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北解放战场的最后决战——兰州战役

兰州,古称金城、皋兰,河西走廊东段门户,是沟通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之枢纽,控南北,扼东西,自古为西北要地。解放战争时期,兰州为甘肃省省会、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是西北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共产党经略西北必取的战略要地。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以下简称一野)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指挥下,与驻守兰州的马家军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此战,兰州城防之坚固、守军之彪悍,一野用兵之多、火器之强,为西北战场前所未有,此战亦是西北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

兰州战役的概况

1949年春夏,西北战场激战正酣。7月10日,一野发动扶眉战役,歼灭胡宗南部4.4万人,迫其残部退守汉中。随后,彭德怀决定实施“钳胡打马”策略,以第18兵团钳制胡宗南部于秦岭,集中第1、第2、第19三个兵团,于陇东追歼马家军,[1]马家军是活跃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军阀集团,包括马步芳的青海马家军(以下简称“青马”)和马鸿逵的宁夏马家军(以下简称“宁马”)两股势力。'>1并相机夺取兰州。一野势如破竹。至8月20日,右路第19兵团第63、第65军进至兰州城东南,中路第2兵团第3、第4、第6军抵近兰州城西、城南。同时,左路第1兵团兵临陇西、临夏,成威逼西宁、断敌后路之势;第19兵团第64军则进至海原,牵制“宁马”集团以断敌外援。兰州已为孤城!

兰州北有黄河天堑,南有群山拱卫。南郊群山是其天然屏障,从东自西依次是马家山、营盘岭和沈家岭三大主阵地。各阵地均北高南低、北大南小,易守难攻。“青马”在此经营多年,修筑了大量钢筋水泥碉堡和交通壕。阵地外围修有多道环形人工峭壁。峭壁是将原山丘垂直下削而成,中部设机枪火力点。峭壁外有多道堑壕和大量的鹿砦、地雷、铁丝网。此外,通向城内的环山公路与各阵地相连,粮弹供应、人员转运、相互支援非常便利。

马步芳深知,兰州得失决定“青马”存亡,因而主力尽出,令第100、第248、第190师3个最强的主力师分驻南山三大主阵地,并以其子马继援坐镇兰州指挥。在马步芳父子看来,兰州城固、兵强、将勇,是“攻不破的铁城”,[2]第一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战例选编》,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2是“一个陷阱”,[3]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82页。'>3可全歼一野于城下。

围城第2天,即8月21日拂晓,一野就集中9个团的兵力,对南山各要点发起猛攻。马家军依托坚固工事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激烈艰苦。激战竟日,一野毫无进展,且伤亡不少,甚至有的连队基本拼光。黄昏时刻,彭德怀果断停止进攻,并致电中央:本日“试攻”“未攻下一个阵地”“守敌尚顽强,工事很坚固”。[4]马肇钧:《第一野战军征战日志》,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269页。'>4首战受挫,彭德怀要求各部利用3天时间,认真总结教训,细致作好攻城准备。22—24日,各部勘察地形,侦查敌情,开展军事民主,研究战斗战法。

3天后,即8月25日拂晓,一野对兰州发起总攻。此轮攻击,彭德怀摆出了牛刀杀鸡、重锤破城的宏大阵势:动用第65、第6、第4军3个军进攻敌3个师驻守的三大阵地,另以第3军为总预备队,伺机抢占黄河铁桥,断敌后路。总攻一开始,双方就围绕三大阵地展开激烈厮杀,战斗迅速白热化。

血战马家山。进攻马家山之第65军,以第577团从正面主攻,第578、第579团从右翼、第582团从左翼助攻。战斗伊始,进攻部队在炮火支援下,进展顺利。马家军以敢死队反扑,他们光着膀子,提着手榴弹,挥舞着大刀,嘶吼着“天门开!”“快升天!”一批批不断冲杀过来。在古城岭小房子阵地,曾在三关口战斗威震敌胆的第578团3连打得异常艰苦,连排级干部接连牺牲,炊事班、连文书、通讯员、文化教员全部投入战斗,连续打垮敌人14次反扑,成功守住了阵地。战后3连荣立大功一次,并获“三关口战斗打得猛,古城岭上钉住钉”锦旗一面。该连就是后来驰名全军的“大功三连”。25日入夜,敌军溃退,马家山阵地攻克。

苦战营盘岭。营盘岭苦战之处在三营子阵地。第6军以第17师主攻三营子西南,第16师助攻进攻阵地东南。第17师又以第50团为主攻团。25日拂晓,炮火准备30分钟后,第50团发起冲锋。不料,一道人工峭壁让进攻受阻。爆破组3次爆破均未成功。关键时刻,7连指导员曹德荣,冲至峭壁前,举起炸药包,拉燃引信,炸塌峭壁。董存瑞式的英雄曹德荣战后被追认为“特等爆破英雄”,7连被授予“皋兰山爆破英雄连”的称号。双方在三营子阵地反复冲杀,每寸土地都被鲜血浸染。17时,阵地终被攻克。26日凌晨,马家军全线崩溃,第6军乘机占领营盘岭。

