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干的世界》第01章 普天华夏 第5节 东西南北话蚩尤

       蚩尤,华夏人文初祖之一,别名兵主、战神,英文名ChiYou,华夏神话传说上古时代九黎氏部族的首领。

与炎帝神农氏相似,蚩尤九黎氏也是部落首领的统称,即九黎氏部族的历任首领都叫“蚩尤”,今人常称呼的“蚩尤”应为蚩尤九黎氏的最后一任首领。相传该首领也是黄帝之父少典的儿子,排行老三,位居老大炎帝、老二黄帝之后。

这位蚩尤骁勇善战,智勇双全,传为人类战争史上兵器的最早发明者,世界兵器业和军工业的鼻祖,也是铜器、陶器方面的冶炼和锻造专家。

相传蚩尤还最早发明了拼音文字(据丁公遗址考古)、礼乐、刑法、宫室、城邦和殡葬制度,是一个粗中有细的全才、通才,是领先于黄帝时代的制造业先进的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其部族主要活动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一带,那时候没有国境线,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围没准还远涉今东南亚、南亚地区。

生性好战的蚩尤九黎氏和炎帝神农氏原同属一个部落联盟,后因想篡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被警觉的炎帝识破,炎帝借助新建的炎黄联盟打败了蚩尤。失败的蚩尤后裔流落到炎黄势力之外的四方蛮荒之地,野史传说流落向西、向北的几支蚩尤后裔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形成了古匈奴民族,古匈奴民族再次向西、向北进发,融入了古印欧人的祖先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融入欧洲土著文明,催生了辉煌的古希腊罗马神话。此说待考。

蚩尤擅长并专注的是兵器的发明以及整合自然资源为人类所用,但在军事战略战术以及政治权谋方面存在很大短板,借用今人的话说就是不善于搞人际关系,说话办事简单粗暴,是个直肠子,四肢发达,孔武有力,而头脑比较淳朴,一个性情中人,直男癌一枚。

相传蚩尤有异父异母或拜把子兄弟共计八十一人,个顶个的铜头铁额,十指十趾,本领非凡。蚩尤战败而死后,他的八十一个兄弟也是死的死逃的逃,流落到华夏之外的世界各地讨生活,疑似渐变演化成为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世界性或地区性民族的先祖。

据考,蚩尤出生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九黎族的世居地羊水。他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做出了较为系统的贡献。今河南、山东、河北交界处地区被称为“九黎之都”,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另在蚩尤部落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聚居点(后世所谓“蚩尤城”)、坟冢、祀祠等遗迹的记载,追溯这些遗迹,可以推测出蚩尤部落的活动范域,并搜索其海内外各支遗裔的线索。

蚩尤城的记载见于《水经注·卷十三》涿水条:“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经涿鹿县故城南……”《魏土地记》云:“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侧流注阪泉”。《晋太康地志》云:“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合,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由此推断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涿水待考),蚩尤泉在今涿鹿县,阪泉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今河南新安县也有蚩尤屋场等。

蚩尤曾与炎帝神农氏大战,将其打得落花流水,炎帝神农氏求助于黄帝轩辕氏,与黄帝轩辕氏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与炎黄联盟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黄帝请天神助其破之,最终蚩尤被黄帝所杀,黄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来胜方黄帝可能有点过意不去,便尊奉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一说蚩尤兵败,臣服于黄帝,并主持联盟军事,后来天下又乱,黄帝把蚩尤令人畏惧的勇猛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威慑天下,天下都以为蚩尤没死,而是隐居黄帝幕府,于是“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黄帝大战蚩尤的具体情况有三说。第一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即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炎帝后,蚩尤作乱,黄帝又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从而巩固天子之位;第二说见于《逸周书·尝麦篇》,即蚩尤驱逐炎帝,赤帝求助于黄帝,炎黄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第三说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即蚩尤作兵攻伐黄帝,黄帝令应龙迎战,双方在冀州之野大战,蚩尤兵败被杀。

