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彪不吃生冷食物,复仇白崇禧后破例吃了个梨,却让他后悔一辈子

1949年,林彪在衡宝战役中大破白崇禧的20万大军,为这个夙敌数十年的军事生涯,划上了一个句号,这是林彪对白崇禧一个绝好的复仇。

战后,坐镇武汉的林彪在部下的提议下,决定去东湖风景区看看。东湖边摆摊卖水果的挺多,有人买了一些梨,用草帽装着。那时候正值“秋老虎”,口渴的林彪也破例吃了一个梨子。要知道,林彪极注重养生,向来不吃生冷食物。然而就是这一梨,让林彪后悔了一辈子,也念叨了一辈子。

说到国军中能与林彪相媲美的对手,在许多人看来,白崇禧是最有资格的。白崇禧弱冠从军,带领广西人参加了国民革命。在北伐战争中,白崇禧带领军队从广西一直打到了山海关。他足智多谋,善于筹划,因此有“小诸葛”之名。

一、林彪和白崇禧

有人曾采访白崇禧的儿子——文学泰斗白先勇:“你父亲被林彪从长江边一直赶到了越南。”然而白先勇却反唇相讥:“林彪也被我父亲差点赶到了苏联。”事实上,白先勇并没有吹牛。

在林彪一生中,曾多次与白崇禧交手。北伐战争时,林彪刚从黄埔军校毕业,只是个见习排长。而当时的白崇禧,已经是国民革命军副参谋长,代行总参谋长职务。在那时,白崇禧大名鼎鼎,而林彪却是无名之辈。

在土地革命期间,林彪凭借战功异军突起,24岁就担任了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的军团长。在长征开始的湘江之战中,红军与白崇禧的桂军激烈拼杀。此战之中,红军由8.6万人减员至3万人,湘江里流满了战士们的鲜血。战后,一向很少显露表情的林彪痛哭失声。可以说,两人的梁子从那时候就结下来了。

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对东北地区进行了激烈争夺。1946年4月8日,四平保卫战打响了。

至27日,战局呈对峙状态。4月底,国民党第五十二军第一九五师、新编第六军和第七十一军第八十八师由南满北调增援,使进攻四平的兵力增加到10个师。为抵抗国民党军的进攻,东北民主联军也从南满和北满增调部队,使保卫四平的作战兵力达14个师。

在这场血战之中,我军与蒋军逐街逐屋地争夺,杀得血流成河。就在国民党即将占领四平的前几天,蒋介石派国防部长白崇禧到前线督战,于是促成了林白二人的第一次对决。

当时国军久攻不下,死伤累累。白崇禧到达前线后,认为杜聿明犯了逐次投入兵力的错误,应该将新一军主力全部投入进攻,然后将新六军和71军等五个师迂回至四平两侧。在白崇禧的指挥下,四平局势急转直下。

4月18日,新六军在坦克、飞机的掩护下,攻入了足以俯瞰城区的塔子山,我军后路有被切断的危险。林彪当机立断,命令东北民主联军撤出四平。白崇禧事后得意洋洋地回忆:

“我看林彪部在四平街大败,在白天撤退的,临退时把16节列车都炸毁了,如此狼狈。”

此战之后,白崇禧还专门接见了已经变节的作战科长王继芳,知晓了我军的底细。因此白崇禧请示蒋介石,他认为我军已经严重受挫,立足未稳、军心未定,理应渡过松花江,攻占哈尔滨,彻底将我军歼灭。

由于国民党军知道了东北民主联军的番号和人数,追击起来更加猖狂,更加嚣张。倚仗精良的美械装备,放肆地进行追击。几个人坐上一辆吉普车,带上一门炮就可以在公路上向我后撤部队炮击。

在如此不利的环境下,林彪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即放弃哈尔滨,在北满地区打游击战和运动战。

