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家传锤把十大要诀

其五曰:步法。

步法者,寸、踮、过、快、溅也。

如二三尺远,则用寸步,寸步一步可到也。

若四五尺远,则用踮(垫)步,必踮一步方能到也。

若遇身大力强者,则用过步,进前脚,急过后腿,所谓步起在人,落过于人也。

如有一丈八尺远,则用快步,快步者起前脚而带后脚,平飞而去,并非跳跃而往也,此马奔虎窜之意,非艺成者,不可轻用,惟远不发脚而已。

如遇人多,或有器械,即连腿带脚并溅而上,进前脚带后脚,如鹞子钻林、燕子取水,所谓踩脚二起之说也。

学者随便用之,习之纯熟,用之无心,方尽其妙也。

其六曰:手足法(连)。

手法者:出、领、起、截也。

当胸直出者,为之出手。

筋梢发起未落者,谓之领手。

筋梢发,有起有落,曲而非曲,直而非直,为起手。

顺起顺落参以领搓者,谓之截手。

但起前手如鹞子钻林,须束身束翅而起,推后手如燕子取水,往下一翻,长身而落,此单手之法也。两手交互,并起并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砖,此双手之法也。总之,肘护心发手撩阴起,其起如虎之捕人也,其落如鹰之捉物也。

足法曰:足法者,起翻落钻,忌踢宜踩而已。

盖脚起望膝,膝起望怀,脚打膝分而出,而其形上翻。如手之撩阴,至于落则如以石钻物,如手落之拂眉也。忌踢者,脚踢浑身是空,宜踩者,如置物于足下也,即足落如鹰捉是也,此足法也。

手足之法同,而足之为用,亦必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测,然后可也。

其七曰:上法、进法。盖上法以手为奇,进法以足为妙,总之以身为要,其起手如丹凤朝阳是也。其进步如前步抢上抢下,进步后脚踩打是也。必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闭,身法活,手足之法连,而视其远近,随其老嫩,一动而即是也。

然其方亦有六焉,工、顺、勇、疾、恨、真也。

工,巧妙也。顺,自然也。勇,果断也。疾,紧急也。恨,愤怒也。动不容情,心一颤而内劲出也。真发定中的,见之真而彼难以变化也。六方明则上法、进法得矣。

拳诀曰

远打一丈步位稳,近打回转一寸中。

一要开拿二要顾,三要力法四要路,

五要束身六要走,七要筋擎懈法熟。

其八曰:顾法、开法、追法、截法。

顾法者,单顾、双顾、上顾、下顾、顾前后左右也。

单顾者,则用截手。

双顾者,则用横拳法。

顾上用冲天炮,顾下用卧地炮。

顾前后用前后梢拳,或用前后斩拳(即是顺步单鞭,拗步斜行等势)

顾左右用括边炮,或用括身炮。

此以随机而用,非若他人之钩连棚架也。

开法者,开左、开右、硬开、软开也。左开用里括,右开用外括。硬开如前六艺之硬劲,软开如六艺之软劲是也。“粘劲随四劲而出,拳非搓不灵”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

追法者,即急趋连打,追法、上法、进法一气贯注。“随身急趋”,“追风赶月不放松也”。“起望天,落望咽喉,追法也。强退者十连紧迫,欲闪者急括相应、彼虽欲逃走而不能,何患其有杂计邪术乎!”

1.起如撩,落如斜,形象也;起如箭,落如风,疾快也;起如魔,落如叉,开阔也;起望天,落望咽喉,追法也。

2.“一手连三手,三手护一手,前手为手,后手为法,手法相连,腿脚相随”。

3.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催。

4.手起脚不随不能打人,脚落手不下亦是枉然。心不勇则手不摧,搐搐不上多出变化。

5.“艺高人胆大,心勇疾上疾。

截法者,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也。

截手者,彼先劲(彼手露其意),(彼手已动而未到)而截之也。

截身者,彼未劲而截之也,彼微动而我先截之

截言者,彼言露其意,而截之也。

截面者,彼面露其意,而截之也。

截心者,彼眉喜面笑,言甘貌恭,而我察其有心,而迎机以截之也。

诗曰:截梢不如截根,截身不如截心。

解曰:面笑不动唇,提防有意人是也。

拳诀曰

1.彼不动时己不动,彼微动时己先行。是指截法之用。

2.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是指截手而言。

其九曰:三性调养。

盖眼为见性,耳为灵性,心为勇性,此三性者术之妙用也。故眼中不时常循环,耳中不时常报应,心中不时常惊省,则精灵之意在我,庶不致为人所误矣。

解曰:临阵须提防,小心没大差。

拳诀曰

1.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2.少林拳术秘诀曰:“人生惟生死为一大关头。此关不破,则种种障碍,随之而起。常有技击之功已臻至绝顶者,一遇猝然变端则心胆俱落,手足失措,即生死之关不破。“人到死俄顷间而能万念皆空,了无一毫挂牵,此所谓无挂碍斯无恐怖,无恐怖则生死之念绝,此禅门所谓了解人间生死念,便觉当前火自凉也”。

其十曰:筋(劲)法。

夫劲寓于无形之中,而接于有形之表,而难以言传,然其下亦可参焉。盖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充也,心动而气即随之,气动而力即赴之,此必至之理也。今以工于艺者言之,以为撞劲者非也,功劲者非也,及蹭劲、崩劲者,皆非也,殆颤劲是也。撞劲太直,而难起落,功劲太死,而难变化,蹭劲太促,而难以展招,皆强硬踞形而不灵也。惟颤劲出没其捷,可使日月无光,而不见其形,手到劲发,天地交合,而不费其力,总之运于三性之中,发于一战之顷,如虎之伸爪不见爪,而物不能逃,龙之用力不见力,而山不能阻,如是九法合而为一,而克人岂有不利乎。

拳诀曰

五劲:即踩劲、扑劲、裹劲、束劲、搓劲。少林寺拳谱中说:拳虽有十二名色,细体贴只打五个劲法。

何谓踩劲?欲置物于足下,如鹰促四平,足下存身,即是用踩劲的功夫;

何谓扑劲?猛虎扑人其勇不可挡,扑劲的功夫;如起横拳,领手攒拳等势。

何谓裹劲?若以包袱物,四下严密不露,如反背,裹边炮,十字横,左右裹等势,即是裹劲的功夫;

何谓束劲?忽大忽小,忽高忽低无定型。望眉钻是束劲。

何谓搓劲?惟粘劲随四劲而出,盖拳非搓不灵。

克人利,放人利,都是功夫制他,发劲时心一颤而勇力生,三性之灵集于一身,五行、四梢要和全,六合理,三节明,出手‘工、顺、勇、疾、恨、真’六法明,内劲、灵通之劲自然可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意拳实战要诀之上法和进法和顾法和截法等
对“释家传锤把十要诀”的几点理解·清风侠
十法摘要
《十法摘要》曹继武著
【古拳谱】颤筋、移身闪站,同背名移闪,心意号腾挪
尚济:怎样“内练一口气”(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