上述可信度较强且具有广泛认同的第一说并未交代蚩尤兵败后如何,被黄帝擒杀、归顺黄帝两说似乎都不符合蚩尤桀骜不驯的秉性。后世多有侵略者或叛乱者以蚩尤后裔自命,故疑蚩尤兵败后逃跑,流亡海外,其生物基因、性格基因、文化基因、精神基因得以在世界各处落地开花。今人虽不能断定其后裔有哪些民族、种族,但或可根据其行为模式予以甄别,这就属于比较文化学和精神病理学等诸专业范畴了。

神话传说史载蚩尤善战,“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作大雾,弥三日”,黄帝“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鱼龙河图》记载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即黄帝求助老天爷成功,依靠天庭下派的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胜。一说黄帝借助风后所作之指南车,方得在大雾中辨明方向,最终获胜。

轩辕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时代无出其右的大事件。黄帝得胜后,一统中原地区,转型为华夏正统。汉语文书写的史籍特别是长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对蚩尤多有恶评,落井下石长达数千年之久,以致于蚩尤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逐渐恶俗化,成为“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凶神形象代言人。

《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的《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记载: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双角牛头是传统的中华龙文化里的龙,传说中的龙是马脸牛头,蚩尤又被形容为恶龙,渐次被树为中国龙的敌人。

另据《龙鱼河图》、《述异记》等文献记载,蚩尤又类似巨人一族,具有人类与恐龙的某些共性特征,考古发掘现已证明恐龙生活的时代,地球上同时存在一种巨人族。因此有学者认为蚩尤可能是史前巨人族的后裔,待考。

《皇览·冢墓记》云:“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现今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又传言:黄帝杀之实一蚩尤部将(山东人),在蚩尤重伤陷绝境处(柳树庄附近立马关)舍身换穿蚩尤衣,为主撞山崖自杀。追兵至,辨衣着为蚩尤。真蚩尤葬于涿鹿矾山镇。”

《封禅书》记齐祀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蚩尤终以战神形象载入史册。

蚩尤与炎帝

蚩尤与炎帝的关系错综复杂,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傲娇的蚩尤曾经臣属于炎帝或加入过而后又退出以炎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山地部落文化水平的蚩尤看不惯平原部落出身的炎帝专事农耕的做派,与炎帝发生激烈冲突,并大败炎帝。

另有一些非主流正史学家指认蚩尤就是炎帝。该派学者以《水经注》对涿水的记载为主要根据,考证蚩尤、黄帝对战的“涿鹿”和炎黄对战的“阪泉”实为一地。两次大战实为同一次争夺部落领导权的内战,而蚩尤与炎帝之所指也便相同了。另外,蚩尤和炎帝都以牛为图腾,这与蚩尤牛气冲天的图腾形象一致。

又一派学者推证蚩尤实为炎帝的后裔,二者属同一部族,均为部族或其首领的称号,并非是一个人的名字。轩辕黄帝先是在阪泉之战击败炎帝部族,蚩尤部族作为炎帝部族的后裔,为了报仇而与黄帝大战于涿鹿,战败之后,首领擒杀,部分族人则归顺黄帝为臣。

更激进的一派观点言说蚩尤战败后,部分族人归顺了黄帝,形成炎黄子孙的主干,另有族人流落到海外;向西向北的一支融入了古印欧人的部落,即今欧美各民族的祖先;向南的一支衍生出今东南亚地区的先民。此说在国际史学界争议较大,姑且存疑。

蚩尤与黄帝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封建社会奉行“正统”、“正朔”观念,史家以“成王败寇”为荣,黄帝战蚩尤总被描述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以《史记·五帝本纪》为代表,流传甚广,蚩尤就成了不受正史学家待见的反面人物。在非儒家传承的文献如《逸周书》、《山海经》中,对蚩尤与黄帝交战的描述相对客观、中立。未经删节的道家经典《庄子》更借盗跖之口,对蚩尤多有同情,而谴责黄帝,言辞也是不痛不痒。

蚩尤与黄帝二者除敌对关系外,还可能有过臣属关系。史载黄帝曾使蚩尤主管金属冶炼,辅佐东方的少昊部落。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把蚩尤说成黄帝“六相”之首,地位甚高;战国时代的韩非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更具神话色彩。

