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狗十三 | 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12月,三部值得关注的华语片会先后在大陆上映,它们是《狗十三》《冥王星时刻》与跨年夜开篇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外链

《狗十三》已上映近两周,关于它的初步热议也平息了些。这是一部2013年的片子,上映前的四五年里,它就像个传说,你会在许多电影爱好者口中听见它的名字。记得公映消息刚出,阿扑君的朋友圈即刻就被海报刷屏。

对于这部影片,许多评论一边倒地代入李玩的立场,纷纷指责“家长皆祸害”“成长是谋杀案”,展开了愤懑的批判,却忽略了这样一点:电影所呈现的真实是全方位的,各角度的,与李玩称得上同等重要的,还有父亲这个角色——就像在曹保平另一部影片《李米的猜想》中,导演给了毒贩子以丝毫不略于李米的刻画。

我们当然是被粗暴地对待了,但在这个不尽善的世界里,每个人都苦不堪言。相较于“恨”,导演更想要表现的,大概还是这份“苦”。

回忆起《李米的猜想》,初看电影,阿扑君自然把目光都放在了主角李米的身上,但时隔三年重温,更触痛我的却是两个农民工和失踪的方文:前者无知无觉,以身带毒,暴毙他乡或牢底坐穿;后者无路可退,无家可归,爱人就在眼前也不敢相认 。

我们都不起眼,没有人在乎我们,高考结束那天,我们都很沮丧。

83天,我打算回去了李米,反正我也成为不了你们想要的那种人,只能普普通通了,我真没用。

221天,我就要回去了李米,我现在算是一个有用的人。

有人在意这些人吗,在意他们的生活境况,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做出选择——无知又无力的人,哪有那么多选择,被暗潮选择罢了。城市平静,大道锃亮,很容易让人以为,所有人的路都不窄。吸毒者是可恨可悲,抢劫者也令人咬牙切齿,但这部电影最可贵之处是让我们走出错觉,能够“看见”——不是每个人的路都有灯。

在影片《狗十三》中,李玩总听见楼上有鸟的叫声,也跟堂堂谈论过邻居家养鸟的事,直到有一天,那个模仿鸟叫声的精神病胖叔被抬下楼,她才“看见”了:那些想当然的、习惯成日常的现象底下,或许有更深一层的真实。

影片果真是要挑起“父母皆祸害”的骂战吗,未必,因为很明显的是,它以同样悲悯的镜头对准了李玩与父亲——典型的孩子,与典型的成年人。人们都在自身的困境里,都很辛苦,有爱,却无法相互理解。

而关于成长,或许它无法以好坏对错衡量。它只是一种选择,一种取舍。我们无法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所以能做出的最重大的选择,即是否在这个世界继续生活。世界并不单纯,有时近乎残忍,我们需要接受一系列不可撼动的生物设定,适应起初并不认可的社会规则,在不均的资源中挣扎掠夺,在人性的光亮与黑暗中跌宕浮沉。保全自身与所爱之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部电影或许也就是想让大家“看一看”:脱离混沌的状态,看看在这样的世界里,在这样的选择下,我们曾经背负过、并将继续背负些什么。

01 不能理解小孩的大人

当人们无法相互理解,爱就给不到点子上。

影片一开始,父亲就将英语硬塞给有着物理兴趣与天赋的李玩,同样的事情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非常普遍。许多大人无法理解孩子的喜好,也无法认识其天赋。更严重的现象是,很多父母并不将孩子当作独立的人对待,而是视其为自身附属,孩子背负着他们无处安放的控制欲望。用语言恐吓或暴力行为使孩子服从,“我教训自家孩子,打死他都不关你事”,一切都已经不再新鲜。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或人格侮辱(即使是在公众场合,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家也都习以为常,认为“这是再小不过的家事”。

孩子有自己的路。好的家长需要做的,是让他有机会接触各种可能性,帮助他发现那些想走的路。有一次阿扑君在央美美术馆看展,无意间听见一个妈妈与小女孩的对话,妈妈语气很温柔,但并不低幼化,就像是在跟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进行平等的交流:“你喜欢这个展览吗?”小女孩说:“喜欢。”妈妈继续问:“那你喜欢哪个作品呀,喜欢它什么地方呢?”小女孩就接着这个问题回答,答得也很真诚,想到什么说什么。我当时感动得想哭。好的家长是孩子的朋友,不分更高的身份,不滥用自己的权力,而是在真诚的交流中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与特长,随后尽己所能地帮助孩子将自身的天赋发挥到极致。可惜的是,绝大多数孩子的天赋都被白白地浪费了。

另外,大人们总缺乏同理心,觉得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小事。这其实非常傲慢。

不过是丢了一只狗,狗算什么呀,道歉就完了,再买就是了,都买来一只一模一样的了,你还想怎样呢?有什么不得了的,一只狗而已。

他们不知道,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与大人丢失独生子是一样重要的事。前几年《失孤》《亲爱的》此类电影备受关注,赚足了观众的眼泪,大家可否以同样的视角去看待丢失了爱因斯坦的小女孩,她痛哭失态、疯狂搜寻、满大街张贴寻狗启示、坚决不认新狗,真的是不可以理解的吗?

