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2万的全国教师平均工资与19年教龄月薪2600元

河南省内乡县内乡五小教师张景娟可能已经成为这个县最有名的人了。她的辞职文章《教学十九年,我终于辞职了》,不但阅读量早早突破10万+,还有超过16000人点赞,而出钱赞赏的超过1700人。按赞赏数额5元来计算,这篇文章的赞赏收入达到8500元,相当于二级教师张景娟3个多月的工资。38岁的她,已经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9年,目前每月工资为2600元,这个收入即便在河南的小县城,也难称得上体面。



在今年8月31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巡视员刘建同介绍,2017年和2012年相比,整个教育行业工资收入增幅是74%,其中公办中小学在岗人员2017年平均工资(税前)大概是8.2万元。从全国中小学在岗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看,8.2万元看上去并不低,可是,近年来教师待遇低这个问题,却一直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将影响到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选择。8.2万的平均工资水平至少说明一个事实,国家近年来持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工资水平。但是,仍旧有不少教师认为待遇低,这是因为他们是被平均的对象,2000和14000一平均也是8000。

简单来说,目前不同地方、不同职称的教师待遇存在较大差距,在发达地区、职称高的教师,待遇比较高,而一些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职称低的教师待遇就很低,假如是代课教师,那待遇就更低了。从鼓励教师做出业绩角度看,强调“多劳多得”,拉开差距,似乎无可厚非;但从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看,教师的待遇差距却不宜过大。一方面,过于强调绩效,会让教育急功近利,只追求眼下取得的教育业绩;另一方面,地区之间教师待遇差距过大,会引发教师不合理流动;而均衡发展本应是基础教育发展第一位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年富力强、职称低的教师,待遇低,而他们生活压力大,面临更大的社会诱惑,如果不提高这写教师的待遇,就无法留住优秀人才。

我国实行的绩效工作制度和职称制度把所有教师的精力都导向到追求绩效和职称。这非但没有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反而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因此,必须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投入教育的钱发挥激励教师、促进教育发展的作用。

在笔者看来,继续按照目前的薪酬制度和教师管理、评价制度,再怎么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无法解决教师待遇低这一问题。我国必须全面改革教师薪酬制度和管理评价制度。

我国近年来也在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但主要是对职称评审的标准进行调整,诸如不再强调论文指标,不再一刀切要求考外语和计算机,要向农村教师倾斜,但并没有改变评审的基本机制。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取消职称评审,实行基于职务的管理和评价。

一些发达国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很注意防止教师待遇拉开差距的。大学教授的最高待遇和最低的之间,待遇差不会超过3倍。在中小学阶段,美国和加拿大,都无职称制度,而是对教师实行年薪制、终身教职制度和教师同行评价制度。每个教师根据职务确定年薪,年薪随教龄增长而提高。与之对应的教师专业评价制度,关注的是教师教育能力与教育贡献,让教师不用为获得更高待遇而一心想着评职称,从而专注教育事务。

根据我国对教育的投入情况,我国已经完全有条件借鉴国外管理、评价中小学教师的做法,推行教师年薪制,取消职称制度,实行教师同行评价。目前,推行这一改革的阻力,不在于基层教师,而在于那些获得高职称的“骨干教师”和行政领导,也就是当前的既得利益者。

因此,改革必须拿出勇气,坚决破除既得利益;更重要的是,中小学的教师管理、评价改革要多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实行民主决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增加教龄津贴和绩效工资标准是关键
一线教师建议职称改革这么改,说到老师们的心坎上了
2019年“晋职”!3大“焦点”,1200万教师如何应对呢?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30年教龄自然晋升一级教师, 你是否支持
如果不提高教师待遇,会有何影响?
中小学教师职称为什么会被取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