蚩尤与九黎、三苗

更多传说中的蚩尤是散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地区以及今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九黎各族总首领,“百越”之祖,这方面的记载车载斗量,偶有争议。

蚩尤领导的九黎各族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见于《尚书》、《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六韬》云:“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引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

有学者认为古书中的三苗本在中国的北部,或中国以北地区,与后世的南方苗族及其分支民族无关。如近代学者如王桐龄、梁启超、闻一多、胡适等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但章太炎、吕思勉等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论从历史资料还是其他都无关联,亦无渊源。这两派观点都是站在中国本土的立场上,而缺乏世界史的眼光和方法。

另有激进的学者认为,上古时期的人类先民完全没有国家疆域和地理边境观念,能打善跑的蚩尤部族在兵败逃亡过程中不大可能仅在今中国境内活动,其散布于今东南亚、南亚半岛、澳洲大陆乃至整个中国海外地区从而形成新的民族如古阿伊努人、古达罗彼荼人、古雒越人等海外远古民族。另有人考证古代匈奴人、日耳曼人、柏柏尔人、哥特人等所谓“北方蛮族”也都具有蚩尤部落的文化遗存,至少在外貌表征、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与蚩尤近似。此二说皆存疑。

蚩尤与东夷

今人又有称蚩尤是古代东夷部落的首领。据考,以今山东半岛及黄淮地区为活动中心的“东夷”乃是夏、商、周三朝“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时代较蚩尤晚得多,或曰东夷乃蚩尤之后,更为恰当。远古时代的中国东部沿海与日本列岛之间有陆地连接,海水尚未淹没大陆架,有人据此推断,蚩尤后裔被炎黄联盟打败后逃到今天的日本和朝鲜半岛乃至远东西伯利亚地区,衍生出当地的土著先民。

依上述逻辑推理下去,中国儒家正统史学指称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四方蛮族可能都是战败者蚩尤的后裔,有的蚩尤后裔也许逃得更远。祖先的记忆通过口口相传深深烙在这些海外蚩尤后裔的脑海里,在历史的某个时间节点上突然爆发,本能地沿着祖先们当初逃亡的大致方向和路线回归中原,携带兵器、战马和火把,抵达梦寐以求的华夏故乡,其结果就是造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外族野蛮入侵,最终融合成了新的华夏民族。

蚩尤的海内后裔

蚩尤败于炎黄联盟,其族人四散逃离。留在海内的后裔与之相关的民族有汉族、苗族、瑶族、羌族等。

汉族:蚩尤败后,主体族人融于炎黄集团,成为华夏部落的祖先来源之一,是为当今汉族的部分先民。从姓氏上看,一些沿用至今的汉族姓氏可能就和蚩尤有关,如邹、屠、黎、蚩等。

苗族:根据近代附和的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仡佬是苗族的祖先。近代有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被黄帝部落驱赶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此种观点有一定代表性,但至今不为严谨的史学家所接受。

羌族:根据《后汉书·西羌传》,蚩尤部分族人向西迁徙,生成古羌族有关。一说羌族源于蚩尤后裔古羌族,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现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近代亦有学者提出古羌族与现今的羌族无关。

蚩尤影响的地域文化

1、汉族地区

蚩尤虽然在儒家典籍中概为负面形象,但民间一直有崇拜蚩尤的传统,今河北、山西一带就有蚩尤崇拜习俗。南朝任昉的《述异志》记载冀州(古冀州指华夏九州之一,包括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辽宁省、陕西省全境及内蒙地区)流行“蚩尤戏”,戏中人物头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附近的一些古村落中,人们定期祭祀蚩尤神。秦始皇也曾亲祭蚩尤,立蚩尤为八神之一的战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

传说蚩尤战败,身首异处,其墓即“蚩尤冢”也有多处,当地也多有民间祭祀,如山东省巨野县还在公元2001年斥资重建蚩尤墓并修建了“蚩尤广场”。

另传蚩尤战败后出任黄帝的六相之一,主管天时,蚩尤又代表着某种星相,民间称为“蚩尤旗”。根据《吕氏春秋》、《史记》、《隋书》等文献的描述,蚩尤旗应指某种彗星,是战伐的征兆。