然而就在这时,蒋介石却否决了白崇禧继续追击的建议。这是因为国民党军战线拉得太长,兵力不够用了。而且在美国上将马歇尔的调停之下,国共于6月6日达成了为期15天的休战协议。若蒋介石毁约,美国即会以此为借口,取消对国民政府的援助。而这对依赖美援的蒋介石政府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对于蒋介石的决定,白崇禧十分不理解,一直耿耿于怀。在他看来,蒋介石之所以“丢失大陆”,就是因为没有听他的话,没有打到佳木斯、满洲里,没有对林彪“斩草除根”,致使东北野战军发展到百万之众,进而横扫半个中国。

四平之战后,林彪同样耿耿于怀。他指挥作战那么多年,还从未像四平之战那样狼狈过。作为大军事家,林彪好胜心极强。他必须要用自己的手,亲手洗雪四平之战的耻辱。

二、二战青树坪

1949年渡江战役,林彪带领第四野战军渡过长江,向华中进军。华中,本是白崇禧的地盘。由于白崇禧的桂军本钱很小,因此他不愿与我军过早的决战。因此他一路后退,避开我军的锋芒,决定退到湖南的丘陵地带,再与我军决战。

就这样,白崇禧且战且退,放弃武汉、沙市、宜昌等多个重要城市。虽然解放城市极多,但白崇禧的主力一触即逃,因此只消灭了4600多人,白崇禧的主力仍在。

不仅如此,以北方战士为主的四野将士不适应华南的饮食和气候,瘟疫开始大范围地流行。由于战线拉长,补给也开始出现严重的困难,很多部队都只能靠喝稀粥度日。显然,这种状态不能适应战事,于是,部队转入休整,开展兵强马壮运动,准备秋凉再战。

8月4日,程潜、陈明仁在长沙通电起义。7日,在白崇禧策动下,起义的国民党军约4万人叛变南逃。这一突发事件,也让林彪改变了既定的休整计划。8日,林彪命令第十二兵团第四十、第四十六、第四十九军及暂时配属四野指挥的二野第五兵团第十八军进行追击。

然而林彪的这一举措,正中白崇禧的下怀。白崇禧料到林彪会派兵追击,因此在青树坪地区,他布置了一个口袋阵。49军146师一马当先,对白崇禧部进行了穷追猛打,因此在各部队之中稍形突出。而这,也是白崇禧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当146师到达青树坪后,以第七军为首的国民党军一拥而上,对该师进行了三面夹攻。当夜,桂军的探照灯将地面照得通亮,敌人在两侧的山地上,对我军疯狂扫射,并用迫击炮发射燃烧弹,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一四六师就地构筑工事进行抗击。在优势敌人的轮番进攻下,死打硬拼,一直坚持到天黑,才在一四七师接应下,交叉掩护,撤出战斗。此战一四六师激战48小时,毙伤俘敌553人,但自己损失达877人。一四七师损失也达470余人。这是一次失利的战斗。

此战之中,林彪并未轻敌,146师只是稍显突出就被白崇禧抓住了机会。国民党的失败绝非因为没有能人,白崇禧、杜聿明、卫立煌等人的指挥水准并不差。他们的失败,完全是因为腐败、不得人心。

青树坪战役后,国民党媒体开始大肆宣传所谓“永丰大捷”,说是歼灭四野两个师,还活捉了我们的师长。还说什么打破了“林彪不可战胜的神话”,四野士兵最怕广西人骂“丢你妈”。

然而这一切,不过都是垂死蚂蚱的最后一次蹬腿。下一次,林彪不会再给白崇禧机会了。

三、衡宝战役

青树坪失利后,毛泽东认为白崇禧部既然飘忽难制,就应该改变战略,逼他们决战。因此毛泽东亲自制定了“大穿插、大迂回”的战术。也就是打出左右两大组合拳,西路军插入桂军的老巢——广西,切断其退往越南的道路;东路军进入广东,切断其退往海南的道路,彻底压缩桂军的活动空间。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解放军兵分三路,13兵团的38军、39军为西路军,陈赓的第4兵团为东路军,林彪所率领的数十万中路军像黑云压城一般杀了过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兵强马壮运动,此时的四野大军兵精粮足,士气爆棚,战斗陡增。同时战术细节也已经布置到位,一切都非常顺利。

