,被撵打了出来。

姜瓖不能再忍,勃然大怒,誓用鞑靼的血来洗刷耻辱,立即率亲兵到他府上见人就杀。吓的阿济格从城墙逃走了”。姜瓖率众,自称大将军,举起反清大旗。此年(1649年)是戊子年,故称'戊子之变'。

姜瓖反清,是被逼无奈了。姜瓖早前背叛李自成,是因为李自成想斩他,幸亏张天琳说好话,才捡了一条命。李自成败出北京,姜瓖生变。他率亲信扑向帅府将起仪军将领柯天相和张黑脸杀死。

《清史稿》曰:“故明大同总兵姜瓖斩贼首柯天相,献大同来降”。《左云县志》也载:“云冈以甲申三月为闯贼张天琳盘踞,……五月朔十日一举克复之。生绑过天星,寸磔之以快云镇”。

就在姜瓖扑杀起仪军首领的时候,清军派出恭顺侯吴惟华进攻山西,于五月十日兵临大同,姜瓖降清,仍旧委以总兵职务。顺治五年冬,姜瓖得知多铎病故、多尔衮染病,十二月初三日(1649年1月)于大同起仪归南明,耿焞逃往阳和,家属被姜瓖处死。

姜瓖连陷旁近府县,富喀禅遣诸将根特、杜敏赴援,其附近十一城皆起仪,以割辫为标志,遵用永历正朔。多尔衮得知消息,派遣阿济格载红衣大炮急赴大同,初四日到达大同城下,进行围剿,

一方面又对姜瓖进行劝降,宣布若能悔罪归诚,仍将“照旧恩养”。多尔衮见招降无效,加派端重亲王博洛、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连同阿济格继续作战。

顺治六年六月,清军攻克了山西部分州县,阿济格围困大同数月,大同城内已经食尽,“兵民饥饿,死亡殆尽,余兵无几”,守将杨振威等人于十月斩杀姜瓖及其兄弟首级,献城投降。

阿济格入城,恨城内兵民固守,下令屠城,除杨振威的官兵家属外,“官吏兵民尽行诛之”,“隳其城睥睨五尺”,邻近各府、县等地区亦遭屠戮,史称“大同之屠”。

山西战事陆续平息。清军动用“红夷大炮”和枪弹,但也花费了九个多月才攻克大同,如果不是因为大同城弹尽粮绝,如果不是因为大同之外没有援兵,不是部将杨振威临危生变,其实清军可能要好几年才能攻进大同城。

当时的清军统帅英王阿济格曾因“久攻大同不下”,而一度被罢除过统帅之职。为此,当他进城后,便把一肚子的羞怒倾泄在大同军民和大同的城防上,他强令清军把原来的城墙一律削掉五尺,名为“斩城”,是以大同一代名城,最后毁于清军之手。

经过这次洗劫,大同城便元气大伤,容光大减了。二百年后,直到清道光年间,尽管中间几经修葺,大同的城防包括东、南、北三关,仅存四座角偻、十座城楼、

二十一座望楼、八座窝铺,主城墙也只有十一、二米高了。但由于大同重要的战略地位,炽热的宗教气氛,其后,大同城又逐渐繁华起来,仍然不失为北方的一座军事重镇。但对大同城墙真正形成破坏的,则是在近代了。

民国以来,大同地区屡经战乱,从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日军攻占大同、解放战争中大同集宁战役,大同城池均有不同程度之损坏,

一九一四年,晋北镇守使张汉杰,拆毁北门楼和零散望楼残屋,用于建私人住宅和兰池戏院,后来在原址重修了不伦不类的欧式城楼,梁思成评其为“恶俗不堪”,

近现代战争对大同城池破坏最大的一次是一九四六年发生在大同的攻防战,从当年7月到9月一个多月的攻城战中,我军攻克了除主城之外的北、东、南三城,

但终止于大同主城坚固的城防下,战役中城墙、城门、城楼、望楼、角楼等均遭不同程度之损坏,

一九五二年拆钟楼前后,北城门、东城门、西城门也被拆除,这几个门洞渐成为豁口,唯有南城门楼保存至一九六四年七月一日被“落架保护”。同时残存的瓮城、望楼等相继被拆除、城墙砖几乎全被剥离掉,