今人口说的“黎民百姓”的“黎民”即是来源于蚩尤作为酋长所在的九黎部落,而“黎”姓传说中也是蚩尤的直系亲属,其主干为今天的黎族。战败后的蚩尤集团被黄帝统治,族人被看成了下等人,即成黎民和百姓,就是没有地位的意思。

2、苗族地区

虽有不少学者坚持蚩尤有关的“三苗”与今天的苗族无关,但中国的苗族多奉蚩尤为始祖。苗族的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这个词汇是否就指称“蚩尤”,目前尚无定论。苗族学者多认为这是近代的苗族史学家的附和然后被汉族文人引用。

东汉人郑玄率先挑明了三苗与蚩尤关系。他在注解《五帝本纪》时提出“苗民,即九黎之后”。此说后来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承袭,支持了“三苗”即苗族祖先的观点。

流传下来的古文献中没有发现蚩尤与三苗、苗民的关系的直接记载。《尚书·吕刑》声称“苗民”这个群体已经灭绝了,“皇帝哀矜庶戮之不幸,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意思是说皇帝怜悯被杀戮民众之无辜,对施暴政的人报以威罚,灭绝行虐的古代苗民,使他们没有后代留在世间。《尚书·吕刑》在另一处重复了这一观点:“上帝不蠲,降咎于苗。苗民无辞于罚,乃绝厥世。”这是说皇天上帝不能赦免他们,降灾祸于苗民,苗民没有理由解除惩罚,因而他们的后代没有一个留在世上。当然,《尚书·吕刑》引述的都是周穆王的话,不能作为信史凭证。周穆王显然不认为古代“苗民”还存在于世间,也就是不承认他的王朝与早已灭绝的古代“苗民”有任何关系。

关于蚩尤的史学疑辩

蚩尤见之正史始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仅以黄帝争战失败者的面目而存在,历代都有史家为之作注,张扬蚩尤的失败行径。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其后的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指出蚩尤非为天子,不宜与炎帝和黄帝并列,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亦非庶人,进而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这就将蚩尤的历史地位拉低到地方领导人的级别上了,却又明升暗降,表明蚩尤是一位重量级的地区领导人。

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这一段夹杂神话的民俗传说对“诸侯”、“天子”、“庶人”诸说都有否定之义。单靠一幅遗像便使“八方万邦皆为弭服”,蚩尤的威风远非普通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黄帝而非助蚩尤之说,可见蚩尤与“天子”无缘,是“天子”的对立面。

历代学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诸侯”等标签硬往蚩尤身上贴,明摆着是局限于周秦封建社会结构模式的认识框架,因而不能正确诠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蚩尤身份及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内涵,以致于有学者大胆猜测连“蚩尤”这个名字都是被丑化而来的,真正的原型人物叫什么名字已不可考。

蚩尤活跃于历史舞台之时,即“神农氏世衰”的炎帝时代,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互相争斗,不再服从由于发明耒耜的功绩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的权威和约束。“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最为暴”。此所言“诸侯”并非周秦社会制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贵族,而是指原始社会末期的各部落酋长,蚩尤是其中之一。

“蚩”是贬义词。《说文解字》释为“虫也”,作冠词用,若“小爬虫”之类。《六书正伪》云:“凡无知者,皆为蚩名之”。“尤”为部落名,又作由,象形字为田亩,意为农耕之人。“尤”是依传闻所记部落名称,与“由”为同音异字,故“尤”部落即“由”部落,亦即农部落,贬之即谓“蚩尤”,意思是一个小小的农业部落居然敢不服神农大王。

中国古代对氏族及部落的名称与其酋长名称和氏族部落民名称常常不加区别地称呼,推断“蚩尤”既为部落名,亦为该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名。

有考古者声称蚩尤战败后,其在华夏疆域内的残余势力还据有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大片未开发区,到尧、舜、禹时期,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这就是史书上说的“三苗”,又称为“有苗”或“苗民”,最后形成了部落酋长国。从考古来看,“三苗”应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有关,但后二者都具有强烈的藏缅民族文化特色,以虎为图腾,而当今苗族文化无法找到与之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证明。

