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的哲学智慧

──摘自梁詠《天人互泰》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生活于春秋末期周景王、周敬王时期(约公元前6世纪-前5世纪),曾任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他鉴于历史兴亡、人事成败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套人在社会中如何才能生存的法宝,所著的《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其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他的学说,是道家学说的根本经典。后来庄子将其继承和发展,一并形成了道家学派。

 老子的哲学思想,谈道论德,围绕“道”为核心而展开。“道”是玄奥微妙的,指宇宙的本体及运行规律,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均源于道、循于道、归于道,“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德”是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清静、无为与不争自化。因此,《道德经》对治国、理政、安民、用兵、从艺、经商、以及修身、齐家等,从中都可以得到智慧的启迪。

 老子关于“道”与“名”的论述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对“善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关系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之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分清“私”与“无私”之别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对“水”的赞美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对自满和骄奢之人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捶而棁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对待万物的态度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彻悟“争”与“不争”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何谓“袭明”?曰:“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明事物之理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知人者谓“智”,自知者谓“明”,自胜者谓“强”,知足者谓“富”,死而不亡者谓“寿”。柔弱胜刚强之法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明晰“贵贱”与“高下”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获得“财富”与“荣耀”时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的:“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告诫贪婪不足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祸”与“福”的转化关系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处事的方法是:“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事物发展的渐进规律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违背天道和法理者警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之“道”,哲理之源;老子之“德”,处世之要。他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诚然,“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处世
《老子》50句
帛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北大藏西汉竹书老子(一)
老子名言名句
整理诵读的汉墓帛书老子
《道德经》转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