仅城墙东南、西南角台基部、南城门城台北面西侧、部分城墙段落底部,从此剩下了绵延城市四周的土城墙,以至于70年代之后出生的大同人认为大同原本就是土城墙,主城门最后一个城门洞南门洞在一九八一年市政公司拓宽南街及南关道路时拆除。

虽然遭受了上述破坏,耸立了近四个世纪的城门楼、望楼、城门洞、钟楼、太平楼等城市标志性建设虽都不复存在,但在80年代之前,

大同古城仍然呈现出一派中世纪城市风貌,土城墙内低矮的四合院建筑,完整的街区里坊结构构成了大同古城独特的风景,这时的大同古城风貌完整程度不逊于西安。

建国后,大同成为重工业城市,北方煤炭工业中心城市,城市古迹和它所包含的内在历史价值长期被忽视,城市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建设混乱,功能庞杂。

但大同虽然作为工业城市,但城市建设并没有协调发展,八十年代之前城墙内任然存在着大量的农业用地,拆除城墙的愿望没有其他城市那样强烈而迫切,

这是大同土城墙能够遗存的主要原因。但八十年代以来,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原本绵延完整的土城墙也变得断断续续。到了2008年,由于某市长的到来,大同市古建筑、城墙在内的古迹命运突然峰回路转,

原先改造旧城的规划等被推翻,城内的各种古迹开始大规模修缮、复建,连只剩一个塔的法华寺也被复建,南城墙善化寺段内侧在2008年做为试点被修复,2009年5月东城墙开始修复,该年底主体工程近于完工,较真实复原了城墙的辉煌,

2010年大同市开始大规模修复南城墙,在该市的长远规划中,北、西两面的城墙也将整体恢复。但在古迹恢复、房屋拆迁等方面该市争议较大,城墙能否完整恢复令人担忧,特别是在西门位置的展览馆,

和西城墙水火不容,这也让地方当局和市民在两者之间难以取舍。大同城墙的恢复是重建还是古迹修复难以整体定性,大同主城城墙八十年代开始成为该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虽有建言修复者,但倡议整体修复者绝无,

盖因城墙毁损严重,城墙址周边布满了房屋,墙体除夯土外其他设施都无,就连土城墙也不完整,特别是西、南两面被道路、大体建筑物阻隔得七零八落,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墙砖北剥离以来,城墙附属的海曼、散水的设施也没有了,这样城墙夯土除人为破坏外,雨水破坏也极为严重,

西城墙前几年还发生过因下雨而垮塌的事件,因此夯土不加以修缮的话,土城墙会面临毁灭,因此对夯土保存保存较好的地段进行包砖实有必要(特别是城墙的东北部分),对这一类应视为文物修复,而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外包青砖的部分,因属复建,

在2009年开始的东城墙修复中,和阳门以北的城墙(包括六个马面)除和阳北门一小段(原址为房屋)、佛殿庙街口(道路豁口)外全为内外包砖修复,和阳门为原址重建(水泥框架结构、外包大青砖),

和阳门以南的大部分城墙修复除东南角楼开始到第三个马面这一段外,几乎都是水泥框架加外青砖式的重建(需要注意,这段城墙的墙体有相当规模的遗存),这种复建方法也许和缩短工期有关。

也就是说,夯土保存较好的地段修复遗失的夯土层,外侧墙基用大青条石垫底然后砌砖,砌砖方式为外砌两层大青砖,内铺于三层普通机制红砖,间隔一段距离用红砖砌甲墙,

之间用夯土填充,在夯土不存或者保存较差的地段都为水泥框架结构,外贴大青砖,目前修复工程仍在继续中。站在城墙上,我能看到市区有些老城区可能会被拆除,而且仿建的寺庙不少,多是水泥框架结构,外贴仿古砖。除了参观城墙外,我也顺便去大同华严寺参观了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尔衮与姜瓖的晋北之战
庄亲王回忆录(三)青年折羽,被人轻视
清史杂谈:清初第一猛将原是赌徒 先反明后反清 两次打败多尔衮
大清死得最惨的亲王:南征北战下了无数军功,却被南明大将刀劈
大同之悲惨岁月——屠城
大同:建在城墙上的“雁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