恶战沈家岭。第4军以第10师钳制西侧狗娃山之敌,第11师进攻沈家岭,第11师又以第31团为正面主攻,第33、第32团从东西两翼助攻。在炮火支援下,第31团进展顺利。但在第二道堑壕前,突击队被敌一暗堡压制得无法抬头。危急关头,身负重伤的2连连长李应邦扑向暗堡,用身体堵住枪眼。突击队员迅速跟上,炸毁暗堡,夺取堑壕。14时,攻克沈家岭核心碉堡。随后,击退敌人营团规模的10余次反扑,第31团战至170多人,团长王学礼牺牲。战后野司授予该团“勇猛顽强”奖旗一面。18时,我军控制沈家岭。

夺占大铁桥。黄河大铁桥位于兰州城西北角,是守军北逃的唯一通路。第3军担负肃清狗娃山残敌、夺取黄河铁桥之任。25日22时,第7师第19团3营向狗娃山搜索前进时,发现守军已经撤退,当即决定直插兰州城,夺取大铁桥。3营官兵在俘虏的带领下,向西郭城门急进,沿城墙外直扑大铁桥。路上击溃一股敌军,并追击到铁桥附近,随即3营集中火力封锁桥面。马家军疯狂反扑。激战中,几辆满载弹药的卡车被打燃。一时间,爆炸声惊天动地,敌军惊慌失措,不知一野在铁桥有多少兵力。我军乘机稳定了局面。26日拂晓,黄河铁桥彻底堵死,瓮中捉鳖之势形成。一野主力迅速入城扫荡溃敌。10时,城内残敌基本肃清。中午时分,第3军攻占城北白塔山。被马步芳称为“金城汤池”的兰州解放了!

兰州战役的影响

兰州战役是继扶眉战役之后,国共两党在西北的又一次决战。一野参谋长阎揆称之为“解放西北的最后决战”。[1]兰州部队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甘肃人民出版社革命回忆录编辑室:《兰州战役》,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30页。'>5兰州战役使西北战局再无反复的可能,可谓兰州一战定乾坤。

歼灭“青马”集团主力。“青马”集团是西北国民党军战斗力最强,反共最坚决的地方军阀部队,它盘踞西北几十年,残暴欺压西北各族人民,曾给人民军队造成巨大损失。当年红军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于“青马”之手;1948年春,彭德怀率部与“青马”作战也曾接连失利。鉴于此,毛泽东反复告诫一野:“打马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战役”[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33页。'>6“千万不可轻视”“否则必致吃亏”,[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22页。'>7特别是打“青马”“必须充分准备,从精神动员到作战战术都要力求准备充分”。[4]《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24页。'>8兰州战役歼灭“青马”主力2.7万人,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令其元气大伤,军心士气顿挫,8月28日,第1兵团渡过黄河,追歼残敌,直捣西宁。9月6日,西宁解放,马步芳、马继援逃亡香港,“青马”残部投降,“青马”集团覆灭。

打破胡宗南北顾幻想。扶眉战役后,胡宗南苦心经营“秦岭防线”,一为阻挠我军南取汉中,二为伺机北顾反扑。兰州大战,胡宗南集团受我第18兵团钳制,不敢妄动。兰州易手后,“青马”、“宁马”、胡宗南集团三者之间的联系更是彻底断绝,一野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胡宗南集团更加孤立。8月29日,第18兵团发起秦岭战役,歼灭胡宗南集团4900余人,“秦岭防线”崩溃。胡宗南放弃西北,转而南向。三个月后胡宗南集团残部覆灭于成都战役。

加速“宁马”集团败亡。兰州战役期间,马鸿逵曾组建“援兰兵团”,但受一野第19兵团第64军牵制,不敢贸然南下。兰州战役后,老奸巨猾的马鸿逵自认无力回天。于是,一方面将“援兰兵团”撤回老巢,妄图作最后挣扎;另一方面把军政大权交付次子马敦静后逃往重庆。9月1日,一野第19兵团向银川进发。沿途敌军除第128军曾进行过相对有力之反击外,其余各部皆如惊弓之鸟,或溃或逃或降,第19兵团连克靖远、景泰、同心、中宁等地。在军政双重压力下,与马鸿逵矛盾重重的马鸿宾、马惇靖父子在中卫率部起义。随后,“宁马”主力第128军被第19兵团歼灭。马敦静见大势已去,乘飞机逃离,其他将领则纷纷投诚。23日,一野进驻银川,马氏家族对宁夏36年的统治宣告结束。

实际上,从兰州战役结束至1952年6月一野及所属各兵团番号撤销,一野主力再没有打过大规模战役。兰州攻坚战可谓是一野的“收官”之战,是“一野最后一战”。[1]剑彬:《一野最后一战》,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9

