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罗斯文化中的“欧亚元素”

俄罗斯文化中的“欧亚元素”

文/邹昊平

摘要:基辅罗斯时期文化的欧洲起源,鞑靼蒙古时期的“亚洲之风”、中央集权时期的“欧化运动”等诸多欧亚元素的掺杂,形成了俄罗斯文化独特的欧亚性特征。1991年苏联解体,再次引起学界对其文化属性的审视与思考。正确解读欧亚性特征,对俄罗斯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欧亚性;文化元素

20世纪之初,学界在俄罗斯文化属性问题上首次提出欧亚主义论的观点。90年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民开始独立思考本民族的文化渊源,探寻未来民族的发展方向。从基辅罗斯形成到鞑靼蒙古统治,再到彼得时期的强盛集权,从俄罗斯文化中早期的欧洲起源到鞑靼蒙古的“亚洲之风”,再到彼得大帝时期的“欧化运动”,从丰富而独特的民族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欧亚元素对俄罗斯文化的渗透。

一、基辅罗斯时期文化的“欧洲元素”

罗斯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基辅罗斯时期,这一时期的斯拉夫人与欧洲南部的拜占庭交往密切。随后,东正教的传入、基里尔文字的创造、新型绘画艺术以及石制建筑的出现无不体现了早期俄罗斯文化中何其丰富的欧洲元素。

在宗教信仰方面,东斯拉夫人曾长期信奉多神教,每个部落均有各自不同尊以信奉的神灵。罗斯统治者大公弗拉基米尔深知统一人民宗教信仰对于统治集权的意义,随后他便下令取缔各地方神,派遣使者周游列国为罗斯人民寻找新的信仰。最终,只有拜占庭的基督教被大公一眼看中。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强迫基辅市民在第聂伯河河畔聚集并下水接受基督教洗礼,史称“罗斯受洗”。此后,东正教正式成为罗斯国家官方国教。放弃本土信仰,吸纳外来宗教,欧洲元素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熏染可见一斑。

在文字起源方面,随着基督教传入罗斯,各式传教活动的广泛开展也极大促进了教会文字的传播与推广。公元8世纪,出生于拜占庭的基里尔与梅福季兄弟在赴摩拉维亚传教活动期间,创造出了一套易于书写记录的格拉戈尔字母,但在古罗斯时期该文字最终并没有延用。基里尔兄弟去世之后,其学生在格拉戈尔字母的基础之上创制出了另一种新型字母,这便是日后奠定斯拉夫国家语言字母基础的“基里尔字母”。

在文化艺术方面,基督教(东正教)传入罗斯之后,对罗斯国家本土的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基督教为罗斯带来了圣像画、马赛克镶嵌画与水彩壁画等绘画新形式。[1]同时罗斯工匠也从拜占庭艺术大师们那里学到了先进的绘画方法。在建筑艺术领域,古罗斯房屋多为传统的木制建筑。东正教传入之后,拜占庭则为罗斯带来了更为牢固美观的石制建筑。值得强调的是,俄罗斯绘画,建筑以及其他艺术,欧洲元素在其日后的发展中被逐渐淡化,反之民族自身的艺术特色愈来愈得以彰显,但前期欧式元素的启蒙作用仍不容小觑。

二、鞑靼蒙古统治时期的“亚洲之风”

长达240余年的鞑靼蒙古统治给罗斯人民带来了沉痛的灾难,但同时也使得罗斯本土文化中出现了第一股“亚洲之风”。亚洲文化元素虽然对其本土人文、艺术领域的影响甚微,但罗斯统治者们广泛借鉴金帐汗国在政治、人文、法制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日后莫斯科公国的强盛统治奠定了基础。

11-12世纪之间,随着罗斯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公国间王权之争也愈发激烈。13世纪初,长年忙于征战的各罗斯公国纷纷独立,基辅罗斯由此瓦解。

1237年,思汗国蒙古军队强势入侵罗斯。此时的罗斯各公国根本无力抵抗。1240年,基辅沦陷。由此鞑靼蒙古人在罗斯这片土地上开始了长达240年的统治,史称“鞑靼蒙古人的桎梏”。两个多世纪以来,鞑靼人并未要求罗斯人放弃自身信仰,更多的是采取征收赋税,要求其定期纳贡的形式压榨掠夺。亚洲文化元素对俄罗斯文化、艺术等领域影响微乎其微,因而俄罗斯文化学家 M.P.泽齐娜指出:“在蒙古入侵以前即已形成的强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复兴的俄罗斯文化,保持了其民族面貌,究其属性和发展倾向而言仍然是一种欧洲文化。”[2]1480年,罗斯终于摆脱鞑靼蒙古统治。15-17世纪,莫斯科公国继承金帐汗国“联合以求强盛”的治国思想,不断开拓疆域,兼并西伯利亚,在整个伏尔加河流域广泛建立起了政权。

三、中央集权统治时期的“欧化运动”

摆脱鞑靼蒙古的桎梏后,俄国进入中央集权统治时期。在13世纪与欧洲联系的被迫中断后,18世纪的俄国积极向民主、发达的西方靠拢。彼得大帝的欧化改革虽然为俄国打开了面向西欧的窗口,但是其激进改革破坏了此前 700 年俄国的历史传统。[3]俄国民众感受到来自欧洲强大文化渗透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欧洲元素与本土元素的格格不入,于是国内便出现了诸多保护本土文化的“反欧化”人士,这也成为了早期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缩影。

1453年,被视为世界东正教精神支柱的拜占庭为土耳其所灭。随后,罗斯的一位修士在大公面前说道;“第一个罗马已经不复存在,第二个罗马也已灭亡,第三个罗马——莫斯科正在崛起”。伊凡三世遂与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成婚,并同时将其双头鹰国徽引入俄国。此后,作为“第三罗马”继承者的思想逐渐融入了俄国人的血液。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超声CAS、神经传导速度等基本资料见表1,表2。经过t检验,两组资料P>0.05,说明两组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四、结语

纵观俄罗斯民族发展历程,基辅罗斯时期与中央集权时期均为俄罗斯文化带来了丰富的欧洲元素,而鞑靼蒙古统治时期则为其注入了新的亚洲元素。然而,俄罗斯文化欧亚性特征的形成并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而是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之上,实现本土文化丰富发展的结果。同时,俄罗斯人民对自身文化属性的正确定位——欧亚性特征,也是今后树立民族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认同感以及解决俄罗斯民族文化发展方向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戴桂菊.俄罗斯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218.

[2]М.Р.泽齐娜.俄罗斯文化史[M].刘文飞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40.

[3][俄]利哈乔夫.俄罗斯思考[M].杨晖、王大伟等译.军事译文出版社,2002:53.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笔记:蒙古人是如何影响俄罗斯的?
俄罗斯、乌克兰与蒙古帝国之间的关系【上】
俄罗斯如何从基辅罗斯时期,发展到普京时期?
乌克兰、白俄罗斯与俄罗斯到底是什么关系?
关于蒙古人的传说:俄国人是东欧换种的产物(下)
俄罗斯史05 | 张建华:古代蒙古人对俄罗斯的控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