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5年, 勃列日涅夫下令击沉苏联“警戒号”驱逐舰,背后有何隐情?
寒叔说史

1975年11月9日凌晨,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睡梦中被人叫醒,手下人要向他报告了一件紧急的事情。听完汇报之后,勃列日涅夫暴怒地下令“阻止它或击沉它”

勃列日涅夫下令击沉的不是什么外国军舰,恰恰是苏联本国自己的“警戒号”驱逐舰。

而之所以勃列日涅夫要痛下杀手,是因为“警戒号”驱逐舰被人发现试图叛徒西方。

那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苏联“警戒”号驱逐舰事件被列为苏联三大叛逃事件之一,苏联“警戒”号驱逐舰是真的要叛逃西方还是另有隐情呢?

要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委,我们先要去认识一个人: 瓦列里·米哈伊洛维奇·萨布林,他是整个事件的发起者、领导者,也是解开事件真相的那把钥匙。

萨布林是谁?

萨布林1939年出生在苏联的一个海军士官家庭。从小品学兼优的萨布林是整个家庭的骄傲,16岁萨布林就考上了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

伏龙芝军事学院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不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是苏联(俄罗斯)军事人才的摇篮,这所学校走出了朱可夫、崔可夫等名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会出将入相,在军队里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小小年纪就考上伏龙芝军事学院,萨布林可谓前程似锦。

在学校里,萨布林各方面都是模范,他对共产主义尤其忠诚,他的同学后来回忆说:我们都被教育要相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观念。我们都相信这些。但瓦列里是如此正直,以至于想把这些理想付诸行动

很快,萨布林就从加入了苏共。在那个年代,萨布林加入苏共,是纯粹的因为信仰。

1960年,萨布林从军校毕业。这一年的12月,他在苏联北方舰队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963年,萨布林跟随“知识号”驱逐舰转移到了黑海舰队。他对黑海舰队并不满意,多次要求调回北方舰队。上级最终批准了他的请求。

1969年,萨布林又进入了列宁军事政治学院进修。在进修期间,他熟读了《资本论》。萨布林对《资本论》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书里的话,他不仅可以随口就来,更能准求地指出这些内容的具体章节。而在当时的苏联,《资本论》这样的巨著很多人并没有耐心去读完全书。

自始至终,萨布林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发自内心地坚信。他深信,共产主义讲会最终取得胜利。

这样一个对信仰坚定,充满了热情和理想的年轻人,自然不能对当时苏联社会弊端视而不见。

当时的苏联,出现了一大批特权阶级,这些人在政府和军队中身居高位,享受着不应该享有的特权。

萨布林对此非常不满,早在刚踏出校门的时候,他就给赫鲁晓夫写了一封信,在信里他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发出了强烈的质疑和谴责。而苏联官方并没有如他所愿进行改革,反而对他进行了打压。

1973年,萨布林从列宁军事政治学院进修结束。由于成绩很优秀,他的名字被刻在了学院的大理石纪念碑上。

进修回来之后,萨布林调到了苏联风暴海燕级反潜舰警戒号上服役,萨布林成了“警戒”号的政治委员。

阻止它或是击沉它

萨布林升官了,他的前途再次光明起来。

但是这个时候的萨布林并不开心,相反他陷入更大的迷茫之中。他夜以继日地去研读马恩列斯的著作,为了去理解自己内心所信仰的未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越研究,萨布林就对现状越发不满。在他看来,十月革命是为了消除消除不平等和阶级压迫,但是如今的苏联却和当初的理想背道而驰。现实和理想的格格不入,让萨布林产生了一个决定。

对,他决心要做点什么,去唤醒那些沉睡的理想。

1975年11月7日,这一天正好是十月革命58周年的纪念日。萨布林选择在这个时节点,也是颇有一番深意的。

这天下午,萨布林借故将舰长阿纳托利·波图尔尼骗到了下层甲板。在这里,舰长被萨布林的铁杆支持者水兵沙因打晕。随后萨布林和沙因将舰长给关押了起来,沙因留在下层甲板看管舰长。

处理好了这一切,萨布林召集了所有军官。宣布舰长生病了,现在由他全权接管军舰。同时他向军官们公布了自己的想法:把军舰开往列宁格勒,之后以致敬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方式穿过涅瓦河然后萨布林将会在那里通过无线电和广播抨击当前苏联的种种乱象。

在萨布林看来,这个时候的苏联早已忘记了十月革命的使命和理想。

萨布林平日为人正直,在军舰上威武不小。有一些军官支持萨布林,而那些反对他的军官则被关了紧闭。而军舰上大部分的水兵也选择支持萨布林。

萨布林控制了军舰之后,原计划天亮再行动。但是反对他的一名军官乘看守不备逃了出去。而这名军官向上面报告这起事件的时候,被当做一个醉酒者的胡言乱语。

但是萨布林发现有人跑了之后,马上下令军舰离开军港,驶向茫茫大海之中。

这个时候军港的军官们才发现大事不好,层层上报。很快,“警戒”号“叛逃”的事情到了勃列日涅夫这里。

勃列日涅夫盛怒之下,要求苏军“阻止它或击沉它”

苏联海军航空兵的图-16轰炸机悬挂导弹升空,但不知道为什么几波次飞机都没有对“警戒号”发动攻击。苏联高层又下令空军去执行攻击任务,这一次炸弹终于被扔下了。

“警戒号”的后甲板被飞机投下的一枚炸弹击中,船舵被卡死,“警戒号”再也无法前进。而就在这个时候,舰长也被其他人救了出来,他们开枪打伤了萨布林,重新控制了“警戒号”

“警戒号”事件就此结束,没人受伤,除了萨布林。而完成关键一击的空军飞行员因此受到嘉奖,但是他从来没有佩戴过这枚勋章。

1976年6月,萨布林被处以叛国罪。8月3日,萨布林被处死。沙因被判8年监禁,而其他参与者则被释放。

叛逃还是起义

苏联官方对此事讳莫如深,对外宣传是萨布林受到西方世界的迷惑,要叛逃到西方。对内则要求“警戒”号上的所有人不能讨论此事,也不能对外透露半个字。

而西方情报机构也信以为真,借机把萨布林包装成一个向往西方自由世界的“英雄”。美国作家汤姆·克西兰还以这个事件为蓝本,创作了小说《猎杀红色十月号》。

而整件事的真相,直到苏联解体之后才大白于天下。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徒,萨布林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叛逃到西方。他的所有行动,不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于苏联社会现状的一次激进的反抗。

如果一定要给这个事件下个定论,或者“起义”更适合萨布林和他的支持者们。

若干年后,苏联的轰然倒地,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萨布林们的担忧。只是萨布林早已沉睡于不知名的地下,他无法看到这一幕。

萨布林对儿子说:

坚信生活的美好,保持乐观的态度,要知道革命总是无往不胜的

在萨布林给父母的绝笔信中,他这样写道:

“我相信群众的革命意识最终会将革命之火带回。”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5年苏联警戒号驱逐舰叛逃,勃列日涅夫大怒:阻止它或者击沉它
苏联“警戒号”反潜舰兵变始末
1975年苏联“警戒号”军舰事件,真相是“叛逃”,还是“起义”?
1975年,一通电话令勃列日涅夫失态,冲着话筒震怒:击沉它!
萨布林——列宁主义最后的哨兵
1975年苏军政委叛逃瑞典,勃列日涅夫给苏军下令:停止一切追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