10月2日,中路军在湘潭集结完毕,做好了进攻准备。此时,白崇禧已经发觉了我军的作战计划,一旦我军左右两翼铁壁合龙,他手下那20多万人马就插翅难飞。因此白崇禧决定以退为进,向我中路军发动进攻。我军大穿插、大迂回战术并非没有缺点,只要击穿林彪亲率的中路军,就能切断左右两军的退路,从而不战而胜。

白崇禧定计之后,于是向我军中路军阵地发起了进攻。而他的筹谋,早就被紧紧盯着他的林彪看在眼里。随后林彪一声令下,中路军各军原地待命,稳扎稳打,以免被白崇禧抓住了空子。

然而就当林彪各军停止行动之时,却发生了一个意外的事件。原来45军的135师,竟突然消失,又突然在敌人后面出现。不过林彪没想到,白崇禧也没想到。

白崇禧意识到此事后,立即组织兵力,对135师进行了围攻。敌众我寡,且被团团围住,形势万分危急。

林彪急忙查阅地图,发现135师已经深入到灵官殿地区了。林彪的大脑飞快地转动,一条妙计立即显现在他的脑海。于是他立即指示电台,对丁盛的135师直接下令:“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

越级指挥,一直被军人视为禁忌。但在林彪这种绝世名将手中,越级指挥却能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早在东北解放战争中,林彪就将电台下派到师一级。具体指挥中,林彪经常直接指挥到师,甚至团一级。

下边的师和团,都很期待林彪直接指挥到自己,因为这说明你已经处于一种举足轻重、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位置,那可比当主攻师、主攻团更光荣的事了。对于被围困的135师来说,没什么比林彪直接指挥更加令人振奋了!

有了林彪的鼓励,135师三军用命,死死顶着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的猛攻。而在此时,四野的兄弟部队呼啦啦地压了上来,对桂军形成三面包围。白崇禧不仅吃不掉135师,反而还面临被“中心开花”的危险。

白崇禧见势不妙,于是命令所有部队向南撤离。然而在林彪面前,岂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135师,则成为了阻止桂军逃走的一枚绝妙的棋子。桂军刚一撤离,就遭到了135师的猛烈反击,严重迟滞了桂军的进军速度。

就在林彪时刻关注着135师的一举一动时,40军的119师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枚彻底将死白崇禧的棋子。

在白崇禧下达撤退命令时,林彪也在同时下令,中路各军全线追击。徐国夫带领119师在2天内狂奔200多里,杀到了杨家桥地区。

当时135师正竭力拖住桂军主力——第七军,而杨家桥是第七军退往广西的唯一通道。桂军第七军,有钢七军的称号,是仅次于五大主力的地方部队。只要歼灭了钢七军,就相当于打断了白崇禧的脊梁。当年白崇禧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地打出广西,一次又一次地卷土重来,就是因为他拥有钢七军。

在不知不觉中,119师扼住了白崇禧的命门。就在这时,林彪给119师发来电报,前几天给135师的电报如出一辙:“你们师归我直接指挥!”

拿到电报后,徐国夫激动地对全师将士们说:“同志们,林总直接指挥我们了!这是多大的光荣啊!”于是徐国夫布置好阵地,像一道不可摧毁的堤坝,抵挡着敌军如同疯狗一般的反扑。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

衡宝战役中,我军歼敌4.7万人,其中生俘3.8万人。这场战役虽然没有全歼敌军,却让解放战争中从未受过重创的桂系,被打掉7军、48军的4个精锐师,彻底打垮了士气。

战后,白崇禧逃到广西的号称30万人,却均威风丧胆,一与解放军接触,就土崩瓦解。因此进入广西后,解放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白崇禧的部队悉数瓦解。

在林彪和白崇禧的三次对决中,白崇禧两次占据上风,但在第三次却输得彻彻底底。12月1日,白崇禧飞往海南岛,曾花费大量金条向薛岳租借了大量舰船,准备接应部队去海南岛。

然而白崇禧在船上等了6天6夜,却始终不见一兵一卒到来,电台里,连一丝回音也没有。白崇禧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结束了,他一生的奋斗和经营也彻底毁灭了。没有军队,白崇禧拿什么做军阀呢?