父母离异后,李玩与母亲分开,父亲有了新的家室,她只能寄住在爷爷奶奶家。即使是李玩挨打之后,满心愧疚的父亲当晚也还是走了,并不久陪。她与家人的亲密关系是缺失的。但狗不会与她若即若离,不会让她患得患失。狗多么单纯啊,一门心思往你身边去,就要赖着你,陪着你,问你要吃的,问你要爱,也给你百分百的爱。所以,即使李玩一开始因为“送狗”是父亲不花心思的补偿而排斥这条狗,最后也抵不住这条狗的可爱猛攻,与之建立了相互信任友爱的亲密关系。这对于李玩来说非常难得,因为她与影片中任何一个人都没能建立起这样毫无保留的感情。当爱因斯坦走丢,生死未卜,她激烈的反应并不过分。但大人无法理解她心里的孤独、亲密的缺失,无法理解爱因斯坦对于她的意义,才会痛斥她任性,将一条狗看得比爷爷奶奶还重要。

是否可以用一模一样的狗替代爱因斯坦呢?我们可以回到大人的世界类比一下:如果孩子走失了,或夭折了,是否再生一个就可以替代那个孩子,从此不必痛苦?对于尚有良心的人来说,不可能,因为这一切失去都是真切的,无可挽回,它将出现在无数个梦回的午夜,成为心里的隐痛。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觉得他们可以被替代,那是因为他们之于你不过是工具,而不是有血有肉、会笑会哭的人。

但在影片后段,受了委屈的新狗对所有人凶狠叫唤,却乖巧地接受李玩的抚摸,李玩知道它是无辜的,也心疼地为它掉泪,终于叫它“爱因斯坦”。在这个时候,新狗与李玩也建立了关系,它才获得了“爱因斯坦”的称号。但那也并不是替代。就像《小王子》里,玫瑰因小王子的浇灌而成为唯一的玫瑰,小狐狸也因为被驯养而无可替代。“爱因斯坦”这个称号代表着的是这类友爱关系的建立,但每只狗、每段关系本身,都有独特的重要性。

02 关于成年的一切

拒绝成年的人不一定比成年人更可爱。小孩不知道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也不知道他人的感受如何,只知自身的满足与发泄是重要的。这样的天真与自我固然有可贵的一部分,却也不必过分标榜,因为它明明就很容易伤害别人。没有谁比谁更重要,也没有人有权因为一己痛快而一味地剥削别人、刺痛别人,只是这种情况发生在小孩身上会被谅解,因为你不教的话,小孩不明白。

没有人告诉弟弟玩耍的尺度,他拿着棍子就往奶奶头上招呼,打伤了奶奶,奶奶也说没事。他从凳子上摔下来,直喊“打姐姐“,招惹了狗被吓得大哭,狗也因此(差点)被送去狗肉店。大概疾呼“成长是谋杀案”的人里,也没有太多人会愿意与这样的孩子在一起。

人爱标榜自我,标榜任性,拒绝成长,只是天然地将自己放在发泄情绪的那一头,希望可以像个孩子一样被惯着,却忘了自己也可能是他人发泄的对象。轮到自己忍受别人的时候,往往还会大喊一声“巨婴”。

那个被你戴着柔光镜回忆的、随心所欲的你,或许并没有那么美好,只是因为当时幸运,有人迁就,有人替你承担生活的艰难,不必着急权衡利弊、看人脸色;而被你唾弃的磨损了棱角的你,或许也没那么糟糕,或许你变得温柔了,更了解自己和世界,学会适当隐忍,也会更善良地对待他人。

一旦选择在这个非乌托邦的世界里继续生活,把握尺度、掌好方向盘才是最重要的主题。成年的关键词,也是“选择”与“承担”。

良好的成年过程不是学习偷奸耍滑,也不是把自己磨成一块圆滑无情的石头,而是在自身的坚守与社会的规训中求得平衡,是提高理解能力与共情能力,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渐看清更真实的、更深层的世界,在真实之中调试自己的原则与状态,并能够在保守自身的同时保持悲悯,长存不忍人之心。