兰州战役的反思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今天兰州战役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反思。从军事角度,取得城市攻坚战的胜利,需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一是将领知大势、识时务。孙子讲:“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为将之道,“智”排第一。摆疑阵、出奇兵,是“小智”;知大势、识时务,则是“大智”。1949年4月渡江战役之后,二野、三野、四野经略华南已成摧枯拉朽、席卷天下之势。此时“青马”若主动撤退青海、新疆等深远后方,其灭亡或许会被延迟。但他们偏偏试图在兰州“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结果自然是螳臂当车,自取灭亡!彭德怀则趁势“借兵”,引第18、第19兵团入西北作战,先扶眉战役重创胡部,再兰州战役摧“青马”,后宁夏战役歼“宁马”,一路高歌。真是“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二是各部应团结、顾大局。团结就是战斗力。国共两军内部的关系也影响了战场上的胜负。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林立,勾心斗角。胡马之间、两马之间、“青马”内部、“宁马”内部,无不矛盾重重,有功则争,有过则诿。排兵布阵,或寻求自保,或借刀杀人。为保老巢,1949年6月,马鸿逵秘示手下:“不打硬仗,保存实力。”[2]王玉贵:《西北马家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10兰州危难之际,“青马”要求“宁马”“援兰兵团”策应。马鸿逵却借机索要军用物资。未果,则按兵不动。胡宗南也坐山观虎斗。据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刘任分析,扶眉战败,胡宗南“对'青马’有'见死不救’切齿之恨”,见一野主力西攻“青马”,正可“扼守秦岭,苟安整补”。[3]剑彬:《一野最后一战》,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11相比之下,解放军却团结一致,共谋大局。从华北调来的第18、第19兵团迅速融入一野,无论钳制、追敌,还是攻坚、防御,与第1、第2兵团毫无二致,彭德怀调度使用极为顺畅。解放军内部早已形成一个传统:战胜,功劳是他人的;战败,过错是自己的。首战失利,从野战军司令员到兵团司令员,到军长再到师长,都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目的就是让一线部队轻装上阵。两相对比,国民党焉有不败、共产党焉有不胜之理?

三是准备应充分,毋轻敌。骄兵必败,即使处于绝对优势的一方,也难逃这一定律。城市攻坚,攻方兵力、火力的优势,往往会被守方坚固的工事所抵消,这就更需克服轻敌情绪。8月21日,一野主力挟扶眉战役、陇东追击之声势,以昂扬的斗志,在兰州城外发动猛攻,激战竟日,未攻克一个阵地,自身却伤亡很大。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全军上下轻敌急躁。这是兰州战役主要的不足之处。初战失利,全军迅速冷静下来,总结教训,侦查敌情,群策群力,改进战法。终在3天攻克兰州。当然,总攻发起后,对马家军拼死抗争后又突然溃逃估计不足,以致部分守军逃走,这是兰州攻坚战的第二个遗憾。可见,指挥作战,傲与逊之间,收与放之间,需掌握适当的尺度。

四是火力处优势,需集中。进攻坚固设防的城市需要强大火力。一野炮火优势明显,应能一举夺城,但因没有集中使用,影响了炮火准备的效果,这也是试攻失利的重要原因。需说明的是,集中的是火力,而非火炮。不是将火炮集中放于一地使用,而是将火炮分散隐蔽配置,统一指挥,集中火力攻敌一处,随后再进行炮火延伸。之后总攻时,采取的就是这种打法,这也是一野在总结首战失利后得出的教训。
五是打法应灵活,重协同。灵活的战术是战场取胜的关键。狗娃山守军溃退后,夺桥部队以俘虏为向导,不走城里走城外,路遇守军不纠缠,争分夺秒奔赴黄河,以神兵天降之势,一举控制铁桥,截断了守军退路,大大加快了战役进程。战场上的协同也至关重要。总攻时,部队吸取试攻失利的教训,炮兵为步兵开路,步兵擎红旗指引火炮攻击目标。火炮死角之处,则以炸药、手榴弹开辟通道。较好地做到了步炮协调、炮炸协同、步炸协同,这是顺利攻克南山阵地的重要因素。

六是将士应勇猛,敢牺牲。战场取胜,离不开将士的血性虎气。城市攻坚,更需将士以生命来攻坚克难、攻险夺隘,更需将士勇猛顽强、敢于牺牲的战斗精神。此战攻城部队上下一心,英勇奋战,攻得坚决,守得顽强,追得勇猛。在这场恶战中,每夺取一道堑壕,攀登一道峭壁,攻占一个碉堡,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兰州战役一野伤亡超过8700人,有的团1500余人的建制,战斗结束时仅余数百人,有的连队几乎无人生还。战后,听了英雄事迹汇报后,彭德怀感慨:“这些同志为了完成任务,身绑炸药,爬到敌人碉堡面前,自身与敌碉堡同时粉碎。这类英雄事迹不止一次,而是无数次;不是强迫命令,而是完全出于自愿、自动的行为。这些战斗英雄们为了人民事业粉身碎骨,表现了英勇光荣的自我牺牲精神,真是万世师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来源:《军事史林》2020年12期,作者刘焕峰(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军政基础系)、赵延垒(陆军研究院一所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国上将张宗逊回忆兰州战役
解放兰州:一野伤亡近九千,为何打得惨烈?参战老兵说了个原因
1949年8月兰州战役,青马10万人如果...
今天是8月26日,我们永远铭记
兰州战役|我参加兰州战役的回忆
【说历史】国民党西北败退始末(十)尾章:大将筹边尚未还,春风已度玉门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