最终,白崇禧灰溜溜地登上了去往台湾的飞机,一头扎进了他的夙敌——蒋介石的巢穴,最终注定了他悲惨的晚年。

四、一颗梨

白崇禧兵败于衡宝,中南地区最后一支国民党重兵集团宣告灭亡。复仇了白崇禧,林彪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松弛一下。在下属的劝说之下,林彪破例去东湖玩了一圈,甚至还打破禁忌,吃了个梨。

对于吃,林彪一向不感兴趣,美国的罐头、饼干、糖果、汽水、咖啡、酒,他一概不感兴趣。在延安,曾有人给林彪看病,发现他消化功能有问题。因此在饮食方面,林彪是非常注意的。一天除了三顿饭,就是嚼炒黄豆,别的看都不看一眼。他从来不喝酒(斯大林亲自劝也不喝),饭量也小,有人形容是吃猫食。

林彪吃的菜也极其单调,大多数是白菜炒肉,要么就是炒黄豆,炸黄豆或者煮盐豆。有时会给他加一盘菜,他将就说:“别这样嘛。”然后一筷子也不动。有时连说都不说,也不吃。此后就再也没加过了。因此有人说,给林彪当厨师,是最简单的工作,因为林彪就只吃少数几样东西。

林彪在吃方面那么不讲究,一方面是因为消化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抗战期间被阎锡山的士兵误伤,落下了病根。因此在吃饭方面,林彪非常注意,也非常忌讳生冷的食物。

而在衡宝战役后,林彪心情大好,竟破例吃了个梨。虽然林彪在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喜色,但很显然,对白崇禧的复仇,还是让他大感快慰的。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回到“林彪100号”,林彪就开始拉肚子了,折腾了大半宿,医生也忙活了大半宿,第二天下午好歹才止住了。从此以后,林彪最害怕的事情之一,便是拉肚子。

有此时起,林彪的身体便垮了下来,变得病恹恹的。以至于到了后期,林彪只能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由于生病,林彪甚至错过了抗美援朝战争。要知道一开始,毛泽东是想让林彪入朝指挥的。不久后,林彪便被送往苏联治疗。

回国后,林彪得了许多“怪病”,怕光、怕风、怕水,甚至听到水声就要拉肚子。在家中,林彪极重保暖,吃饭也变得更加简单——即将肉饼、馒头、蔬菜等食物放入饭桶之中,然后用筷子打成糊糊,最后趁热唏哩呼噜地一口气吃完。至于水果,林彪再也没有碰过。

在东北就常看医书,给自己开药房的林彪,据说直到后来都一直在提那个梨,一拉肚子就提到这个梨,怨自己吃了一个梨。因为这个梨,林彪后悔了一辈子。

虽然林彪的身体急转直下,但是衡宝战役仍值得我们纪念。四野大军横扫两广之后,又在邓华、韩先楚的指挥下,发动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由此,蒋介石只剩下了台湾。在这场战役中,林彪所展现出的精妙指挥,值得我们的称道和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野猛追桂军,老百姓都摇头:曹操都不会这么打!林彪:暂停追击
白崇禧对林彪评价不高,直到去台湾,仍认为我军第一悍将另有其人
从林彪和白崇禧的三次交手看谁更强
蒋军五大王牌主力是怎么消失的?粟裕灭了两个半
1949年,朱德拜访国军起义将领,进门前敬礼高喊:报告,我是朱德
解放时期,我军几大野战军中,你知道哪个野战军败仗最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