反对派观点认为“三苗”与后来的苗族无关的证据之一是,“苗族”这个称呼是宋朝才出现的,与三苗时代隔了三千多年,而且“苗”并非苗族的自称,是宋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一般认为,三苗、荆蛮、苗族是不同时代的三个不同族群,但“九黎”和“三苗”的关系较近。《周书·吕刑》、《国语·郑注》、《礼记·衣疏·引甫刑·郑注》、《后汉书·西羌传》等都有相关记载,如“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意思是羌族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姜姓的别支。

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

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证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

羌族南迁到四川,与当地的青族融合后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今贵州西部、云南等地的羌族对外自称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作为九黎之君的蚩尤也是羌族的先祖。

蚩尤的后世纪念

蚩尤死后,黄帝及其世系的后代帝王都把蚩尤奉为“兵主”,视为“战神”来崇敬和缅怀。《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记载:“后世圣人著其像于尊彝,以为贪戎。”《龙鱼河图》记载:“灵尤(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状。”可见黄帝及其族人们对战败者蚩尤还是很尊重的,不像后世儒家把蚩尤丑化得一塌糊涂。

近代以来,苗族人多将蚩尤视为自己的先祖。湘西、黔东北的苗族祭祀时,须杀猪供奉“剖尤”,并传说“剖尤”是远古时代一位勇敢善战的领袖。“剖”,按湘西苗语意为公公,“尤”是名字,“剖尤”就是“尤公”之意。

今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的苗族人有祭“枫神”为病人驱除“鬼疫”的习俗,装扮“枫神”的人打扮得十分威武;这位令人敬畏的“枫神”就是蚩尤的化身,这与《山海经·大荒南经》所记载的“蚩尤所弃其桎梏进为枫木”的传说有关。

黔东南的《苗族古歌》中有一首叫《枫木歌》,歌中唱词的含义也是把蚩尤作为苗族的始祖来看待和怀念。川南、黔西北一带还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

另有《苏氏演义》记载:“冀州人把蚩尤称为神,民间人常作戏;齐魏之间,太原村落中祭蚩尤神;汉武帝时,太原人还为蚩尤立祠。”

蚩尤的神话历史成就

1、蚩尤统率的九黎部落联盟生活在中国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是一个面对海河而生长起来的开放型原始部落。他们借助当地的地理、气候、水源等优越条件,发明了谷物种植,由采集、渔牧、游牧向农业发展,这是历史和文明的一大进步。

2、蚩尤是金属冶炼和金属兵器的最早发明者。《世木·作篇》说蚩尤“以金作兵器”。《管子·地数》记载:蚩尤能以金为兵,制作“剑铠矛戟”。《史记·五帝本记》正义引《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铜头铁额”,“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振天下”。

3、在古代中国,蚩尤首创法规,实施刑法,以肃纲纪。《周书·吕刑》云:“蚩尤对苗民制以刑”。《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记述蚩尤被擒杀后,“后代圣人著其尊彝,以为贪戎。”有史料明确记载兵器和刑法是蚩尤发明的,后来被黄帝部落集团效法。

蚩尤的华夏遗脉

《太平寰宇记·河东道七》记载:“蚩尤城在县南一十八里……其城今摧毁”。其故城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安邑镇。

蚩尤冢的记载见于《皇览·墓冢记》:“蚩尤冢,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郡钜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三国时的东平寿张县治在今山东阳谷县寿张镇,山阳钜野县治在今山东巨野县。

蚩尤祠的记载见于《史记·封禅书》。秦始皇东巡游,封泰山,禅梁父,礼祠齐八神。八神之中,“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今山东东平县即其故治。《汉书·地理志》记载:“蚩尤祠在西北(涑)上,有朐城”。汉东郡寿起兵之时,“祠黄帝蚩尤于沛庭”。秦时的沛县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沛县,沛县东境隔微山湖与山东相望。

