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指出北平建都有巨大弊端,毛主席也犹豫,一高人帮他下定决心

前言:

我国历史渊源流长,各朝政权更迭,国家都城几经变换,洛阳,开封,西安,南京都曾是我国古代都城,但是,在古人已频频指出建都北平有巨大弊端的情况下。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为何还是抛弃其他的大热候选城市,偏偏选择“冷门”的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呢?这背后究竟有何考量?又是谁在暗中推动这件事呢?

新中国成立,定都难题

国家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所在,选择在哪里定都,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彼时,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共两党,就争夺国家领导地位,打的不可开交。

随着,我党攻势越来越猛,蒋介石的国民党败势颓现,全面胜利即将来临,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各种关于建国的事宜也提上日程了。

而首都在定在哪里则是一个难题。为此,我党曾召开数次会议讨论,但依旧没有答案。

为了有个大致方向,有关部门就把可以作为首都的地方一一列举了出来,但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了一跳。新中国的首都备选却有数十个之多,其中就有曾经作为东汉国都的西安,唐朝国都的洛阳,宋朝国都的开封,清朝的国都的北平等都上了榜。

其中争议最大的并不是这些名都,而是南京和哈尔滨。南京曾是吴国,东晋,宋,齐,梁等朝代的都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被选中,并不意外。

但是,哈尔滨,一个遥远的北国之城,天寒地冻,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出现在了候选城市中呢?

哈尔滨的上榜,并非是偶然,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哈尔滨是我国最靠近苏联的省会城市,而我国与苏联一直是友好邻国,同属共产主义的国家,在战争中,苏联曾经多次为我国提供武器援助和军事作战指导,为我国的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可以说苏联与中国是过命的兄弟。

而哈尔滨处于我国东北地区,其东边,西边,北边都与苏联接壤,若把哈尔滨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那么,在各个方面与苏联的交流沟通就会变得更加便捷,两个国家的联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哈尔滨作为东北三省的中心,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再加上张氏父子在占据东北时,看中了哈尔滨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东北的工商业贸易,可以说在张氏父子的手里,哈尔滨的繁华程度仅次于上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也看中了哈尔滨这块肥肉,多次与张家父子展开交锋,张氏父子被迫放弃东北三省。

不久,日本就长期把持这此地,妄图在东北三省建立起一个“满洲帝国”,还把中国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接来东北,妄图建立新的政权。

为了更好的控制东北三省,日本军方就从日本国内引进来许多工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哈尔滨的重工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了。

现在抗日战争顺利结束,国内战争,已见胜利的曙光,哈尔滨将会重新回到我党了的手里,而将哈尔滨作为建都的备选也个不错的选择。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蒋介石看到自己大势已去,就集结兵力向东北进发,在东北地区点燃了战火,我党迅速迎战,战争后的东北被大肆破坏,显然这时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已不再合适。

而作为其他候选的开封,洛阳,西安等地区,也都因地势偏远,经济落后等原因而落选。现在只剩下了南京和北京这两个选项了,二选一,那么,毛主席又会如何抉择呢?

南京还是北京?

定都在北京还是南京?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是不单单出现在了现在,早在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关于那里作为自己的国都时,这个难题就为难住了一大波人,虽然,最后是南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是耗费了一番曲折。

明清两朝的把自己的国都建立在了北京,明朝听信风水之术,认为北京是个“山环水抱必有灵气”的理想之城。以此为都城必能长盛不衰,大明如此笃信风水,却还是没有保住国家,被清军里应外合偷了家。

顺治元年,满军大举攻入山海关内,明军毫无招架之力,于同年十月份,清朝政府建立,定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后,同样没有被祥瑞之气庇佑,清朝末期,外国列强,纷纷攻入北京,烧杀抢掠。这皆因北京临近天津,一旦敌人从海上攻入,攻破天津后,北京在劫难逃。

最重要的一点是,清后期曾与西方列强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允许各国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划分租界,此时,战争尚未平息,就还把北京作为首都,无异于羊入虎口。

经过慎重考量,孙中山认为,北京一直不再适合成为首都,需要另选择城市作为新的都城,这时,南京,这个城市的名字出现在孙中山的心中。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次,南京是个临近长江,长江又是抵御外敌的纯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水上交通发达,更有利与外敌进行水上作战。最后,南京商业发达,是南方的贸易的中心,依靠水上贸易能够加快与国外的沟通。

在南京定都,无论从何方面进行考量,都是最好的选择。但参与定都决定的其他人的想法,我们不得而知。

最后,只好经过投票进行决定,令孙中山没想到的是,南京与北京以15票之差,落败,北京当选都城。

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说,南京是中华民国的都城呢?原来,是在孙中山离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之后,袁世凯上位,意图在北京恢复“帝制”,这让刚刚结束清朝黑暗统治的有志之士们不满,发动清除北洋军阀的战争,战争胜利后,大家一致认为,被袁世凯“糟蹋”过的北京实在不太适合作为首都了。

于是,就将首都从北平迁到了南京。所以,南京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时间一晃来到了现在,同样的选择又摆在了我党面前,这一次,南京又会是胜利者吗?

