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卡拉麦里的秋天远比想象的要漂亮。在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通班古特沙漠的核 心区域,生命依然生生不息。深秋时节,荒漠中稀少的植被变得和沙漠一样通体发黄,人的足迹在这里比 野兔的还要少。

  卡拉麦里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4月,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卡拉麦里,象征着死亡的荒漠,外表看来一片沉寂,如果不走进它,全然不会发现,这里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卡拉麦里保护区内觅食的鹅喉羚(黄羊)

  216国道纵穿卡拉麦里保护区,两旁围有铁丝网,以防止人类贸然潜入。进入保护区,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的许可,记者近日探访了这片曾经沧海的保护区。

  数亿年前,这里碧波浩淼,森林连绵千里,飞鸟悠闲,野花芳香随风飘散。但随着侏罗纪末期的 造山运动,这里气候恶化,干旱缺水,湖泊消亡。

  今天,立足于卡拉麦里这片荒漠戈壁,可见地势起伏多变,形成大大小小的山包,高者不过数十 米,凹地上被洪水冲击而成的临时河道两旁,灌木遍布,繁花趁着秋天最后的暖意,赶紧盛开。脾气古怪的内陆沙漠,说不定哪天就飘扬起大雪。

  在稀疏的植被护佑下,卡拉麦里的沙丘得以固定,使得这里的野生动物有了生存的希望,行走在保护区,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动物粪便和脚印,一不留神,还可以看到远出悠闲行走的黄羊和野兔,它们对陌生的窜入者没有太多戒备,只是和来客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地望着。

  为了保护这片原始区域,1981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 ,现在卡拉麦里保护区已被升格为国家级。随着保护区的建立和气候的变迁,这片曾经异常干旱的地方如今林木和草地交杂,野花遍地,呈现出一片草原风光。

  现在,这里栖息着数以百计的有蹄类动物和珍禽,如蒙古野驴和很多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如鹅喉羚(黄羊)、马鹿、盘羊、野山羊,有更多的鸟类在这里生息繁衍,可以说,卡拉麦里已经成了一个野生动物的乐园。据统计,生活在卡拉麦里保护区的蒙古野驴已经达到六千多头,鹅喉羚数量也由把千只增加到现在的两万多只。

  这里还是中国唯一的野马人工饲养繁育基地,1986年,中国从英、德国等曾经从准噶尔盆地掳走的野马后裔重新引回,现在,它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避免了灭绝的危机。

  学名“普尔热瓦尔斯基马”的普氏野马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在的野马种群,目前也被放归到卡拉麦里有蹄类保护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最大的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得都是什么动物啊?
20年前放归野外的27匹普氏野马,现在的生存状况怎么样了?
准噶尔无边戈壁滩上生活着的“精灵”/冯锦/脚印回眸126/20191012
新疆戈壁滩的野生动物
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近距离接触普氏野马
《大漠蹄声》系列报道之:卡拉麦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