《逸周书·尝麦解》记载“命蚩尤于宇少昊”。这里的“宇”释为“边”,于屋则檐边为宇,于国则四垂为宇,意思是说蚩尤部落曾被安排在少昊部落的边陲地区居住。当时少昊部落居地以曲阜为中心,《左传》杜预注:“少昊墟,曲阜也,在鲁城内”,蚩尤在少昊之西垂。《述异记·卷上》云:“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又云“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其俗遂为立祠”。“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载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秦汉时置太原郡,属并州,首县晋阳的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

关于蚩尤的遗迹、习俗、传说,历数千年之久,仍以浓烈的色彩保存于民间。在北至河北涿鹿,西至山西太原运城,东到山东东平,南至江苏沛县的广大地区,祭祀蚩尤的民俗经久不衰。按“民不祀非族”的古俗,这些地区一定有为数众多的蚩尤遗裔,才能具备形成和保持这种祭祀蚩尤民俗的社会条件。这些地区在两汉时期又是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腹心之地,应该有相当多的蚩尤遗裔融为汉族成员。

蚩尤遗裔见于较有成就的首推邹氏、屠氏。王嘉《拾遗记》云:“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邹姓、屠姓今为汉族常姓。“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孔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这段记述说明有一部分蚩尤遗裔被迁到北方,这个北方是否指称后来的漠北地区甚至更远的北方,史载未明。

蒙古族学者陶克涛的《毡乡春秋——匈奴篇》指蚩尤是匈奴在神话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亦当是蚩尤部落遗裔。

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

《周书·帝纪第一》云:“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

古有仇犹国,公元前457年被晋国智伯所灭。《史记·樗里子传》记:“智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今山西盂县东北有仇犹国遗址。仇犹与蚩尤音近,其国或为蚩尤遗裔所建。

有学者认为,善于长途奔袭而又长于兵器、远距离迁徙以及擅长发动原始“闪电战”的蚩尤遗裔既然可以迁到北方不毛之地求生存求发展,也有可能跑到更远的地方比如非洲、地中海、两河流域、美洲、欧洲等,也就有可能在当地繁衍生息,或与当地的原始部落融合形成新的人种。

各家考古者如是说

“蚩尤”本是农部落的他称,既是对部落酋长的他称,也是对部落全体成员的他称。蚩尤部落的第一任酋长称蚩尤,第二任酋长亦称蚩尤;第一代部落成员称蚩尤,第二代部落成员仍然被称为蚩尤。

有考古者发现今山东阳谷叶街村埋着蚩尤首级,山东民间还有俗称的“皇古冢”、“皇姑冢”、“蚩尤陵”等遗址。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一些文物学家们在此进行了三次考古。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在遗址中心发掘了一条深沟,粗略定为仰韶文化遗址;1994年,山东省考古勘探队员发现了部分城垣,确定为后岗一期和龙山文化;2006年,聊城市文物考古队对“冢”及其周围进行全面勘探,探明“冢”最上层是汉代文化层,中间是龙山文化层,底层是大汶口文化层,兼有少量仰韶文化。

蚩尤陵所在地的阳谷县十五里园镇叶街村的人文历史绝对年代可追溯至6000年前后。这座古冢有自仰韶到汉朝的三千年历史。考古表明,皇姑冢地域与《皇览》、《水经注》记载一致,“皇姑冢”具有蚩尤冢的外部条件和内部特征。

据《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冢附近一带每年十月都有祭祀蚩尤的风俗。阳谷及周边地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上坟烧纸祭祖,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上坟。2006年和2008年,阳谷举办了两届蚩尤文化研讨会。

文献记载、考古支持、民俗佐证组合证明:皇姑冢就是蚩尤首级冢。阳谷县在蚩尤文化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经过两次全国性蚩尤文化研讨会的论证,确认了阳谷是蚩尤首级冢所在地,被称为“东夷之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蚩尤和黄帝争霸失败后,他的后裔是什么民族?死后的陵墓在哪里?
蚩尤死后陵墓在哪里,蚩尤的后裔是什么民族?
蚩尤是中华民族三始祖和中国古代文明伟大缔造者之一
了解苗族迁徙史,从这里开始
蚩尤(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
八方万邦,皆为弭服——蚩尤(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