关于在何处定都,我党的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其实有自己的思量,原本,毛主席属意刚刚解放全国的军工中心——哈尔滨。

但东北战局突变,使得他不得不放弃这个决定。但是,除了北京,南京,毛主席的心里还有另一个选择:武汉。

毛主席对于武汉有着很深刻的感情,他曾先后48次来到武汉东湖,在这里接待外宾,与老友谈天,欣赏东湖的湖光山色。

自古以来,武汉就是交通要塞,四通八达,经济发展也排在前列,武汉地处内陆,一旦发生战争,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这样看来,武汉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在武汉武昌,我国打响了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在这里,我们有坚固的民众基础,经过红色文化洗礼过的人民将是我党最坚实的后盾。

武汉可以说是见证了我国革命的开端,更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这对我党意义非凡。

早在1920年,在武汉武昌,就成立了武汉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它是由董必武,陈潭秋等几人成立的,是中国最早建立早期共产党的组织之一。这无疑也是毛主席看重武汉的原因之一。

就在毛主席犹豫之时,战场上传来捷报,三大战役已接近尾声,1949年初,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与我党达成和平谈判,为保护北平城和北平百姓,傅作义同意和平解放北平,交出北平的管辖权,并将自己的军队改编到共产党的队伍中去。

至此,中国除了长江以南,西南边远地区都等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解放。此时,北平的解放无疑是件好事,就首都的选址上而言,又动摇了了毛主席定都武汉的想法。

战局的又一次更改,就好像上天又为新中国定都在北京增添了一份助力,而此时一个人的到来,彻底地坚定了毛主席定都北平的决心。

关键人物——王稼祥

就在毛主席犹豫之时,王稼祥携妻子来带到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会后,毛主席向它询问定都选址地意见。那么王稼祥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王稼祥,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06年,王稼祥出生在一个安徽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中国的土地,连王稼祥所在的村庄也不能幸免于难。

年幼的王稼祥经常被虐待,被残杀的同袍,这让王稼祥在心里种下了解放人民的种子,从此,他立志好好学习,拯救国家。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进入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在这里他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理论,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31年,王稼祥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这里他遇见了毛泽东,并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是在遵义会议上的一次投票让我国的革命路线少走许多弯路,也让毛泽东掌握了红军的领导权。

1934年,湘江战役后,我军继续向湘西进发,不料,蒋介石早已查明我军意图,派出大量的兵力拦截,情况十分危急,如若此时,我军执意向湘西进发,等待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提出放弃原本计划,向国民党军队还未完全控制的贵州地区进发,

但,时任红军领导人的王明,博古,李德等人拒绝接受毛泽东等人的提议,执意去往江西,眼看蒋介石的大军马上到达,此时再不更改路线,情况将不堪设想。好在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红军顺利度过了此次危机,于1935年初,到达了贵州遵义。

此时,共产党内部被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折磨的苦不堪言,多次战役失利皆是因为此,造成了红军的重大损失,让党内大部分的人士产生了不满的情绪,为了党内的安定团结,并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我党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在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了王明等人错误路线,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条适合工农红军发展的路线,而王明等人不知悔改,在明知做了错误决定时,依然狡辩是当时的客观情况太过于艰难,才导致红军蒙受损失。

这让带病参加会议的王稼祥大为光火,严厉批评王明等人恶劣行为,建议撤去王明,博古等人的指挥权,责令他们在党内做出说明,随后,他又表示同意毛泽东的做法,建议毛泽东成为红军新的领导人,这一提议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同意。

事后,毛泽东回忆说:王稼祥是在遵义会议上最支持我的人,他为我投了“关键的一票”。在这之后,毛泽东与王稼祥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正是由于这种亲密的战友关系,使得毛泽东在定都选址这种大事上向王稼祥寻求建议。面对毛主席的提问,王稼祥并没有急于给主席一个答复,而是想了片刻,才说:“我认为最适合作为首都的城市是北平,怎么样?”。

毛主席回到:“哦,说说你的理由”?

王稼祥分析道:“北平占据优势,一方面,北平作为几个朝代的首都,百姓们早已习惯了北平为自己国家的都城,在北平建都是最顺应民心的。另一方面来说,北平的经济发达,掌握了北平可以说是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北京距离苏联和蒙古国较近,方便沟通,国线长,但没有战争的隐患”。

听到这,毛主席赞许的点点头,又问道:“武汉如何呢”?

王稼祥说:“武汉固然好,人杰地灵,铁路发达。但是武汉后方实在太空,没有依靠,一旦发生战争,恐要遭遇不测”。

毛主席又道:“说的不错,但我看古书上说,北平建都有极大弊端,现在新中国的首都建在北平,会不会又有隐患”。

此时,王稼祥微微思考后说:“古人之所以说建都北平有巨大隐患,是因为,北平处于关口,经常遭受风沙侵袭,让百姓饱受困扰,但经过千百年的地势变迁,地形早已更改,这完全不是问题。

而且古代北平与北方游牧民族靠的太近,没有屏障,双方经常发生摩擦,导致政权不稳,才说建都北平有巨大隐患,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各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友好相处,相信不会再发生变乱了”。

听到王稼祥的答案,毛主席微微一笑,在心中已有决断。

不久,在政治协商会议上,毛主席提出建议,新中国的首都就设在北平,此提议经过表决,全票通过,并把北平改为北京。

结语:

时至今日,北京成为中国首都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来。一个国家首都的选址,对于国家还是人民来说并非一件小事,它关乎着国家的尊严与命运,所以毛主席在选择国家首都时,经过再三的斟酌,再三的考量,才定下北平为中国的首都。可见,关乎国家无小事。

北京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才走到今天的辉煌。现在,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承担着几千万人的衣食住行,各行各业在此蓬勃发展,北京正向着太阳,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49年,毛主席为何执意定都北京?毛主席:其他几个地方更不适合
当年定都,为何选北京?毛主席确实高明
毛主席原定哈尔滨做首都,为何最后改成北京?王稼祥说了3句话
毛主席为什么将都城定在北京,没有定都其他城市
1949年毛主席经高人指点,决心定都北京,却意外打破老蒋惊天阴谋
新中国定首都,王稼祥列出11个城市,为何选北京?毛主席确实高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