父亲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同时顾及前妻女儿与重组家庭的成年人,常常身处局限与两难之中:他担心女儿的前程,自己却没有足够的眼界与学识帮助女儿实现天赋与梦想,只能将自己认为好的硬塞给她,帮倒忙也不自知;女儿不高兴,想取悦女儿又不知道怎么办,能想到的是给她一叠钞票,送她一只狗;女儿和继母关系显然不是很亲,无法一起生活,陪女儿的时间不够,但新的家庭又需要顾及;重组家庭生了一个儿子,不知道怎么告诉女儿才能让她少一些难过,只能一直拖着;爷爷把女儿的狗遛丢了,他既要安慰女儿,又要照顾自己爸妈的情绪,矛盾激烈的时候,作为一家之主必须行动表态,打了女儿又心疼得很;答应女儿的事与工作应酬冲突,难以两全,只能在饭桌上继续笑脸作陪,辜负女儿的信任;狗与儿子不能相容,他作为家务事的执行者,必须把狗送去狗肉店(于心不忍偷偷将其送到流浪狗收容所,在女儿追问之前不敢告诉任何人),得知狗的死讯,坐在车里默默流泪。

这就是大人,一点也不酷,事事多虑,处处两难,时常无力,甚至不像为自己而活。

一个高明的父亲当然可以妥善地处理这一切,同时高明地教育孩子——但没有那么多高明的人,他们或许也从来都没有机会成为那样高明的人。

许多父母都只是普通人,接受着他们那个时代普通的教育,有着时代背景下普遍的观念,无法跳出自己的阶级局限,有着自身的性格缺陷,无法给出完美的、甚至合格的爱。

小孩总以为大人很有力量,其实人总是无力的。就像《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那段对白: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总是如此。

只是小孩往往还有执念,还不认栽,不信邪。

就像李玩一开始寻死觅活要把爱因斯坦找回来,一定要和心爱的狗在一起,但后来她才明白,在一起又怎样呢,她根本无力保护它。当她看着新来的狗因与弟弟起冲突而被家里人嫌弃,当她追着要把狗送去狗肉店的父亲却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的车越来越远——

她终于被那种莫大的无力感打败了。

狗被送来的时候,她无力拒绝,狗被夺走的时候,她无力挽回。既然自己什么也不能改变,那就——怎样都无所谓吧。

影片最后,她与真正的爱因斯坦相遇,却害怕与它相认。这时她已经知道自己无法担负起这样一条生命,即使那是她所爱。墙上的寻狗启示已经有些年月了,斑驳得不成样子,残缺的旧纸似乎是当年寻狗行动存在过的唯一证明。李玩看似云淡风轻地走了,却在无人的时刻偷偷痛哭。

你已经开始有一些曾经就是不信邪但现在必须信的原则了。

有了这些原则,你就变了。

——阿扑的朋友

李玩开始喝牛奶,也可以吃狗肉,娴熟地在应酬饭局上喝酒,开始对那些曾经无法接受的事情免疫,在无力抵抗的生活面前破罐破摔——怎么样都可以。

当弟弟吐出牛奶,在溜冰场上一次次摔倒,李玩也和大人一起笑着看他。一切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鲜少有永远的孩子,也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老气的大人。弟弟溜冰跌倒的样子和姐姐是那么像,而在溜冰场的一切也暗喻着生活中的教训,挨过打,摔过跤,痛过了,就变成游刃有余的大人。

对于人与人、人与心爱之物之间的分离,李玩也早已习惯,男孩对她说“我不想和你分开”时,她只轻轻地回了那一句: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

这句话在影片中出现了多次。

但是,真的能习惯吗?影片最后,李玩与父亲坐在车里,妈妈打来了一个电话。女儿得了奖,父亲与妈妈分享这个消息,接电话时已经眼含热泪。挂了电话,李玩问道,你们当初是怎样走到一起的?终于,行事稳重的成年人像孩子一样哭泣,边哭边伸手捂住女儿的眼睛。

不是习惯,不是免疫,只是被压在心里了而已。

英语演讲时,李玩说到了宇宙膨胀理论,“宇宙膨胀,宇宙中的两点会越来越远”,这句话和贾樟柯《山河故人》的英文翻译“Mountains May Depart”大概是一个意思,而“以后这样的事还多着呢”,也同样出现在木心的《童年随之而去》。

让我们以这段文字结束本篇文章吧: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你可能感兴趣:

关注ARTPLUS 有深度才更酷

艺术趣闻展览讲解电影推介没完没了的福利

都 在 等 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狗十三》:谁不是被委屈撑大的呢?
豆瓣8.7,柏林电影节外国观众看完“鸦雀无声”,时隔5年解禁上映
《狗十三》:等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狗十三》编剧:我希望你永远不理解,因为那才是对的成长
《狗十三》:叛逆少女的驯化史,沉默着变懂事何尝不残忍?
你的江湖只有你之——女孩与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